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两年亏损超8亿元 国产新冠首款口服药增长难继 真实生物陷入财务两难境地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2-19 18:45:52

(原标题:新股前瞻|两年亏损超8亿元 国产新冠首款口服药增长难继 真实生物陷入财务两难境地)

2月18日,港交所披露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正式递表,由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这已经不是真实生物首次叩响港交所的大门,早在2022年8月4日,真实生物就曾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冲刺港股IPO。

单一商业化产品新冠口服药 两年亏损超8亿元

招股书显示,真实生物是一家以创新研发为驱动力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治疗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真实生物的核心产品阿兹夫定,是首款国产新冠口服药。

据悉,阿兹夫定作为1.1类原创新药,2021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HIV感染附条件批准上市,并于2022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COVID-19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款中国公司研发的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药物。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上市后3期临床试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阿兹夫定是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HIV的双靶点口服核苷药物。

目前,阿兹夫定已累计销售超过1000万瓶。公司已建立起自有生产设施,年产能约为30亿片阿兹夫定,该等设施已通过GMP认证,能够充分满足现有商业化需求。

业绩表现来看,这两年,真实生物几乎所有收入都来源于向复星医药产业销售阿兹夫定。招股书显示,2023年,真实生物仅有复星医药产业一名客户,总销售额3.44亿元;2024年,复星医药产业占总收入的99.2%,总销售额2.36亿元。

2023年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下同),真实生物分别录得营业收入3.44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38亿元,同比下滑30.89%。真实生物目前还未实现盈利,2023年及2024年分别亏损7.84亿元、4004.2万元,两年累计亏损8.2亿元。

真实生物表示,亏损持续主要系,COVID-19的情况考虑到产品的到期日及适销性,对制成品作出大幅存货撇减,因而产生毛损;同时,核心产品及其他候选药物产生重大研发费用以及行政开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等也对此有所影响。此外,本次亏损比较上年有所下降,系存货撇减金额减少而录得毛利。

由此可见国产新冠首款口服药市场增长终点已近,而尽管2024年亏损有所减少,但仍未实现盈利。若不能在短期内改善盈利状况,可能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上市后的股价表现。

  

在肿瘤治疗领域,真实生物发现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具备广谱抗肿瘤活性,是过去30年来唯一一款具备双重机制且具有高选择性的核苷类抗肿瘤药物。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及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发挥双重抗肿瘤作用。

此外,真实生物ZS-1003项目研发的TOPO1抑制剂平台,采用具有开创性的非喜树硷母核结构,展现出广谱抗肿瘤活性。该药物在克服常见抗肿瘤药物耐药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对伊立替康耐药性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是伊立替康的400倍;并且有望作为新型毒素广泛应用于各种XDC(如ADC、PDC、SMDC等)偶联药物项目,为应对多种肿瘤的耐药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至2022年,真实生物进行了2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7.12亿元,投资方包括金百临投资、倚锋资本、盈科资本、亚商资本、富强金融、上海迪赛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在2022年完成的B轮融资后,公司的投后估值达到35.6亿元。

简言之,真实生物的财务数据乏善可陈,公司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而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真实生物研发投入有所收窄,2023年、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1.51亿元。

单从研发角度来看,真实生物大部分产品管线处于处于早期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转入更后期的临床试验,并将临床前方案推进至临床试验,并继续扩大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以治疗更多适应症,可以预见,未来其会继续产生大额研发开支。

此时,收紧研发费用,可见真实生物陷入财务两难境地:一方面是过去两年多的巨额亏损,另一方面是公司资金的捉襟见肘。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21亿元,按照以往的“烧钱”速度,这些资金也支撑不了太久。

以阿兹夫定为核心布局三大管线:HIV、抗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

真实生物构建起了以阿兹夫定为核心的HIV药物管线和抗肿瘤药物管线,另外布局中枢神经系统领域。

比如,HIV药物方面,真实生物预期2025年完成阿兹夫定治疗HIV感染的III期临床试验。另有一款开发中的新型口服HIV候选药物CL-197,预计于2025年完成I期试验,且计划在海外提交CL-197的IND申请。阿兹夫定╱CL-197复方片剂联合用法有潜力成为全球首款全口服长效、每周服用一次的HIV治疗药物。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HIV是一种主要攻击及破坏免疫系统CD4 + T细胞的病毒,使患者容易被感染及患上其他疾病。HIV感染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从急性感染到潜伏期和AIDS前期,再到AIDS晚期,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AIDS。根据基因型差异,HIV可分为两种主要病毒类型:HIV - 1型及HIV - 2型。HIV - 1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全球HIV感染的90%以上。目前仍无治愈HIV感染的方法,但可通过药物治疗抑制或减缓疾病进展。

中国及全球的HIV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2018年的353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4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后续预计将以4.7%的速度增长2030年的595亿美元。

近年来,新获批且效果及安全性增加的cART药物已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HIV药物。而中国市场上的大部分HIV药物为单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而不是在发达市场更容易获得的含有多种ART制剂的复合药物。

由于作为一种NRTI(一类被广泛用作一线cART方案中骨干药物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阿兹夫定可能会与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作用以形成各种cART方案,故不同类别的单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例如NNRTI或INSTI)不被认为是阿兹夫定的替代品或竞争产品。因此,随着HIV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阿兹夫定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不过,正如真实生物所言,该公司大部分药物组合目前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阶段,其业务依赖能否成功开发用于治疗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候选药物。也就是说,真实生物若能成功上市,未来数年内,其公司股价都要靠阿兹夫定来“投喂”。

综上,在新冠“红利”末班车,手握新冠口服药的2022年,真实生物依然折戟港股IPO。目前已错过最佳上市时期真实生物,“单押”风险仍不容忽视。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