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透视一周牛熊股:人形机器人概念暴涨,最牛股万达轴承30CM两连板;高管阻碍执法收罚单,最熊股紫天科技周跌超20%

来源:证星观察

2025-02-23 18:00:00

(原标题:透视一周牛熊股:人形机器人概念暴涨,最牛股万达轴承30CM两连板;高管阻碍执法收罚单,最熊股紫天科技周跌超20%)

过去一周(2月17日—2月21日),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截至2月21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379.11点,周涨0.97%;深成指报10991.37点,周涨2.25%;创业板指报2281.51点,周涨2.99%。

具体来看,约62%的个股周内实现上涨,317股周涨超15%,7股跌幅超15%。自动化设备、电机、其他电源设备、通用设备、元件等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贵金属、机场航运、汽车整车、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哪些个股领涨?哪些个股领跌?21投资通每周持续为你透视。

人形机器人概念暴涨,最牛股万达轴承30CM两连板

本期牛股榜中,万达轴承(920002.BJ)以71.92%的周涨幅夺魁,双飞集团(300817.SZ)以70.90%的涨幅位居第二,固高科技(301510.SZ)、长盛轴承(300718.SZ)等五只个股周涨幅均超60%。本期牛股榜十只个股过去一周累计涨幅均超过55%,均属于人形机器人概念

最牛股万达轴承属于机械设备行业,是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是叉车轴承及回转支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叉车轴承(主滚轮轴承、侧滚轮轴承、链轮轴承、复合轴承、复合轴承组件)、回转支承等。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过去几年来持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投入,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专用轴承研发及市场拓展工作,努力提升机器人板块业务收入。

二级市场上,过去一周人形机器人概念行情“势不可挡”。据Wind金融终端,宇树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概念分别周涨超23%、14%,人形机器人概念过去一周累计获资金净流入超250亿元。

作为相关概念股,公司股价过去一周强势走高,于2月19日、20日连续收获30CM涨停,21日盘中股价一度突破历史新高来到每股144.80元,周内累计涨幅近72%。

(图源:Wind金融终端)

消息面上,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多个利好消息:

  • 国内方面,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宇树科技负责人王兴兴的参会引发市场关注。此后,宇树科技18日晚发布最新机器人跳舞视频,展示了机器人在外界干扰下的稳定表现。视频中,宇树机器人在球击、棍打等干扰下,依旧流畅完成舞蹈,展现了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 此外,2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蚂蚁集团官方回应表示,蚂蚁集团去年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蚂蚁集团在持续布局和加大AI投入。
  • 海外方面,据媒体近期消息,特斯拉计划年内生产1万台Optimus,并于2026年实现万台/月的量产目标;Meta正在对AI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大量投资,并在其硬件部门“Reality Labs”内组建一个新团队来开展这项工作。

国金证券认为,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最为确定的方向之一,获得了国内外顶级政策、政企资金以及科技龙头的全方位加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产业发展节奏看,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元年,2026年则迎来商业化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2月20日盘后,公司发布股票异动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公司尚未与下游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无相关营业收入。或受公告影响,2月21日,公司股价低开后震荡,截至收盘下跌2.80%,主力资金净流出近2500万元。此外,本期牛股榜其余个股在过去一周也均发布异动公告,部分公司对机器人业务进行了澄清

(南财研选制图,数据:Wind金融终端)

高管阻碍执法收罚单,最熊股紫天科技周跌超20%

在跌幅最多的前10只个股中,紫天科技(300280.SZ)以20.68%的跌幅领跌,光线传媒(300251.SZ)以19.44%的跌幅居第二,居然智家(000785.SZ)、梦网科技(002123.SZ)等五只个股跌超15%。本期熊股榜10只个股周跌幅均超13%。

最熊股紫天科技属于传媒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业务、云服务业务和电商贸易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互联网广告业务和云服务业务,具体包括楼宇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等。

二级市场方面,紫天科技过去一周累计跌超20%,其中2月17日暴跌超16%,2月19日盘中股价一度下探2024年11月以来新低。截至2月21日收盘,公司当日下跌0.20%,报收每股15.11元,总市值为24亿元。

(图源:Wind金融终端)

消息面上,公司近期因高管涉嫌拒绝、阻碍执法收到监管罚单,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共计受处罚金额420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月14日,公司收到福建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年4月1日,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启动现场检查,公司披露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在监管部门多次通知和催促下,公司仍未按要求提供完整财务资料,也未配合调查。公司相关高管还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执法文书送达,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涉嫌构成《证券法》第二百一十八条所述违法行为。

此外,公司还存在大额预付账款与存货列示不正确、虚增营业收入的情况,且公司(包含子公司)因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涉及多起诉讼、仲裁案件,累计金额超过3亿元,但未按规定及时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多次被证监会立案。据此前公告,2024年9月,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正式处罚还未下发。2023年11月,公司及控股股东安常投资被立案调查并被处罚。

与此同时,公司业绩情况并不乐观。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5亿元至2.2亿元,至此公司将连亏两年(2023—2024年)。公司解释称,受行业多种因素的影响,原有互联网广告业务部分客户预算投入缩减,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fund

格隆汇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