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4-01 23:06:47
(原标题:知名基金经理,清仓卸任!)
知名固收基金经理马龙已无在管公募基金产品。
4月1日,招商基金公告称,马龙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目前已无在管公募基金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马龙卸任的原因为工作安排,目前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对于马龙所管基金的交接以及团队管理,招商基金做出了回应。
截至今日,招商基金基金经理马龙在近8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卸任所管产品,共涉及9只产品,合计规模超8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马龙于2012年11月加入招商基金,自2014年3月27日起担任基金经理,管理的首只产品为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目前担任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主要管理中长期纯债基金和混合债券型基金,擅长信用债投资。他曾多次提及,信用债比利率债更好一些,因为长期回报来源主要是票息,利率债不适合长期持有,它受宏观利率的影响较大会有波动。
招商产业债基金是马龙的代表作产品,拥有稳定的超额收益,该基金自其2015年4月任职以来,累计收益率达68.32%,年化回报5.36%,任职期间最大回撤仅有2.02%。
自2024年8月开始,马龙陆续卸任所管产品,引发市场关注。2024年,马龙从招商安悦1年持有基金、招商招祥纯债基金、招商添利两年债券基金、招商添安1年定开债基金卸任基金经理一职。
2025年,马龙从所管产品中加速卸任基金经理职务。3月22日,招商基金公告,马龙卸任招商产业债券基金,该基金是他管理规模最大的一只产品,规模超过200亿元。
4月1日,招商基金公告称,马龙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这只基金是他任职招商基金基金经理的首只产品。
目前,马龙名下已无在管公募基金产品。
马龙管理基金规模一度超过800亿元,名下多只产品为基金持有人带来较为丰厚回报。他陆续卸任基金经理的行为,引发市场以及持有人较多关注。
他的卸任对基金运作影响有多大?招商基金表示,近年来,招商基金固收投资团队持续优化“大固收”管理模式,在“大固收”的团队机制下,团队将发挥组织优势,为卸任产品妥善做好投研力量安排,尽可能降低基金经理变更的影响。
对于基金的交接以及团队管理,招商基金是如何应对的?招商基金表示,对于基金持有人的投资体验公司一向非常重视,经多轮讨论与沟通,决定从内部筛选优秀的基金经理接任,招商产业债已由刘万锋接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由王梓林接任。
刘万锋作为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拥有近16年投研经验、10年公募管理经验,他2009年加入国开行资金局,任交易员,从事资金管理、流动性组合管理工作。2014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任助理基金经理。2015年1月起陆续接管多只债券基金,目前在管规模556.6亿元。他自2015年6月9日管理的招商双债增强基金稳步运作,截至2024年末,9个完整自然年度回报均实现正收益。
基金经理王梓林拥有近7年的债券投研经验,2018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从事债券研究分析工作,202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目前在管规模499.85亿元。
债券基金相较于权益类基金,对团队整体实力要求更高,基金持有人也较为关注招商基金固收团队实力,其能否继续为持有人带来持续稳健回报?据了解,目前,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拥有近40名专业投研人员,其中基金经理22人,平均从业年限超11年。团队中主要成员有,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刘万锋,固定收益投资部专业总监、混合投资业务牵头人侯杰,固定收益投资部专业总监王娟娟以及多年产品管理经验的向霈、郭敏、滕越、王刚、李家辉等。此外,公司信用评估组、宏观利率组、货币资金组、混合投资组等相互协作又各司其职的梯队化团队,集中发挥各组的独特优势,形成团队力量,也能为固收投资长期业绩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护航。
今年以来,周海栋、张宇帆、王士聪、王鹏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选择清仓式卸任,其中不乏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基金经理。
与个人明星基金经理离去遥相呼应的是,更多公募机构开始着力从内部架构、投研体系上进行改革,持续打造团队化模式,弱化个人光环。
越来越多新鲜血液进入公募行业。Wind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到4005人,历史首次超过4000人的整数大关。公募基金经理队伍持续扩充。
公募基金的内部变革通过多经理共管、培养新人等方式构建可持续竞争力;投资者理性化强调长期收益和团队实力倒逼公募陆续摈弃个人主义,摆脱对明星基金经理依赖,加强团队构建。
除了头部基金公司,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也开始陆续推行投研团队协作机制,淡化个人标签,公募投研正从个人主义驱动转向集体智慧驱动。
责编:罗晓霞
排版:汪云鹏
校对:陶谦
证券时报
2025-04-02
证券时报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