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球南方观察|专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宇宁: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扮演增量贡献者角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4 18:32:01

(原标题:全球南方观察|专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宇宁: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扮演增量贡献者角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伴随‘全球南方’的整体崛起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些国家对建立更加公平、体现‘全球南方’声音的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的诉求也在增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宇宁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全球南方”相对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北方”,包含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全球南方”国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七成,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这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代表性正与其人口、地域、资源等在全球的比重更加匹配。在此过程中,原有的以‘全球北方’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格局会逐渐发生变化。”高宇宁说。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南方”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诸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文明的发展中国家。推动“全球南方”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和经济治理意愿尤为重要,也充满挑战。

高宇宁称,当前,世界仍以“全球北方”制定的治理体系和规则秩序为主。中国率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在“全球南方”国家中获得最大公约数,这是非常积极的贡献。此外,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提供了重要平台。不过,整体来看,要形成完备、成熟、全新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格局,是一个逐渐的、长期的过程。

《21世纪》:你如何定义全球公共产品?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有何特点与影响?

高宇宁:公共产品这一概念源自公共经济学,主要指公共部门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推广至全球范围,清洁的空气、稳定的气候、有序的经济等都可以被定义为全球公共产品。

以往,美欧等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主要注重和平、安全等议题。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基本的发展权利、公平的经济秩序等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存在缺失。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 “全球南方”的领军经济体,正处于为全球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新阶段。

中国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既和二战之后全球治理体系中基本的安全秩序相联系,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全球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发展能力等。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是更加适应当前全球发展形势的全新的公共产品。

对世界来说,过去20多年全球经济变化之中,发展议题是比较稀缺的,发展能力是有所缺失的。2000 年 9 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总部一致通过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千年宣言》,郑重承诺将共同致力于实施八项千年发展目标(MDGs)。2016年1月1日,全球正式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含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可以看作很好的补充,顺应了全球的发展趋势与诉求,涉及减贫、基础设施、技术等领域,尤为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中国来说,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也为其非常好地融入全球发展带来全新机遇。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主要是按照欧美的逻辑,虽然提供安全等基本全球公共产品,但是存在一系列不公平的限制。中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扩大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空间。中国与更多发展中国家一起,从发展中国家视角开展全球合作,也为全球带来全新的变化。比如,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摸索出的成功经验为世界提供了良好方案。可以预见,伴随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中国在积极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1世纪》:中国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请问,你如何看待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南方”带来的新机遇以及对于全球发展治理体系变革产生的影响?

高宇宁:整体而言,全球发展倡议在原有全球治理框架和体系之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新的发展框架、理念和逻辑,提供了新的选择和选项。

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这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理念一脉相承,也和大多数“全球南方”国家将发展作为主要议题相契合。

全球发展倡议坚持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方国家创造了非常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全球发展框架和理念。相较以往全球治理框架下将发展中国家视为被援助的对象,该倡议更加强调通过产业变革来驱动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关于发展的全新可能性。

全球发展倡议坚持行动导向。以往,包括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在内的国际机构实施的发展援助,更多强调制度变革。实际上,这与发展中国家所需的行动议题尚有一定距离。全球发展倡议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工业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这样的行动导向的发展议题,非常契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发展需求。

《21世纪》:全球南方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40% 。请问,您如何评价“全球南方”在国际格局中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未来,如何提升“全球南方”在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高宇宁:“全球南方”相对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北方”,包含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全球南方”国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七成,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这也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代表性正与其人口、地域、资源等在全球的比重更加匹配。在此过程中,原有的以“全球北方”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格局会逐渐发生变化。伴随“全球南方”的整体崛起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些国家对建立更加公平、体现“全球南方”声音的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的诉求也在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南方”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诸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文明的发展中国家。推动“全球南方”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和经济治理意愿,尤为重要也充满挑战。

当前,世界仍以“全球北方”制定的治理体系和规则秩序为主。中国率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在“全球南方”国家中获得最大公约数。这是非常积极的贡献。此外,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提供了重要平台。不过,整体来看,要形成完备、成熟、全新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格局,是一个逐渐的、长期的过程。

《21世纪 》:中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重要参与者。你认为,中国为推动南南合作做出了哪些贡献?未来,南南合作有何趋势?中国如何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宇宁:南南合作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发展方面的合作,涉及领域广泛。南南合作积极的出发点在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原有秩序存在的不公平有着共同的认知并寻求新的发展。

在南南合作中,中国可以分享自身的发展经验,比如在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过程中,将外部资金与本地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有效结合。并且,中国强调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发展能力建设,可以更好地解决其他南方国家对于发展的真正实际需求。

现阶段,中国大量的贸易、投资活动正在大规模向全球“走出去”。伴随企业出海,发展援助与合作、开发性金融活动将会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使得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增量贡献者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于全球低收入国家的援助贷款规模已经和原先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代表的国际机构的援助贷款规模相接近。中国一系列经济活动和自身的发展理念,以及助力国际自由贸易、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全球公共产品,将为“全球南方”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中国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援助和发展能力建设选项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且国内消费市场体量也在不断扩展,同样需要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各类产品。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开展合作,将为中国自身的贸易、消费以及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互利共赢。

《21世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作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你怎么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未来,该倡议如何进一步释放效能?其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有何相关建议?

高宇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将发展优先理念和行动导向相结合,在“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领域不断结出硕果。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项目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双方开展的合作促使彼此在全球生产和贸易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进一步上升。这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有意义的变化。

从挑战来说,伴随“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成员发展阶段的差异带来新的挑战,也亟需建立各方都认可的规则和方式。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在全球范围内,要改变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秩序的难度更大,面临“全球北方”国家的阻力。如果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率先提出和推行对于全球治理体系与经济治理的新理念、新框架、新做法,将使得“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非常好的渠道与机制,同时也会反过来促进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更加成熟有效、平稳运行。

所以,下一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可能需要从原来散点式的、各个项目和投资为主,逐渐转变为连成线、变成面,形成更广泛范围内共同认可的秩序、理念和规则,推动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加体系化、成熟化。

《21世纪》:你还有想补充或强调的吗?

高宇宁:当前全球已经进入探索后2030全球发展理念的新阶段。预计2028年左右,各国将开始共同探索2031年至2045年的全球发展重要议题。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可以将以全球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更好地纳入后2030全球发展理念中,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能够在全球发展倡议和议程中发出更多声音、有更好的代表性。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