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4-01 23:06:47
(原标题:北京银行,迎新行长!)
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将迎来新任行长!
3月31日晚间,北京银行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提名戴炜为北京银行董事候选人,同意聘任戴炜担任北京银行行长,其任职资格尚需取得监管机构核准。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戴炜加入北京银行至今已有将近16年,这也是该行再次从行内提拔行长。
实际上,今年3月初北京银行已发布公告称,同意由该行副行长戴炜代为履行行长职责,代为履职期限自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至新任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之日止。
戴炜今年53岁,具有丰富的银行工作经验,加入北京银行已将近16年,是一位典型的从地方分行历练成长起来的银行高管。
简历显示,他于1972年6月生,2003年8月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1995年7月,戴炜参加工作,他先后在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供职。2009年8月加入北京银行。2009年9月至2017年11月历任长沙分行副行长、党委书记、行长;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历任城市副中心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2017年8月至2023年9月历任北京银行行长助理、公司业务总监,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历任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23年5月起担任北京银行副行长;2025年2月至今担任北京银行党委副书记,2025年3月至今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2022年底,北京银行曾提出要做“专精特新第一行”。时任副行长的戴炜曾表示,北京银行作为科创金融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全力建设科技银行、数字银行、生态银行、文化银行、数币银行,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为更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筑牢根基。
去年7月,戴炜公开发言时表示,北京银行将以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他认为,科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金融需求相较传统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因此,更需要商业银行秉持“长期主义”,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戴炜认为,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众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作为与数字经济联系最密切的行业之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由之路。银行数字化转型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将业务产品模块化,将内控过程数据化,重塑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有效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水平。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北京银行高管团队发生变化,迎来更多年轻高管。
2024年11月,北京银行先后迎来两位新任副行长,分别是徐毛毛和郭轶锋。两人均是由北京银行基层成长起来的“老兵”。
简历显示,徐毛毛出生于1970年,1996年加入北京银行;2023年11月,担任该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2024年11月,担任该行副行长。郭轶锋出生于1980年,2003年本科毕业后加入北京银行;2021年12月,担任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24年11月,担任北京银行副行长。
2024年12月6日,原北京银行副行长王健因到龄退休辞任。今年1月1日,北京银行原外籍副行长魏德勇因ING(ING Bank N.V.,也称荷兰国际集团)内部工作调动辞去副行长职务。
此次调整之后,北京银行由董事长霍学文领导下的高管团队包括:行长戴炜,副行长郭轶锋,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徐毛毛,董事会秘书兼首席财务官曹卓,行长助理梁岩。
截至发稿前,北京银行暂未公布2024年年报。据该行2024年三季报披露,2024年9月,北京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43%。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17.59亿元,同比增长4.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6.18亿元,同比增长1.90%。
科技金融方面,近日该行董事长霍学文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活动发言时透露,北京银行累计为5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1.2万亿元,首贷支持超1.8万户企业。去年北京银行对公贷款增量的70%投向了科技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3600亿元,累计支持并购交易规模超2600亿元,其中科技领域并购贷款占比超70%。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千亿元,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万户;支持北京地区超50%的专精特新企业、74%的北交所企业、71%的科创板企业和80%的创业板企业。
责编:罗晓霞
排版:王璐璐
校对:陶谦
证券时报
2025-04-02
证券时报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