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广发郭磊最新研判:几大指标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房产租金收益率已超过30年期国债收益率

来源:六里投资报

2025-02-24 20:38:24

(原标题:广发郭磊最新研判:几大指标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房产租金收益率已超过30年期国债收益率)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近日在CMF研讨会上,围绕“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这一主题,分享了最新观点。

郭磊认为,观察价格走势的指标,如GDP平减指数、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生意社BPI等,可以看到价格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是中枢还相对比较低。

郭磊提出,就今年而言,推动价格好转存在一定的有利条件。

第一点,增长的广谱性回暖。

“9.24”以来,政策的发力点——房地产、消费分别带动建筑业、服务业回暖, 广义财政用于“两新”、“两重”的部分同样着力带动这两大方向回升。

第二点,信贷出现开门红,有望逐步恢复。

去年的信贷,整体来说是收缩的。

第三点,房地产的基本面改善。

租金收益率虽未达到国际经验水平,但已经超过了30年国债收益率,

而且从最短的情况来看,租金收益率已经高于五年期定存,以及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

在郭磊看来,这是今年房地产量价企稳的一个基础。

如果房价未来进一步趋于企稳,对价格整体应该会形成一个带动。

从政策建议的角度,郭磊提出,新一轮的供给侧优化非常关键。

推动相关行业的供给优化,是推动价格进一步回升非常重要的线索。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新一轮的供给侧优化,来推动供需比的重新合理化,那么整个价格逐步正常化就具备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投资报(ID)整理了郭磊分享的精华内容:

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但价格中枢还相对比较低

首先,从观测价格的角度,我这里列示了几个价格走势的指标。

第一个,GDP平减指数。

统计局每个季度会发布平减指数,相对来说比较低频。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CPI和PPI做一个简单的模拟。

我们发现,CPI六成、PPI四成的话,接近于该指数的走势。

从这个指标来看,我们的价格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些企稳好转的迹象。

但目前中枢还是比较低,依然在负值区间。

而且从高频数据来观察,二月份可能会有一定的回踩。

第二个,我们除了观测一般物价,资产价格实际上也是比较重要的。

我们从70城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来看的话,实际上也是同样的结论——

目前环比在出现好转,整个降幅在逐渐收窄;

但同比的话,目前位置还是相对比较低的,中枢是比较低的。

第三个,我们进一步看年后的价格。

我这里选取了一个指标,是比较广谱性的,叫BPI。

它是生意社做的,以100种工业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品的价格当作底层数据。

从这个指标来看的话,年后的工业价格确实在往上走,包括有色、化工这样一些部门,形成比较大的带动。

但是,其中国内定价的部分,像建材、钢铁这些,目前是微升,整个价格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

以上是我们对目前的价格现状的理解,价格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是中枢还相对比较低。

关于价格中枢低的副作用,这里不多谈,简单说两点。

第一,价格低的时候,企业盈利增速会比较低。

因为企业盈利取决于量、价、利润率。

进一步的话,一则,会影响税收,特别是从我们国家的税收结构来说,大概六成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它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

二则,企业盈利如果比较低,就业和居民收入会受到影响。

第二点,当价格中枢低的时候,它实际上对现期的消费和投资是一个负激励。

既然预期价格还会继续往下走,那我肯定是要延迟满足一下,

等一等再消费或者投资会更好,那么,整个宏观面就不太容易进入一个正循环。

推动价格好转的有利条件:

增长的广谱性回升

未来的价格会怎么走?

从今年的角度来讲,今年推动价格好转还是面临着一定的有利条件的。

第一点,来自于增长的广谱性。

过去两年,我们整个制造业,实际上景气度是偏高的,特别是高端制造。

但是服务业和建筑业的景气度是有所下降的。

大家看,左边是服务业和建筑业对GDP的贡献,右边是服务业和建筑业相对于制造业的相对景气度。

你可以看到,它在过去三年是震荡下行的。

这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整个增长的广谱性是不够的。

中国的制造业,按照最新经济普查的数据,大概能够吸纳一亿的就业。

但是,我们的服务业,大概是四亿多的就业——如果加上建筑业的话,可能接近5亿。

如果只有制造业景气,它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可能就是不够的。

大家看这两个指标,左边是长江商学院做的,叫企业招工前瞻指数,右边是央行做的,叫就业预期指数。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指向应该是一样的,就是过去2到3年,我们整个就业的压力是逐步呈现的。

