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一个月超4000条投诉 智行火车票成春运“忽悠王”

来源:鳌头财经

2025-02-12 15:01:53

(原标题:一个月超4000条投诉 智行火车票成春运“忽悠王”)

记者丨王杰仁

实习生丨汗青

出品丨鳌头财经

流量见顶的当下,互联网还有没有新的赚钱机会?购票类App或许是其中之一。

2025年春运即将结束,根据中国铁路公众号发布的消息,今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面对一票难求的局面,不少消费者选择通过各类购票App提高买票成功率,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遭遇了App中的各种套路。

有消费者表示,今年1月31日在“智行火车票”App上使用了抢票服务,抢了三次均未成功,后续取消抢票但仍被扣了快200元的服务费;另有消费者表示,在智行火车票上购票时被捆绑了“快速下单”服务,该收费服务不仅没有申请退款的入口,全额退票后也没有退附加费。

智行火车票高额附加费、捆绑收费服务等种种乱象,为本就急切返乡、返工的消费者又添了一层堵。

涉嫌误导消费者,“普通抢票”选项藏在角落

近日,有消费者在智行火车票小程序上购买了一张返乡车票,在未支付前票价为310元,可到了实际支付时金额变为了370元。

为何多支付了60元?原来,该名消费者在抢票时选择了平台的“高速抢票”服务,但消费者却并不知情。“这个附加服务是平台默认勾选的,我发现后不到一分钟便选择了退款,但并没有退还附加服务的费用,联系人工客服也无果,智行火车票的吃相太难看了!”该名消费者表示。

无独有偶,另有消费者表示,1月14日在智行火车票App上抢票,未抢到票便取消了订单,但在不久后收到了支付宝的扣款通知,947元的扣费金额中有120元不知是何费用,联系客服电话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该名消费者表示“这个120元是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扣的,取消的火车票款退回来了,但120元的费用并没有退。”

在消费调解平台黑猫投诉上,存在大量针对智行火车票捆绑销售、强制收费的投诉,近30天投诉量达到了4166条,累计投诉量则为114306条。

为何众多旅客中招?鳌头财经实际体验后发现,智行火车票在抢票的页面设计中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作者预定了一张2月10日上海虹桥前往北京南的车票,在进入抢票页面后,仅在最下方出现“开始高速抢票”选项,而对此选项进行勾选则默认支付了抢票服务费,若想取消该服务,则需要在页面中间不起眼的“抢票服务”选项中选择普通抢票,该选项在页面设置中较为隐蔽,急于购票的旅客较难发现。

“智行火车票等购票类App就是利用了旅客因着急而疏于防范的心理,同时在页面设计上存在引导消费者勾选付费服务,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平台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对服务选项进行全面公示,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有显著提醒消费者所选服务需要额外付费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具体而言,智行火车票普通抢票的标识不够明显,存在着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但是否涉及违法违规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认定。”

智行火车票 背后站着携程

智行火车票官网显示,运营主体为“上海蒜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113.33万元,法定代表人、受益所有人均为张旭,张旭还在上海铁友旅游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顺途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担任董事或执行董事,上述两家公司均为携程的全资子公司。

鳌头财经进一步梳理发现,由携程全资控股的上海顺途科技有限公司在2013年5月28日至2023年9月12日期间内为上海蒜芽的单一股东,此后发生了股权变更,上海顺途退出,股东从企业法人变为张旭和胡玉娜两位自然人股东。除此之外,上海蒜芽的财务负责人吴文嘉还担任上海云好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该公司则为上海顺途的全资子公司、携程的全资孙公司。

换言之,智行火车票的背后与携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携程App中也包含着“高速抢票”服务,只不过携程上明确标识了“高速抢票”为附加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携程还是智行火车票,均未获得铁路12306的授权,铁路12306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近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抢票软件吹嘘的加速包是忽悠旅客的噱头,抢票软件宣传的所谓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12306平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有合作,也未将票额分配给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也没有与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链接。”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使用第三方软件购买车票时,不仅面临着高额附加费、捆绑收费等套路,还面临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实际上,购票软件捆绑消费、默认搭售一直饱受用户诟病,但平台仍乐此不疲,其原因仍是利益作祟,“第三方平台不具有火车票的定价权,难以从票务服务本身盈利,只能通过搭售加速服务、保险或者其他铁路相关服务来进行盈利。除此之外,火车票抢购流量巨大,平台也会通过广告、助贷等业务实现流量变现。”前述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鳌头财经发现,在智行火车票App上便存在着助贷业务,在其“周边服务”页面中存在“拿去花”和“借现金”服务,其中“拿去花”为携程金融旗下分期产品,“借现金”也导向了携程金融的借贷服务。

事实上,暴力催收、高利率等互联网金融乱象在携程金融上也存在,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由购票乱象到互联网金融乱象,智行火车票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携程“灰色”购票业务的马甲还是信贷业务导流的工具?鳌头财经将对此持续探究。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