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2-22 09:00:34
(原标题:预见2025:《2025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建工修复(300958);高能环境(603588);京蓝科技(000711);森特股份(603908);博世科(300422);永清环保(300187)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土壤修复国家专项资金;中国土壤修复项目数量和金额;中国各省市土壤修复项目金额
行业发展概况
——定义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按照不同的场地用途类型或污染物类型可对土壤修复行业进行分类。
——产业链剖析
土壤修复产业链的上游(修复用剂、设备供应商等)主要为设备、修复药剂等提供支持和服务;中游业务主要可以分为咨询类(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与风险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控/修复工程),以及后期评估、维护等工作;下游主要是具有土壤修复需求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环保单位等。
目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预期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巨大,各行各业都开始往这方面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专注土壤设备研发的企业有新地标、科盛科技等;检测设备制造厂商有实朴检测、富邦股份等。在中游环节,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既有综合性企业,如建工修复、森特股份等企业产业链布局完善;也有专注于修复咨询、技术支撑、调查评估、修复工程、第三方检测等具体领域的企业,如中节能大地、京蓝科技、高能环境等。后期土壤修复工程监测和验收工作主要由各地方环保局开展。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快速成长期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但由于没有及时重视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相应环境监管与保护措施缺失,导致各地普遍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尤以率先发展工业实现经济腾飞的发达地区较为突出。加之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等特点,我国政府和公众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关注土壤污染问题。
相较国外,国内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行业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稳定期,我国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
行业发展现状
——供给:土壤修复从业单位超1万家
政策的持续加码和需求的稳定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环境产业,土壤修复行业企业数量较多。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并开始启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截至2024年底,全国土壤信息平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共收录超过1万家从业单位信息。
从我国环保预算来看,2016年中央财政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2015年前该项目称作“重金属污染防治”。2019年以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基本维持在40-50亿元的区间内,除2020年预算数小于上年执行数外,其余年份预算数与上年执行数基本持平,年度预算资金执行率也稳定在100%。2025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为30.8亿元。
——需求:土壤修复项目需求较大
从土壤修复项目数量来看,在政策导向、场地再开发利用需求和环保意识增强影响下,土壤修复工程行业受到持续关注,全国修复工程项目数量总体平稳,呈小范围波动,2021年度全国启动的污染修复工程项目数量较2020年同比降低24.7%。从投资金额来看,近四年全国修复工程市场总投资规模逐渐稳定在100亿元上下。
E标通(E20环境平台标讯采集系统)监测显示,2024年1-6月新增土壤修复工程类项目176个(含标段),同比增长37.5%;中标金额总计28.54亿元,同比减少30.2%。
注:2018-2021年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数据,2022-2023年为E标通(E20环境平台标讯采集系统)监测数据,届时以官方发布为准。
从项目的平均单体价格看,2023年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平均单体中标价格最高,超过4千万元/项目,其次是农用地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和矿山污染场地修复项目,近3年均价变化不大。
2023年,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农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土壤重点风险监控点重金属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行业竞争格局
——企业:市场参与主体多元
近年来土壤修复行业逐渐兴起。目前土壤修复行业主要有调查评估企业、修复方案设计企业、修复工程实施企业、修复项目监理企业、修复验收企业和分析检测企业等。其中部分企业为综合性土壤修复行业服务供应商。按照公司规模和企业性质综合进行分类,目前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五种类型的企业。
“2024(第十八届)固废战略论坛”发布的“2024年度土壤修复领域领先企业”名单如下:
——区域:山东注册企业最多
全国已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注册的超过1万家从业单位中,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级河北等地区土壤修复企业数量较多,其中,山东省已在系统注册土壤修复企业数量超过700家,广东和江苏均超过600家。
从全国土壤修复项目地区分布来看,2024年上半年,华东地区依旧蝉联土壤修复工程类项目中标数量和中标总额榜榜首,共计中标73个项目,占比超过四成;中标总额9.91亿元,占比超过三成。
从各地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规模来看,近几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其中财政部对于湖南的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更是遥遥领先,2025年预算数约5.9亿元,占总资金预算的比重达到19%。湖南省地貌类型多样,有色金属的品种和储量都非常可观,受历年来不完善的开采和管理技术的影响,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因而财政部着重加大对湖南省土壤污染的防治。其次是广西和云南,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分别为2.7亿元、2.3亿元,占比为8.8%、7.4%。
行业发展前景趋势
未来,预计土壤修复工程项目依然保持分情况、分地区开展建设的稳定发展,而咨询类项目,因囊括技术服务、工程监理、效果评估、勘察设计等服务,随着行业向成熟阶段迈进的过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完善法规体系、土壤修复系统性程度提高以及适应环境友好型发展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2-22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2-22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2-21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2-21
海豚投研
2025-02-21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