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山东林森生物摘牌,化妆品企业的生存挑战与行业警示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2-17 20:01:10

(原标题:山东林森生物摘牌,化妆品企业的生存挑战与行业警示)

2月12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山东林森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林森生物”)自2月13日起终止股票挂牌,成为2025年首个摘牌的化妆品企业。曾经在2022年巅峰时期营业收入达1.6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83.33%的林森生物,却陷入业绩下滑泥潭,最终告别资本市场,其发展历程充满起伏,也为行业带来诸多思考。


业绩大起大落,经营困境凸显

林森生物成立于2005年,由创始人于景堂创立,以植物护肤品及植物提取物为核心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于化妆品及原料、植物提取物、生物制剂、功能蛋白肽的销售。2018年成功挂牌新三板后,林森生物业绩波动剧烈,经营状态不稳定。 2018 - 2020年,林森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3180.77万元、6835.96万元、3172.3万元,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才扭转前两年亏损状态,达454.75万元,但营收整体无明显起色。2021年成为转折点,营业收入飙升至1.22亿元,同比增长284.72%,归母净利润增长72.01%,达782.22万元,主要得益于出口和内销收入大幅增加。2022年延续增长,营业收入达1.61亿元,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千万元,达1434.03万元 ,同比增幅83.33%。 然而,2023年林森生物业绩断崖式下跌,营业收入暴跌85.99%至2258.01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45.54万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继续下滑至625.22万元,同比降幅38.10%,归母净利润亏损101.12万元。2024年10月16日,林森生物公告拟申请终止挂牌,11月1日起股票停牌。


业务骤冷与大股东变故双重打击

林森生物业绩暴跌与主营业务之一的“植物护肤品”业务骤冷紧密相关。2018 - 2020年,植物护肤品业务营收在200万元左右,占比不超10%。此后飞速增长,2021年营收达8668.3万元,同比暴增4214.13%,占总营收71.02%;2022年继续增长61.37%,营收达1.39亿元,占比86.81%,成为业绩飙升的核心驱动力。但2023年该业务营收暴跌98.01%至278.31万元,2024年上半年仅38.96万元,同比下降79.17%,占比降至5.6%。林森生物曾销售田缘舞沙等品牌护肤品,如今田缘舞沙在淘宝仅零星产品在售,无官方店铺。其旗下备案的多个品牌产品,如绣筵等,也面临类似销售困境。 同时,创始人兼董事长于景堂被捕对林森生物造成重大影响。2023年4月28日,于景堂因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罪被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执行逮捕。随后,江海证券发布风险提示,指出于景堂无法履职,对公司治理和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在2023年年报和2024年半年报中,林森生物均提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被逮捕,虽为个人行为,但对公司生产、销售、日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截至2024年6月底,于景堂及其妻子合计持有公司92.48%股份,是公司共同控制人,于景堂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变故严重影响公司决策与运营。


行业洗牌加速,企业发展需稳健根基

2025年以来,已有至少3家化妆品相关企业面临退市/终止挂牌风险。“新三板日化第一股”幸美股份因未在法定期限内出具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面临终止挂牌风险,2024年至今已发布15则风险提示公告。龙津药业因业绩不达标面临退市,自2022年起持续亏损,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981.62万元至4437.76万元,2月13日还发布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4年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对亏损公司营业收入指标进行关键调整,规定近一年审计财报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一定标准(主板3亿元,科创板和创业板1亿元)将面临退市风险。这意味着2025年可能有更多化妆品上市公司走向退市。 林森生物的案例为化妆品行业敲响警钟,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核心业务稳健增长,还需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稳定的高管团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化妆品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完善内部管理,以应对行业变革与挑战 。 

经济观察报

2025-02-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