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2-25 22:08:07
(原标题:火力全开!又是200亿级别,南下抢筹港股)
南下资金大幅净买入港股超200亿元。
2月25日,港股早盘低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开盘跌超4%,盘中指数一度转涨,尾盘稍有回落。尽管港股年内涨幅较大且出现震荡,但南下资金买入港股的趋势愈演愈烈。当日,南下资金大幅净买入港股220.33亿港元。
除了南下资金买入港股热情高涨,不少机构认为,外资对港股态度发生转变也是其反弹的重要因子。
2月25日,港股出现大幅震荡,受外盘影响,早盘跌幅一度超过4%,不少个股跌幅超过5%。南下资金不惧震荡,当日净买入港股220.33亿港元,该金额为历史第三高,也是年内次高。其中,阿里巴巴、盈富基金、腾讯控股分别获净买入66.45亿港元、52.33亿港元、22.07亿港元。
与此同时,这也是南向资金连续第三日净买入港股超百亿港元。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港股,仅上周二单日大幅流入224.22亿港元,创2021年1月以来新高。数据统计显示,南下资金成交占港股主板总成交额比例自去年11月从20%提升至30%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周南下资金成交占比小幅抬升至31%。
截至2月25日,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27.54%,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达到14.83%,是今年全球资本市场表现最佳的市场之一。伴随港股上涨,南下资金买入港股金额屡创新高,今年已经连续2个月净买入港股金额超千亿元,年内净买入金额达到了2248亿元。
港股今年以来涨势显著,摩根士丹利基金预计是由南下资金和外资共同流入导致。一方面,今年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另一方面海外资金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从其他新兴市场回流港股。
“这一轮港股主升浪的背后核心因素是中国资产价值重估。”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曲少杰指出,年前的DeepSeek震惊了全球AI圈,让海外科技巨头看到了中国AI的迅速发展。在港股市场,中国互联网厂商长期估值受到压制,估值中枢徘徊在十几倍,甚至不到十倍的区间。当中国经济表现出向好趋势时,海内外资金敏锐地捕捉到了加仓中国核心资产的机会。
华安基金分析称,外资基本延续此前趋势,被动外资加速流入港股,主动外资延续流出但规模缩小。恒生指数近期大幅上涨的背后,华安基金认为是恒生科技和港股红利的双重主线带来的结构性行情。一方面,DeepSeek的极致性价比再度点燃了AI应用的发展,也引发了中国AI产业链的重估,恒生科技囊括了从硬件、算力到模型、应用的AI全产业链,在本轮科技投资热潮中尤为受益。
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认为,这波反弹有四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启动时估值低。港股启动时1月13日的PB为0.93倍,PE TTM为8.6倍,PE估值水平已经接近了2024年9月启动时的水平。二是特朗普上任后,市场预期加征关税或为缓慢而阶梯式,低于预期。三是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企业业绩呈现较为平顺地上修,使投资人增强了信心。四是DeepSeek的出现让资金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的AI行业,由于互联网巨头们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泛AI概念的小米、比亚迪,以及一些软件公司如金山等都属于此方向,因而带来风险偏好的快速上行。
此外,一些港股公司财报超预期,也为南下资金加速净买入港股提供信心。如阿里巴巴最新财报出炉,各主要业务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均好于预期,尤其是核心电商业务和云业务。哔哩哔哩首次实现季度盈利,B站高毛利的广告及移动游戏业务强劲增长,带动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至36.1%。
除了南下资金买入港股热情高涨,不少机构认为,外资回流港股也是其反弹的重要因子。
浦银国际研究发现,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市场重获资金青睐。去年录得净流入较大的市场如美股和印度股市,在2月中上旬净流入金额大幅收窄或转为净流出,同时资金开始净流入前期布局偏低的欧洲和中国市场。目前,外资在中国股市的仓位仍然偏低,外资仍有较大的回流空间。
不少华尔街机构近期也陆续放弃了此前对中国股市看空的观点,并预计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助推,中国股市将迎来更为可持续的上涨。
继去年11月调整中国评级后,近期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为“标配”,并上调离岸市场目标价,恒生指数为24000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8600点,MSCI中国指数为77点。
上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Laura Wang表示,尽管A股和港股自1月底以来已经出现显著上涨,但外资尚未真正参与这轮反弹,仍有很大的配置空间。
与此同时,部分港股公司也获得外资机构积极看多。如摩根大通发布报告将比亚迪股份的目标价从475港元/股上调至600港元/股,上调幅度高达26%,比亚迪股份最新股价为387.2港元/股。高盛最新报告则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由114港元/股上调37%至156港元/股。
今年以来,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阿里健康、小鹏汽车、金蝶国际、阿里巴巴和小米集团等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年内涨幅均超50%,涨幅较高。其中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等公司股价屡创历史新高,不少人士表达了对港股过热的担忧,不过也有机构认为恒生科技指数最新滚动市盈率仅23.6倍,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仍处于较低位置。
“港股目前或处于持续走牛的前期阶段,信心逐渐恢复。”曲少杰认为,港股现在的情况与2024年5月高点有相同之处,都是港股震荡走高过程中的小高潮。但不同之处在于,2024年5月的阶段上涨是在政策和经济基本面尚未出现强力右侧信号的情况下完成的,而这一轮上涨是在2024年9月底后国内经济政策出现明显转向,以及2025年初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回暖的右侧区间内,海内外投资者信心更强,多家国际主流投行都喊出了中国资产重估的口号。
谈及当前港股所处的阶段和位置,赵宪成认为,短线来看,恒生指数是超买。2025年2月13日的高点估值比2024年5月份的高点估值要更高一些,原因是随着美国通胀的上行,美债收益率的预期上行变化较大。与A股相较而言,赵宪成表示,港股依然比A股具有性价比。从跟踪业绩来看,恒生科技明显优于上证50、沪深300、中证800。
展望后市,华安基金分析,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
责编:战术恒
校对:杨立林
证券时报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