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4-02 13:50:57
(原标题:正面硬刚?首程控股(0697.HK)深夜发声强势力挺机器人,大破市场看空潮)
眼下,备受资本青睐的人形机器人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引发业内外广泛讨论。
昨日晚间,首程控股发布自愿公告,表示关注到市场上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及部分早期投资人或机构已实现投资回报或完成退出。公司强调,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创新的潜力,坚定看好机器人行业的长期发展动能,并坚定陪伴创新型企业家们跨越周期,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然而当前,市场舆论似乎对机器人行业颇为“看空”。具体原因,无外乎几天前,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认为,目前机器人板块“……有很多赛道看不清楚,但是共识又非常集中”,商业化前景并不明确。朱啸虎表示,他的金沙江创投开始“批量”退出机器人公司。
在创投圈,朱啸虎向来以理性、清醒与“反共识”著称。他对机器人行业的评价的确有一定中肯性。
但是,在笔者看来,首程控股在当前市场对机器人板块开始有些担忧焦虑情绪的当下,敢于发布公告力挺机器人行业,其信心底色来自于自身的商业模式。
首程控股独特的资产循环模式,无疑是解决机器人行业“退出难”问题的一剂良药。公司多年以来的规划布局,以成为机器人行业的“白衣骑士”为己任,更体现出其社会责任与家国担当。
1 机器人行业的“白衣骑士”
不可否认,朱啸虎所提出的机器人行业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的确会导致部分盲目投资者无法退出。但是,如果我们用纯粹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朱啸虎式的“理性”,我们会发现,朱所提出的机器人行业的问题,正是解决当下机器人行业困境的一把钥匙。
在笔者看来,当前机器人板块的大量赛道或具体项目无法退出的原因是缺少商业化落地场景,在本质上,是因为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机器人行业的生态尚不完善,或者说正在构建之中。这就像早年间的互联网行业,站在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行业看不到任何场景;而站在今天,最终使互联网行业各种落地场景层出不穷的底层变革,其实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
因此,培育生态,对于机器人行业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完善的机器人生态,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落地场景涌现出来。首程控股对于培育机器人行业大生态有多年的布局,在近两年之中明显加速。
2024年底,首程资本旗下公司与北京国管旗下公司以及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规模为人民币100亿元,重点围绕国家及北京市机器人相关领域战略性布局开展股权投资,重点投向机器人本体、产业链零部件、产业链创新应用等领域。
截至目前,机器人基金已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 400 多个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已布局投资具身智能、脑机接口、仿生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完成了一批项目的投资,银河通用、星海图、未磁科技、沃兰特航空、万勋科技等。而当前机器人领域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占股4%,是大股东之一。
除了百亿大基金之外,于今年2月,首程控股宣布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新公司聚焦销售代理、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及行业咨询等业务,加速人形机器人等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通过该机器人公司,首程控股正式搭建起“资本+场景+服务”的产业运营框架,将过往积累的产业链项目资源转化为生态协同网络,标志着其从“投资赋能”转向“产业运营”的纵深布局。
2 “不赋能,不投资”
在朱啸虎对机器人行业批判的诸多理由中,“无法退出”、“找不到落地场景”等等占据了主要内容。而在首程控股的商业模式中,对被投公司的“赋能”是重要环节,而这正是解决退出难与落地难等问题的一剂良药。
在首程控股看来,投资机器人行业,重要的不只是投资,而是投后管理。具体来讲就是“赋能”。首程控股甚至提出了“不赋能,不投资”的原则,使被投企业在商业化和落地场景方面得到最大的支持。当然,这也反过来为首程控股提供了投资收益与长期价值增长的空间。
为更好的赋能被投企业,公司充分动用资本、场景、生态来提供个性化的投后支持方案。比较典型的三类赋能方案分别是,资本输血、场景造血、以及生态补血。
具体来看,资本输血为成长期企业提供亿元级战略投资。而场景造血,则是公司开放自身资源例如首都机场停车场、首钢园等等,帮助企业加速技术验证从而实现产品迭代。至于生态补血层面,公司促成多项政企合作,促成多家被投企业获得产业客户订单及相关政策支持。
举一个具体例子,在粤十机器人的案例中,公司积极帮助粤十机器人对接冷链行业客户资源,并协助其全球研发总部落户北京顺义;公司帮助万勋科技对接北京市园林局、安贞医院等需求方,助力其产品落地。
总结起来,公司从产业投资、场景落地和产业服务三大维度展开战略布局,构建完整的机器人大生态。产业投资维度,基金将继续坚持“精准投放、深度赋能”的原则,未来每年精选投资技术领先企业,重点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主体。
场景落地维度,公司以自身覆盖的基础设施场景为资源,为机器人的落地提供技术商业化的全真实验证场景,从而实现对产品的反哺迭代,且后续还有望将落地场景进一步拓展至医疗健康、市政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打通“技术验证-产品迭代-规模应用”的全链路。
至于产业服务维度,公司构建全周期赋能体系,除了直接投资外,还提供包括融资租赁、销售代理、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深度服务。期待机器人板块逐步发展成为公司的强势业务板块,为业绩带来更多贡献。
3 主营业务协同
首程控股之所以能够搭建机器人大生态,为被投公司赋能,使其具备充分的落地场景,本质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即资产管理与资产循环的业务模式。
具体来看,首程控股正是在多年的资产管理业务与REITs资产循环业务的实践中,形成了了“投资-运营-赋能-退出-再投资-资产扩大”的业务闭环。该业务闭环使得公司在拓展到机器人业务的过程中,天然具备其它许多基金不具备的投后管理意识和投后管理能力,进而能够使其被投项目成功地实现退出。
像分别于去年10月与今年3月初上市的地平线机器人与找钢网,就是项目成功退出的经典案例。也说明了公司商业模式的成功。
与此同时,随着业务科技属性的发展,公司已迈进 “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的初期阶段,以机器人基金为代表,有望开发出更多元的业务模块;此外近期新成立机器人公司,这也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基础设施运营商向智能产业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在最新的商业模式下,公司的股权投资业务与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两大板块再度构成商业闭环与交叉赋能,一方面体现在公司的投资标的往往来自产业园区管理中的客户或资产、或与之相关的上下游领域。另一方面,股权投资的被投公司大多为科技公司,其科技成果往往可以反过来支撑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业务的降本增效、甚至AI智能化。
例如在停车资产管理业务中,部分交通枢纽停车场已开始测试万勋科技的自动充电机器人,配合自动泊车技术,探索自动充电的全流程智能化,同时,公司旗下的停车业务平台“驿停车”,也已基于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平台 PAI 搭建了DeepSeek-R1 模型、DeepSeek-V3 模型以及 Janus-Pro 模型。
4 总结
当下,国际地缘政治动荡频繁、黑天鹅事件高发、以及大国间关系由合作走向竞争博弈。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都在孜孜不倦、不计成本地训练自己的机器人产品,并不断地在它们身上堆叠各种功能与使用场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回过头来看首程控股所做的事情,正是符合国家发展利益的事情,也是一家有责任心的企业应该做的。在机器人行业普遍面临找不到落地场景的时期,公司通过运用自身的商业模式为机器人大生态赋能,在市场低迷时持续投入,在繁荣期与企业共同成长。
未来,首程控股将加大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力度,专注投资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顶尖企业,打造强大的投资组合。同时依托其独特的生态系统,致力于孵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进程,协助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时代商学院
2025-04-03
时代财经
2025-04-03
时代商学院
2025-04-03
证券时报网
2025-04-03
时代财经
2025-04-03
时代商学院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