|

股票

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央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路径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02 22:44:19

(原标题: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央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路径)

4月2日,记者从国家数据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国家数据局正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数据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数据赋能现代公司治理和数字化转型。

(发布会现场 郭博昊/摄)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俞进在发布会上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国海油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一体化管控的独特优势,扎实推进数据治理工作,形成了从全域信息感知到深度数据治理的“知行合一”新路径。

俞进表示,期待通过统筹和协同,以海油自身数据统一市场助力搭建全国的海洋数据服务统一大市场,有效助力海洋能源领域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发展。

正会同国资委制定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表示,国家数据局支持企业探索市场化、场景化的数据“授权使用、分享收益”的新模式,让各方主体在创造数据价值的同时,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回报,推动更多优质的数据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培育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数据产业生态。 

陈荣辉透露,国家数据局正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数据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数据赋能现代公司治理和数字化转型。引导中央企业数字科技公司加强行业数据资源整合,扩大行业高质量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

国家数据局将在能源电力、交通物流、卫星遥感、新材料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开放互联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探索多方参与的数据产品开发和收益分配机制,促进企业数据资源的高效流通和协同利用,支撑行业供需匹配、竞争调节、协同创新、市场拓展。引导中央企业在数据价值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数据资产入表。

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资源越来越多,这些数据蕴含的价值潜力巨大,企业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强。陈荣辉表示,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测算,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在10%左右,在数字平台、金融业等行业领域可达32%。

从历史来看,全球超85%的海洋科技皆率先应用于油气行业。俞进指出,中国海油致力全域信息感知,依托340多座海上生产设施、8600多公里海底管道及400余艘作业船舶构建海洋立体感知体系;依托海缆、卫星、微波、散射等技术打造国内全海域立体化高速数字基础设施,海洋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规模及用量和千兆级以上超视距海陆无线通信规模及带宽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在复杂海况下的数据传输、边缘计算支持、应急通信保障等方面行业领先,打造了“空天地海”全域感知能力。

同时,中国海油发力深度数据治理,针对行业“点多面广链长、协同共识偏弱”等共性问题,创新构建了 “决策统筹、业务协同、基层支撑、服务保障、技术赋能”的五位一体协同治理体系,通过深度解构海洋油气工业本质规律,构建起海油特色数据治理标准化体系,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依托业务和技术专家,打造集自动采集、云端存储、分域治理、集成服务于一体的企业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业务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数字化、数字模型化,有力支撑协同研究、协同设计、业财一体化、智能油田等应用场景数据分析应用。

俞进还表示,期待通过统筹和协同,以海油自身数据统一市场助力搭建全国的海洋数据服务统一大市场,有效助力海洋能源领域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发展。

可信数据空间助力数据共享流通利用

数据积累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共享流通是释放价值的关键,但在实际中,数据共享流通利用“不愿”“不敢”“不能”等问题较突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龚永恒表示,中国电科积极打造可信数据空间,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构筑“新底座”。自主研发的可信数据空间产品,支撑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存、可控可计量”。

推动数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双向赋能,探索“新范式”。坚持推动高质量数据资源与高水平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一体化推进数据积累、算法创新、模型沉淀、产品研发与应用部署,打造螺旋提升的“数据飞轮”。

中国电科整合视觉、音频、X光、毫米波等全域感知手段,搭建“超级感官”,突破单一传感探测能力瓶颈,通过积累的海量物联传感数据和研发的大模型算法,训练具备强大泛化能力的“物联感知大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物联感知大模型”在适配新任务时,所需样本数据降低了90%,场景识别率提升了63%。

在此基础上,中国电科搭建了高效灵活的大模型应用体系,通过创新优化模型部署技术,依托AI开放平台接入全域物联设备,实现端、边、云丰富产品部署,打通物联感知数据汇聚与模型下发的双向通路。“数据飞轮”持续发挥数据反哺与应用反馈作用,不断优化模型能力和场景落地效果,形成“数据驱动模型迭代,模型优化数据价值”的闭环生态。

同时,中国电科立足场景应用优势,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打造行业转型发展与业态创新的“新样板”。目前,已沉淀超500个细分场景任务模型,覆盖能源、交通、金融、城市治理、工业、零售等10余个行业。

龚永恒表示,未来,中国电科将深度挖潜数据场景价值,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以全域感知技术突破、可信数据空间构建、智能模型迭代升级为抓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fund

证券时报网

2025-04-03

证券时报

2025-04-0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