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2 17:14:35
(原标题:长征八号甲首飞告捷:中国航天开启高密度发射新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2月11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是中国航天蛇年的首次发射任务,同时也是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对外表示,作为一型新火箭,长八甲是针对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改进研制而成,主要目标是降低综合成本,实现高频次发射。
截至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完成559次发射。而长征八号甲,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最新成员。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征八号甲沿用了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而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配装了5.2米直径整流罩。
因此长八甲的芯二级整体比长征八号基本型要大,这为卫星提供了更大的乘坐空间,可适应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设计师刘立冬表示,在通用氢氧末级出现前,我国仅有直径为3米的氢氧末级,从箭体直径、动力系统优化方面已不能满足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
而这次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可以携带更多燃料,并采用了新型泡沫夹层共底贮箱、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新型电控安溢阀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显著提升了运力,并有效缩短卫星入轨时间。
宋征宇表示,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在未来将作为成熟模块,供其他火箭选用,有力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
相较长八火箭,长八甲火箭的近地轨道(LEO)运力提升2吨左右,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SSO)运力提升1.5吨左右,达到了7吨级。
未来,长八甲火箭将与长八火箭基本型共同组成长八系列火箭,进而形成太阳同步轨道5吨级、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
除了首飞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此次任务搭载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也同样值得关注。这是我国国网(GW)星座的第二次组网发射任务。
去年12月16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这也正式拉开了我国又一个万星星座的组网序幕。
“国网”星座是我国首个卫星互联网计划。2021年4月28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星网”)在雄安正式揭牌,注册资本100亿元。该公司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有企业牵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我国卫星互联网领域发展。
而“国网”星座是中国星网公司推出的低轨星座计划。2020年9月,“国网”星座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低轨互联网星座的轨道和频率申请资料,档案中包含GW-A59和GW-A2两个宽带星座计划,计划发射12992颗卫星。
虽然这两次发射任务都未披露具体的卫星数量,但按照规划,国网星座将在未来5年内发射约10%的卫星(1300颗),到2035年完成全部卫星的发射。
这无疑催生了巨大的火箭发射需求。而且不光是国网,我国另一个万星星座——千帆也在加速组网。
今年1月2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将“千帆星座”第四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目前,“千帆星座”在轨组网卫星数量已达到72颗。
一位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主要的收入来源将是国家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这些星座的组网创造了巨大的发射需求,而能否抓住这些需求,将决定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成败。
而对国家队来说,今年也注定会是高密度发射的一年。以长八系列火箭为例,2025年该系列火箭计划执行了10余次发射任务。
目前,长八系列火箭拥有天津、海南两个总装基地,具备年产不低于50发的能力。未来,长八系列火箭可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择机执行发射任务,极大提高了发射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