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复星医药年报披露,业绩下降仍含新冠因素 丨深度金选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3-26 13:19:21

(原标题:复星医药年报披露,业绩下降仍含新冠因素 丨深度金选)

3月25日,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600196.HK)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

根据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进一步聚焦创新药和高值器械,推进产品结构和策略转型,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微降0.8%;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加16.08%;扣非归母净利润23.14亿元,同比增加15.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77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加31.13%。

来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

截至3月26日午盘,公司A股股价微跌0.61%,港股股价跌1.6%。

收入减少,利润增加

公司介绍称:报告期内,本集团通过供应链管理、运营效率提升等举措,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优于当期经营性利润的增长。

不过,结合2023年报披露的数据,2024年净利润增加,或难以反映公司真实的盈利情况。

据披露,复星医药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86亿元,同比减少36.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减少48.08%。其净利润同比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l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进行处置及计提减值准备共计约6.83亿元,以及新冠相关产品收入大幅下降导致相应的利润减少;

l美元加息、升值等因素以及计息负债规模变化,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37亿元;

l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剔除新并购公司的影响,同口径管理费用增加2.64亿元;

lGland Pharma新并购子公司Cenexi的影响,净利润同比减少。

其中,对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的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占比较大,相当于当期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在疫情管控进入新常态后,许多企业为真实反映自身价值,纷纷主动将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进行处置及计提减值。

而若剔除2023年因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的影响,复星医药去年扣非净利润相较上年或同比减少14.09%。

制药业务继续萎缩

按业务板块来看,复星医药的制药业务继续同比减少。2024年,公司制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24亿元,同比减少4.29%。

根据披露,公司制药业务主要治疗领域核心产品中,抗感染核心产品、中枢神经系统核心产品的销售跌幅较大,相较上年同比减少分别为27.95%和21.01%。

来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

公司解释称,抗感染核心产品销售减少,主要是因为系新冠相关产品捷倍安(阿兹夫定片)需求大幅减少及沙多力卡(注射用炎琥宁)销售下降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核心产品销售减少,主要系奥德金(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销售下降所致。

其中,阿兹夫定被市场认定是抗击新冠的明星产品,同时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在多个治疗领域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据了解,2022年,复星医药与真实生物的就阿兹夫定达成市场合作。但根据真实生物的披露,2024年阿兹夫定的销量同比下滑超30%。而真实生物也已于当年9月收回了授予复星医药阿兹夫定在中国内地治疗COVID-19及HIV感染的完整商业化权利,终止与复星医药的合作。

炎琥宁是全国集采大品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有媒体报道,2024年年底,炎琥宁注射剂被纳入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采。吸引了31家企业申报,52个品规参与竞争,产品平均降价86%。

另值得注意的炎琥宁一直因安全性问题,导致市场争议不断,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炎琥宁注射剂的上市许可持有人修订说明书,新增黑框警告,明确标注“严重过敏反应可致死亡”,并禁止6岁及以下儿童使用。是近年来对中药注射剂最严厉的监管措施之一。

此外,从公司披露销售过亿的单品名单上来看,报告期内销售规模5至10亿的产品相较去年减少1个,减少品种为捷倍安(阿兹夫定片);销售规模3至5亿的品种相较去年减少4个,分别为非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动物胰岛素及其制剂等品种。

来源:公司2024年年报

根据披露,截至2024年,复星医药的制药业务销售额过亿的制剂或系列共49个,相较上年同比减少1个。

不过,复星医药持续引进和推出新药。根据介绍,复星医药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报告期内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4年,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7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16项适应症获批上市,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及许可引进的8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进入上市前审批/关键临床阶段。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规模亦因新冠因素下降

其他业务方面,公司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23亿元,同比减少1.53%,主要由于新冠相关产品收入下降所致。

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分部业绩-1.12亿元,同比减少亏损0.14亿元;分部利润-0.52亿元,同比增加亏损0.19亿元;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受诊断试剂带量采购的影响,医学诊断业务价格承压,销售未达预期;联合营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此外,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47亿元,同比增加14.61%,同时亏损收窄。同比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持续打造重点专科建设;通过智慧医疗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和通过一体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

医药分销和零售业务方面,联营公司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845.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5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02%和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