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中集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6倍 海工业务扭亏为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4-02 18:24:33

(原标题:中集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6倍 海工业务扭亏为盈)



受益于集运市场的景气度,2024年中集集团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

根据中集集团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76.64亿元,同比增长39.01%;归母净利润29.72亿元,同比大增605.60%。其中,海外与国内市场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4%和46%。

近日,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在业绩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说道:“中集很多业务都有周期性,我们不怕外部环境变化,应变能力非常强。整体来说,中集是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走,不一定每年都会增长,但整体是往上走。中集培育了很多年新兴业务,有机会较好地平衡周期问题。”

集装箱需求去年猛增、今年大概率回落

2024年1-12月,中集集装箱制造业务营收622.05亿元,同比提升105.89%;净利润40.88亿元,同比提升127.84%,

去年全球商品贸易需求回升,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S)2025年2月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同比增长5.9%至2.13亿TEU;同时,红海危机导致欧线绕航、码头工人罢工导致港口拥堵等事件降低了集运运输效率,集装箱需求提升。

受此影响,2024年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创下历史高峰,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达343.36万TEU,同比增长约417.03%;冷藏箱累计销量13.86万TEU,同比增长约49.84%。

麦伯良表示,去年集装箱制造量超出了正常需求,主要是红海危机等导致集装箱的运营效率大幅下降,造成了对集装箱的需求增多。

谈及今年的需求预期,“如果全球都回归正常的话,集装箱需求会逐步回落,但是国际贸易也在增长。不过,确实今年大概率需求会比去年低。”麦伯良说道。

克拉克森的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预计将增长2.9%,集运市场运输需求预计将保持增长。红海复航的不确定性、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航运联盟重组及航线调整等因素持续冲击全球集运有效运力、集装箱周转效率和供应链稳定。基于集运市场不确定性事件带来的备箱需求,叠加稳定的旧箱淘汰置换量,2025年,集装箱新箱需求预计将有稳定的基本面支撑。

海工业务首次扭亏为盈

再看其他核心业务。

能源领域中,中集集团的海洋工程业务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终于实现盈利。期内,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收165.56亿元,同比上升58.41%;净盈利2.24亿元,分部首次扭亏为盈。

麦伯良谈道,海洋工程业务扭亏主要是抓住了景气周期,并且更加注重订单质量,“规模不是第一位,盈利才是第一位。这几年海工预计每年都会有增长,尤其是盈利,增长幅度不会低,因为手头的订单已经有近70亿美元,今年我们会再接新签订单。”

同时,他也表示,下一步公司也会继续观察,不一定会大量扩建,而是以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对现有基地提升效率。

近年来,海洋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深海开发、深海装备等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024年,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场环境呈现稳步复苏,中集海洋工程业务也在继续发力。

海洋能源外,中集旗下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主要经营企业是中集安瑞科,2024年实现营收247.56亿元,同比增长 4.8%,核心净利润13.36亿元,其中的清洁能源营收增长较多。

物流领域中,与集运市场高度联动的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呈现高景气度,中集世联达营收同比增长55.65%至313.8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3.27%至4.37亿元。

报告期内, 全球货物贸易呈现反弹增长态势,带动国际集运市场货量需求旺盛;同时,集运运价大幅回暖,反向促进空运、陆运市场需求增长。

道路运输车辆行业则面临一些挑战,期内,中集车辆营收209.98亿元,经营性净利润13.5亿元,净利润有所下滑,毛利率达16.3%。财报指出波动的两个因素,其一是北美业务回归常态水平,其二是2023年处置深圳专用车股权的影响。

对于2025年走势,中集预期道路运输车辆方面有机会实现增长,一个是国内物流预计有所回暖,加快更新替代,同时海外筑底以后有机会复苏。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