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团战“围剿”!公募科技投资迎来新玩法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01 12:45:00

(原标题:团战“围剿”!公募科技投资迎来新玩法)

公募团战科技投资。

3月份以来,一大批科技主题基金轮番发售,机器人、卫星产业、航天航空、半导体材料设备、芯片、人工智能等科技主题基金“多箭齐发”。科创综指系列基金更是掀起发行大战,数十只基金同台竞技。

科技投资风靡一时。公募基金纷纷打造公司特色鲜明的科技标签。在科技布局与战略宣传上,公募基金行业陆续打造出科技军团、科技战队、科技投资共同体、科技十巨头、科创家族等诸多鲜活IP,为投资者享受科技红利开启投资新航道。

公募吹响科技投资号角

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低空经济、半导体、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的驱动下,公募基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布局科技赛道,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投资矩阵。

2024年以来,多家公募机构密集推出科技主题基金,均以鲜明的主题定位吸引市场关注。不过,与过往押注单个赛道并对此进行大肆宣传不同,公募基金多以投研团队化、产品矩阵化等形式进行包装宣传,陆续打造出科技投资共同体、科技军团、科技十巨头、科技战队、科创家族、智造军团等诸多鲜活IP。

鹏华基金打造了“科技投资共同体”,布局20多只科技主题产品,涵盖AI、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并通过主被动结合的“立体化矩阵”实现细分赛道的精准覆盖。

围绕科技创新及新兴行业,景顺长城基金打造了一支成员投资风格多元、对科技发展和投资有独特见解的“科技军团”,科技产品线布局涵盖主动和被动等不同类型的科技类基金产品。

作为ETF投资大厂,华夏基金在科技指数赛道深耕已久,一度推出了华夏科技十巨头组合方案,聚焦AI板块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为投资者全面把握科技行情提供丰富指数工具。

以工业化投研体系进行强力支撑,拥有25位投研战将的中欧基金科技战队,通过超20只产品实现了科技全产业链覆盖,从上游的半导体、AI硬件,到中游的大模型,再到下游应用端的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全覆盖,既包含了主动管理的行业精选,也涵盖指数化工具,满足不同的投资偏好;同时也配置了港股科技主题、科创主题。

博时基金紧跟科技创新时代主旋律,在科创领域进行全线布局,通过构建博时科创家族产品体系,助力投资者把握科技投资机会。

长城基金通过“智造军团”积极拥抱中国智造发展新动能,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方向持续开发科技主题基金。

此外,基金公司还通过发布行业报告、联合技术企业深化合作等方式强化科技投资烙印。博时基金设立了首席科技投资官,整合TMT、新能源、大健康等领域的投研资源,打造跨学科、跨行业的科创研究平台。通过深入一线的专项调研,与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实时捕捉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机遇。长城基金曾进行了“了不起的中国智造”系列直播。景顺长城基金近年来陆续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技洞察报告。鹏华基金推出了“科创中国·灯塔基金”系列。

公募基金通过对科技趋势的敏锐捕捉,正构建起多维度的科技投资生态。

高辨识度让科技投资更简洁

为了形成自己的优势,公募基金必须具备大众投资者可能不具备或忽略其重要性的相关能力。

科技行业各细分领域繁杂,技术壁垒高,估值逻辑复杂,对于大众投资者而言,即便认知到科技投资的长期投资价值,但是在实践中持续长久获利并非易事。

公募基金行业则能够发挥专业化优势,敢于提前谋篇布局,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团队化协同作战,以“团战”IP的高辨识度投资让科技投资更简洁。

公募基金行业通过具有高辨识度的科技投资IP,可为投资者全面布局提供更多元丰富的选择。

一家公募产品经理表示,近年来,投资者对科技主题资产的兴趣显著增加,需求从单一产品扩展到多元化的宽基指数、行业主题基金。市场热度不断提升,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需求结构更加多样化,涵盖短期交易和长期配置策略。随着认知水平提高,投资者也更愿意采用基金公司提供的科技产品矩阵进行投资。

长城基金表示,全力构建品类完善、规模较大的科技投资产品矩阵,能够助力广大投资者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中长期投资机遇。

一位基金投资者告诉记者,基金公司的科技产品矩阵让其对各类产品的特征一目了然,极大地便捷了其对科技主题基金的配置。对投资者而言,通过配置科技主题基金,分享科技行业的成长红利。

变革中的公募与科技变革共舞

值得关注的是,与过往押注单个赛道并对此进行大肆宣传不同,当下,公募基金多以全产业链的投资矩阵进行包装宣传,在投研上也更注重团队协同作战。在这背后,券商中国记者观察主要有以下四点背景。

首先是中国诸多科技领域树开枝散花,逐步迎来业绩兑现期,可为投资者提供较好投资机遇。公募基金大举投资科技领域,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导向,也是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

政策层面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质生产力”列为发展核心,要求金融资本向科技创新倾斜,而国务院《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要求公募基金“引导中长期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逐步成为硬科技崛起的战略支撑力量。

与此同时,科技行业诸多环节正创造巨大市场机遇,AI技术平权化与AI应用爆发正在重构传统行业,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诸多科技领域正从萌芽生长到开枝散叶的过程,有望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投资机遇。

科技投资的不少领域正从“0到1”阶段的主题炒作进化到“1到10”阶段的业绩兑现阶段,其长期投资价值被广泛认可。

其次是经过多年酝酿,不少基金公司在科技产业链产品布局上已经逐步完善,产品矩阵已经较为丰富。如长城基金公司旗下主动权益基金已覆盖了半导体、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算力等多个前沿科技投资主题。景顺长城基金科技军团成员管理的主动权益类科技基金各有侧重,被动科技类基金布局从宽基到行业主题,市场涵盖A股、港股、美股。

再次是科技投资波动较大,通过产品矩阵形式可以平摊波动风险。尽管前景广阔,公募基金的科技布局仍面临多重挑战。科技投资面临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数据算力瓶颈、估值泡沫风险等诸多因素,因此科技投资普遍存在较大波动性。

景顺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杨锐文在最新的基金报告中坦言,科技成长股的发展阶段普遍处于早中期,这个阶段的波动率本身比较大。即便在产业方向性判断上一直有前瞻性并收获alpha收益,但是组合的波动率依然不小。

基金公司通过为投资者提供一篮子科技产品组合,也有助于平滑单个赛道波动。

最后是公募个人英雄主义落幕,投研团队化作战渐成大势所趋。越来越多公募的投研正从个人主义驱动转向集体智慧驱动。比如中欧基金率先提出“工业化”投研体系,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协作,力争输出定位更清晰、风格更稳定、长期超额更可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当下,正处于变革中的公募基金行业,唯有以专业研判、长期视角和开放生态,才能为投资者带来这场全球科技竞逐中科技变革带来的投资机遇。

排版:刘艺文‍

校对:王朝全‍‍‍

fund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