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3-29 14:45:58
(原标题:“特朗普交易”全线溃败 华尔街涌向中国等“非美股市”+避险资产)
在唐纳德·特朗重返白宫开启第二个美国总统任期伊始,华尔街交易员们的策略一致且明确,那就是全面聚焦于所谓的“特朗普交易”:全力押注与“美国优先”政策相关的资产标的——即受益于“美国例外论”的从特斯拉股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再到标普500指数与美元这两大最核心美国资产。
然而事实证明,在对外加征关税、驱逐移民等政策急剧转向激进基调,导致通胀、消费者信心等经济数据全面恶化的背景下,且特朗普政府内阁拒绝对陷入跌势的美国股市施以援手,这种集中押注美国资产的策略,已成为“特朗普2.0时代”迄今最失败的选择。
随着执着于“特朗普交易”的投资策略遭遇重创,华尔街交易员以及全球投资者们愈发确信仅仅押注以“美国例外论”为核心逻辑的美国资产投资策略将全面溃败。
这对该策略的追随势力们(包括试图择时的投资者与集中持仓者)无疑是噩耗——华尔街刚刚经历了又一个惨烈交易周。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风险资产多头们周五遭遇多重利空打击:美国消费者信心骤降、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衡量指标明显抬头(恰逢“4月2日对等关税解放日”前夕),以及美国消费者们长期通胀预期处于1993年2月以来最高。
最终美股在周五堪称经历“黑色星期五”——纳斯达克100指数暴跌2.6%,今年以来跌近10%,美股三大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曾带领美股踏入长期牛市的”英伟达(NVDA.US)周跌幅高达6.82%,信贷风险指标纷纷攀升。避险资产周五则集体狂欢,美国国债跳涨,黄金再创历史新高。
“特朗普交易”溃败的底层逻辑——“美国例外论”出现裂痕
美国例外论,通常指的是无论全球经济如何演变,美国经济数据与美国股市、美债市场都将表现出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韧性和稳定性,进而不断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增量资金涌入美元以及美国股债市场。换句话说,“美国例外论”意味着:即使全球经济动荡,资金往往选择美国资产作为“安全避风港”(safe haven),或者是长期配置的优先选择。因而美国经济、股市与债券市场可以持续获得国际资金的增量注入。
然而,特朗普政府近期重磅发起或拟推行的一系列对外加征关税政策,尤其是其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关税举措,以及美国对所有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举措,更是吓坏美国股票市场,令越来越多投资者担忧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甚至“深度衰退”风险,这也是近期美股持续暴跌的核心逻辑。
重返美国总统宝座的特朗普发布的一连串对外加征关税政策重挫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并且大幅推高消费者通胀预期与经济滞胀、衰退预期,进而使得全球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们对于美国市场的投资情绪愈发谨慎,自从2月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全面聚焦于对外加征关税政策以来,越来越大规模的全球资金逃离美股市场。
市场曾热切期待所谓的“特朗普看跌期权”大幅提振今年以来表现疲软的美国股票市场,但是特朗普与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并未透露出对于美国股市的任何支持与安抚立场,反而强调随着美国经济将摆脱对政府支出的依赖,美国经济可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段“排毒”期。
特朗普本人则表示美国经济将有一个“过渡期”,关税将不可避免带来的“扰动”,强调关税是为了让美国再次富强以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特朗普屡次淡化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因素,并且预计美国不会陷入衰退。“你不能一直盯着股市,股市会上涨,也会下跌。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必须重建我们的国家。”
作为回应,投资者们开始撤出美国风险资产,并大举抛售了自2022年10月开始的这一轮美股长期牛市中表现最好的科技巨头股票,以兑现利润,实现获利了结。同时,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宏观经济层面施加的巨大压力,令投资者们持续观望,而不是像往常那样选择“逢低买入”。
