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燃爆了!阿里、小米、中芯国际联袂新高,中国科技股现重估迹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3 21:18:23

(原标题:燃爆了!阿里、小米、中芯国际联袂新高,中国科技股现重估迹象)

2月13日,阿里巴巴港股大涨,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9.1%,创近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隔夜美股收盘,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73%,创2024年10月8日以来的收盘价新高,该指数2025年开年以来已上涨12.26%。阿里巴巴美股上涨近5%,股价创2022年7月以来新高。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大幅提振市场信心,加速春季躁动行情,从科技类到制造类的产业主题的重估依然是市场交易热点。

阿里巴巴股价创三年新高

受与苹果合作消息催化,阿里巴巴股价连续飙涨,在近期港股科技重估热潮中表现抢眼。

2月13日,阿里巴巴港股盘中涨幅一度突破9%,达到9.1%,摸高124.31港元/股,创下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截至当日,阿里巴巴港股年内涨幅达到41.63%,振幅更是高达60.7%。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成交额也连续出现放大,2月13日成交额400.6亿港元,不但相比前一日的241.6港元上涨超六成,而且刷新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隔夜美股的阿里巴巴也表现强势,收盘上涨4.92%,报收118.33美元/股,总市值2811.5亿美元。苹果股价也大涨近2%,报收236.87美元/股,总市值3.6万亿美元。

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确认阿里巴巴与苹果合作推进AI大模型技术。

他表示,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的手机服务。“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他们选择与我们做生意。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在这背后,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发展受到外界关注。目前,闲鱼正在加速商业化,应对“变现”挑战。夸克则在融入阿里巴巴AI To C的布局调整并加速技术突破,夸克产品团队近期已与天猫精灵团队融合,探索AI眼镜等新硬件方向,并引入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Salesforce集团(CRM)前副总裁许主洪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记者了解到,阿里AI To C业务正在组建顶级AI算法研究和工程团队。

在阿里巴巴主营电商业务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未来,如何以这些新业务抓住AI浪潮、撬动年轻人,也是阿里巴巴的重要挑战。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在力挺自家股价。2024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成功回购价值13亿美元的股份,使其在整个自然年内的股份回购总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8亿元)。这一结果不仅反映出阿里巴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强大信心,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振奋。

招商证券分析师丁浙川维持了阿里巴巴“强烈推荐”的评级。丁浙川表示,近日苹果经过大范围考察评估,选择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为中国iPhone开发AI功能。苹果与阿里的合作验证了阿里AI大模型在国内及世界范围的强大竞争力与领先地位,阿里云作为国内规模最大、AI大模型能力全球领先的云厂商,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并有望对集团内电商等业务进行深入赋能与协同。其认为阿里估值范式应从价值转向成长,对标海外头部云厂商估值提升空间大。

东方证券分析师卢日鑫也认为,苹果与阿里的合作有望为国内大模型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甚至加速行业的发展。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近20%

阿里巴巴只是近期科技类中概股的一角。

小米集团、中芯国际同样创下历史新高。2月13日,小米集团-W股价持续走高,盘中一度触及44.6港元/股,续创历史新高。虽然尾盘股价有所回落,但是今年以来小米集团已经上涨20.72%,盘中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港元。

据了解,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1月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2.49%,增速最快且大幅领先其他厂商。

中芯国际方面,2月13日最高价为49.6港元/股,年内涨幅44.65%。

2025年开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已经上涨19.97%,冠绝全球市场的主要指数,逼近技术性牛市。

星石投资表示,估值折价为港股估值修复提供内在动力,技术突破和热点信息为港股提供短期弹性,海外不确定性因素为中国权益类资产增添外资关注度,这些因素对港股的支撑仍在。目前港股市场资金活跃度较高,预计后续港股市场中仍存在较多投资机会。

此外,2月12日美股收盘,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73%,创2024年10月8日以来的收盘价新高,该指数2025年开年以来已上涨12.26%。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DeepSeek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中国AI发展迎来重要转折,不仅缩短了中美两国AI发展之间的差距,而且激发了商业机会、社会资本与人心共识的凝聚,这是中国科技公司迎来重估与2025年科技“转型牛”主线确立的基石。

招商证券认为,DeepSeek模型的发布本质上加速了国产AI的商业化进程,市场在AI方向的交易或将从“场景交易”向“商业模式交易”过渡。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中概股的强势表现并创出历史新高,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推动。首先,中国经济政策的持续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回暖,特别是消费和制造业领域的复苏,为中概股注入了新的活力。

胡墨晗认为,在技术层面,AI技术的突破成为中概股估值提升的重要催化剂。“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在AI领域的布局和成果显著,如开源的QWEN2.5模型等,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AI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让全球重新评估中国科技股的价值,推动了中概科技股的上涨。”

此外,外资机构对中概股的配置增加是重要推动力,量化资金、南向资金、国内公募基金以及其他机构资金等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望未来,胡墨晗认为中概股的整体前景较为乐观,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为中概股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同时,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然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仍可能带来短期波动。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