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民生银行,回应市场热点!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4-02 16:21:39

(原标题:民生银行,回应市场热点!)

【导语】民生银行召开2024 年度业绩交流会,回应市场热点问题


见习记者 杨晨

“我们致力于做民营企业的同行者。2024年,我行民企贷款超 1.5万亿元,占贷款总额近40%。”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在2024年业绩交流会上总结称,经过这几年持续夯基础、调结构,打造出一张更加健康、基础更加扎实的资产负债表,增强了穿越周期的发展韧性。

4月1日,民生银行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2024年度业绩交流会。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副董事长、行长王晓永,执行董事、副行长张俊潼,副行长石杰,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李彬,副行长林云山,副行长黄红日,首席信息官张斌等出席了交流会。

交流会上,民生银行行长王晓永对此前公布的年报要点进行了回顾:2024年,集团资产为7.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其中贷款4.4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5%。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风险等指标总体均保持平稳。总量上,集团营业收入为1363亿元,较上年下降 3.2%。从结构上看,来自客户基础经营和基础服务的经常性收入表现出了良好韧性,净利息虽收入下降3.7%,但降幅低于同业水平;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5.2%,降幅也低于同业水平。2024年净利润较上年下降 9.8个百分点,主要是在过去几年加大风险拨备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拨备提取,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使得折旧摊销较多等因素所致。

王晓永表示,收入和利润方面,该行营业收入与全行业总体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该行呈现出可持续收入韧性增强、息差企稳、边际改善的态势。

关于息差 2024下半年息差比上半年提升3BP

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的经营环境,李彬表示,我行高度重视净息差管理,2024年集团净息差为1.39%,同比下降7BP,降幅进一步收窄,且低于已披露年报的可比同业平均降幅。另外,集团下半年息差为1.41%,比上半年提升3BP,带动了营业收入下半年环比增长。

李彬指出,去年下半年的息差改善主要受益于负债成本的有效管控和资产结构的不断优化。2024年末,集团活期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 9.66%,占比比上年末提升3.24个百分点,扭转了2021年以来活期存款占比下滑的趋势,尤其是低成本结算性活期存款的规模和占比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仍将持续承压。从资产端看,优质资产竞争将更加激烈,新投放资产的收益率将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从负债端看,持续推进利率自律,将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 但是存款定期化趋势依然明显,成本压降仍面临较大挑战。”李彬坦言,2025年,在息差收窄环境下,银行业收入增长将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关于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生成率连续4年下降

王晓永表示,该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生成率已连续四年稳步下降。2024年,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47%,较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较 2020年下降0.35个百分点。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率为1.49%,同比下降 0.09个百分点,较2020年下降2.14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领域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房地产贷款余额也在稳步下降。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总体较低,并持续下降。同时,近年来该行新准入客户不良生成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近三年新准入客户不良生成率仅为0.43%,风险防控效果较好。

不良资产处置清收方面,王晓永表示,2024年全行清收处置不良资产 674亿元,现金收回已核销资产102 亿元,连续两年核销资产现金回收超百亿元。

对于市场一直比较关注的房地产、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资产质量的情况。黄红日回应,该行房地产领域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末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额比上年末和6月末均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为5.01%,比 6月末下降0.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略有上升,主要是该行持续推进受困房企的风险化解,房地产业贷款规模比上年末有所下降。从不良生成来看,2024年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生成额、不良生成率均较2023年略有下降。后续,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预判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止跌回稳,也将为该行风险化解创造有利条件。

黄红日表示,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总体较低且持续下降。2024 年末我行融资平台业务余额为982.5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12个重点化债省份占比不到20%,业务余额较上年末降幅超过30%,总体风险可控。

东方集团、泛海集团等贷款情况 进行了拨备计提

针对东方集团的情况,黄红日表示:“2024年末东方系在我行贷款余额为 76.94亿元,比上年末减少约19亿元,在我行总体贷款中占比较低,贷款主要担保物为北京地区土地、商业房地产抵押等,我们已综合考虑客户风险状况及抵质押担保情况等进行拨备计提,预计对我行经营不会产生重大实质性影响。我行已向北京金融法院就东方集团相关对我行的 欠款提起诉讼,并收到《受理案件通知书》,后续将依法维护我行合法权益。”

针对泛海集团的情况,黄红日表示,2024年末泛海系在该行贷款余额为184.84亿元。泛海系贷款的主要担保物为武汉地区土地抵押、武汉中心大厦在建工程抵押、部分商业房地产抵押及部分股权质押等, 该行已经综合客户风险状况及抵质押担保情况等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拨备计提。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股东名册,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仅持有1股该行股票,已不再是本行主要股东。

黄红日还对恒大集团贷款做出了回应:“截至2024年末,恒大集团在我行的贷款余额为91亿元,均为房地产项目贷款。恒大集团贷款在我行总体贷款中占比不高,并且我行已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拨备计提, 预计对我行经营情况不会产生重大实质性影响。”

编辑:赵新亮 校对:纪元 制作:鹿米 审核:陈默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4-03

中国基金报

2025-04-03

中国基金报

2025-04-03

中国基金报

2025-04-03

中国基金报

2025-04-0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