与此同时,中国、欧洲股市等“非美国股市”,以及黄金、美债等颇具避险属性的资产类别,愈发受到华尔街对冲基金以及传统投资机构们青睐。纳斯达克100指数今年以来跌近10%,标普500指数则跌超5%,相比之下,涵盖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小米在内的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大涨超20%,其中2月单月涨幅高达18%。
在德国无比强劲的国防与基建财政刺激之下,涵盖广泛标的的欧洲基准股指——斯托克600指数,正迈向十年来相对于标普500指数最强劲的第一季度表现。美国银行援引 EPFR 全球数据称,美国股票基金遭遇今年以来最大单周资金流出,而资金则继续涌入欧洲股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具备避险属性的美元,完全未跟上这一轮避险资产价值飙升的浪潮,今年表现远不及另一避险货币——日元。其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特朗普政府不断升级的关税措施和旨在逆转全球化的举措,正在动摇人们对美国经济以及美元的信心,但美债则因一度接近5%的强劲收益率而吸引避险资金。
“特朗普交易”遭遇重创,“多元化配置”重返投资视野
美股以及美元持续走弱,无疑对执着于宏观主题或前沿科技押注(比如“美国例外论”主题或七大科技巨头时代)的投资者们构成新一轮冲击,鲜有人能全身而退,而长期倡导分散投资以及“多元化配置”全球资产的投资机构们则成为今年以来金融市场的大赢家。
多元化策略重获青睐——通胀卷土重来与贸易战担忧令美国风险资产受挫
“我们面临持续性的高通胀压力、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每日攀升的衰退概率。”来自VanEck的多资产解决方案主管David Schassler表示,“对资产配置者们而言,最糟糕的莫过于在投资组合中设置非此即彼的单一赌注。分散配置资产绝对必要。”
包含系统性的交易、大宗商品等抗通胀实物资产以及廉价价值股、中国与欧洲等表现优异的“非美股市”类型多元化配置组合正重新领跑全球市场。这组市场赢家虽构成各异,但可称为真正的“特朗普2.0时代交易”:即政策不确定时代的动态对冲策略。
增长放缓与顽固通胀的迹象,使此前可靠的以“美国例外论”为核心的“特朗普交易”沦为彻底输家。周五数据显示消费者通胀预期跃升至32年最高点,同时关键价格指标走强而消费支出弱于预期。经济学家们正在下调美国GDP增速预测并上调通胀预期。
经济学家们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家庭支出和投资走弱
在万众瞩目的“4月2日解放日”,特朗普政府降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并承诺4月2日推出一系列面向全球的“对等关税”。
标普500指数本周下跌1.5%,一季度累计跌幅超过5%;带领美股自2023年以来踏入长期牛市的“美股七巨头”正在遭遇至少十年来最差首季表现。与此同时,2025年迄今,也就是“特朗普2.0”时代迄今,成为“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多年来表现最佳时期——标普多资产风险平价指数相对标普500的超额收益达7个百分点,创2018年以来最大差距。
在剧烈波动市中寻求超额收益的交易员,只要避免集中化的持仓(尤其是被美股七巨头主导的标普500与纳斯达克100),转向配置多元化资产以及国际股票,大多取得积极回报率。
来自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David Cohne汇编的统计数据显示,重仓“七巨头”(持仓超40%)的主动管理型大盘成长股基金年内平均下跌8%,法巴银行汇编的跨资产量化多因子策略则上涨3.5%。
“若不确定性持续主导市场,分散配置将迎来牛市,”来自Simplify Asset Management的资产配置策略师Paisley Nardini表示。“2025年的市场焦点已转向多元化配置,此前不被市场重视的一些领域正获回报。”
全球资金或将愈发青睐中国等“非美股市”+避险资产
纵观全球对冲基金今年迄今投资收益,2025年以来跑赢同行平均水平或基准股指的秘诀或法宝似乎有且只有一个准则:配置中国科技股。
“最近从美国市场转向中国市场的投资可能预示着外国投资组合中中国资产比例的复苏,”来自The Global CIO Office的首席执行官Gary Dugan近日表示。“尤其是香港股市的科技巨头们和美国科技巨头们之间的庞大估值差距仍然在为中国科技股带来巨大的上涨潜力。”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广泛贸易战引发人们对美国经济“滞胀”乃至陷入深度衰退的担忧情绪,华尔街交易员以及更广泛的全球投资者对于“逢低买入”美股愈发犹豫,并且找到了一个估值具备优势、基本面强劲且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新投资方向:中国股市。