这会进一步反映在工业投资、居民消费以及价格上面。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推动价格回升,需要增长广谱性的上升,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一起发展。

当然从“9.24”以来的整个架构来看,这一点确实是在趋于改善的。

“9.24” 以来,政策的几个着力点——房地产、广义财政、消费。

大家注意,房地产带动建筑业,消费带动服务业,广义财政用于“两重”的部分带动建筑业,用于“两新”的部分带动制造业。

整个增长的广谱性,可以有一个重新的上升。

对今年来说,尽快推动相关精神的落实是非常关键的。

去年,地方狭义基建——道路、管道、公共设施,基本上都是负增长。

今年,如果相关的城市更新的投资能够上来,对增长的广谱性以及价格,应该会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带动。

信贷开门红

有望逐步恢复

第二个价格好转的有利条件,就是信贷——信贷有望逐步恢复。

去年的信贷,整体来说是收缩的。

我们看这张图上,蓝颜色的线是长江商学院做的企业投资前瞻指数,某种意义上代表企业的投资意愿。

去年年初,这一指标虽然不太高,但是整体是在小幅回升的。

但当时,我们的信贷恰恰下来了。

当时,信贷要盘活存量,平滑节奏,后面是防空转、挤水分。

2024一季度,信贷差不多同比少增了1.1万亿,二季度少增1.3万亿,全年的话,基本上到5万亿这个量级了。

对今年的经济和价格来说,信贷的开门红就比较关键。

所以,去年底央行也提出来,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我觉得这是今年价格好转的一个基本条件。

按照经济学的逻辑上来讲的话,价格最终还是一个货币现象。

一月份的信贷,无论是对实体贷款,还是社融来说,还是有个高开的。

这是今年整体的第二个有利条件。

房地产基本面

出现企稳迹象

第三个,就是房地产。

经过这一轮房地产量价的调整,它的基本面实际上也在改观。

过去两三年,房地产应该是整个收缩力量的一个源头。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广谱性的指标,比如百城的租金收益率,目前已经到2.3%。

从这一点来说,我理解,有两个推论。

第一,房地产长周期的调整应该是没有完成的。

从全球的经验来看,按照房地产的流动性来讲,

它的租金收益率至少应该等于30年国债这样的长期无风险利率,加上1个点以上的风险溢价。

海外经验基本上都指向这一点,但我们目前还没有到。

但是,目前租金收益率已经高于30年国债收益率了。

有人说,是不是30年国债跌的太多了?

实际上,你回到去年11月份或者11月份之前,它至少有个拉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也就是说,居民部门已经不再把地产当作一个稳赚不赔的资产,不再接受负溢价。

而且从最短的情况来看,租金收益率已经高于五年期定存,以及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

在我理解,这是今年房地产量价企稳的一个基础。

如果房价未来进一步趋于企稳,对价格整体应该会形成一个带动。

这都是我们今年的有利条件。

通过新一轮供给侧优化

推动供需比的重新合理化

最后我再谈一点,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新一轮的供给侧优化非常关键。

大家看这张图,这个虚线是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它实际上基本上跟着需求端在走,特别是外需。

经过过去两年的消化,我们推动了产能利用率的企稳,但目前它的位置还相对比较低。

这时候,如果需求端有波动,比如外需,那么它会进一步带来产能利用率的压力,这就会向工业价格有一个传导。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我们看,上一轮,1997年、1998年,然后2015年、2016年,供给端的优化、供给端的收缩,比较关键。

所以,推动相关行业的供给优化,是推动价格进一步回升,非常重要的一个线索。

2024年PPI虽然比较低,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七大行业——

传统的四个行业和新兴的三个行业,大概贡献了85%的下行。

如果我们能集中在其中一部分行业推动供给优化,那么这对价格的影响应该是立竿见影的。

这对整个宏观的正循环也非常关键。

这里我们做了一个指标,我们以工业增加值当做总供给的一个代理变量;

总需求端的话,其实就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我们按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把投资40%、消费40%、出口20%作为权重,计算整个经济的供需比。

我们可以看到,在2022年、2023年、2024年,整个供需比在逐渐走高。

这应该是价格偏弱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背景。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新一轮的供给侧优化,来推动供需比的重新合理化,那么整个价格逐步正常化就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当然,从最新的政策信号来看,比如2月10号的国常会,政策强调推动整个产业供求的深层次矛盾的优化,实际上已经指向了供给端的这一点。

未来,我觉得这个线索会相对比较关键。


- 结语-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