长期以来,投资界几乎一致认为,美国的科技巨头们仍然是全球质量最高的公司,它们拥有市场主导地位、惊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优势是否早已被反映在当前的股价曲线中?且当前估值相比于2022年历史性的暴跌时期高得多,特别是当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投资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估值更具优势且盈利潜力强劲的中国科技巨头们今年以来强势崛起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是否正面临威胁。
对于中国股市——即港股与A股市场而言,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带动大模型开始深度渗透至中国各行各业,以及阿里巴巴强劲业绩与阿里所展现出颇具雄心壮志的“人工智能超级蓝图”,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前所未见“牛市催化剂”,而这些投资者本来已经对美国科技股愈发高企的估值感到担忧。
金融市场本以为在“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之前,华尔街等外资力量可能因关税重压而宣布下调中国股市等“非美国股市”的前景展望或者目标点位,但是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与摩根士丹利默契唱多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对于中国股市偏向谨慎的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今年第二次上调中国股市的指数目标点位,该机构进一步看涨中国股市的核心逻辑在于DeepSeek引爆的中国AI热潮之下企业盈利增长预期持续改善以及对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前景更加乐观。
高盛股票策略团队在最新发布的名为《中国已经回归(Global marketing feedback: China is back)》的报告中指出,海外投资者们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兴趣和参与程度目前已经上涨到近四年最高点,中国股市本轮涨势将比去年9月的涨势更加持久。
根据高盛的上涨预期,MSCI中国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在今年仍有上行空间,高盛分析团队已经将MSCI中国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5点及4700点。MSCI中国指数已经步入所谓的“技术性牛市”,该基准指数涵盖阿里巴巴、腾讯、贵州茅台以及长江电力等中国核心资产,当前徘徊于75点附近。
避险资产同样表现亮眼,黄金现货与期货价格在年内可谓屡创历史新高,季度涨幅有望达17%(届时将创1986年以来最佳)。过去两个月全球主要黄金ETF资产吸金超120亿美元,创下2020年同期以来最大规模。
黄金ETF两个月吸金120亿美元——金价创新高之际ETF资金涌入
统计数据显示,VanEck实物资产ETF(RAAX.US)年内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部分归功于Schassler三年前主导将黄金配置调至上限水平,甚至他预测未来18-24个月黄金价格有望触及5000美元。
有着“华尔街最准策略师”称号的美国银行策略师Hartnett,屡次提及“多元配置”策略,这位自疫情时代以来曾多次精准预判美股见顶时间线的策略师自今年以来屡次呼吁投资者们配置国际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做多黄金,事实证明他主导的“BIG策略”——即在2025年长期持有美债、除美国以外的国际股票和黄金(Bonds,International,Gold),确实能为投资者们在今年带来远强于“特朗普交易”的整体投资回报率。
华尔街机构正快速转向防御,倾向于拿出一部分仓位配置长期忽视的黄金、价值股以及非美国的国际股票。汇丰多资产策略主管Max Kettner因美国数据恶化及激进的关税政策,本周将美股、投资级债券与垃圾债评级下调至“低配”,并进一步增持黄金以应对类滞胀风险。
不过,该机构认为断言“美国例外主义”彻底终结为时过早。“我们战术上更趋谨慎,正减持美股及美国风险资产,”Kettner表示。“但从长期结构性角度看,宣称美国例外主义彻底终结的观点过于夸大。"
智通财经
2025-03-31
观点
2025-03-31
观点
2025-03-31
观点
2025-03-31
读数一帜
2025-03-31
和讯财经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