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滴滴系”现代财险:保费扩张易,盈亏平衡难

来源:子弹财经

2025-02-11 21:47:39

(原标题:“滴滴系”现代财险:保费扩张易,盈亏平衡难)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邢莉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当前,在“马太效应”加剧的财险行业,中小保险公司亟待寻找差异化发展之路。

其中,成立13年的现代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财险),于2020年完成增资扩股,实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跃。

从外资到中外合资,从传统财险到“互联网+保险”模式……现代财险独特的转型之路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1月25日,现代财险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出炉,由此外界得以窥见其2024年全年业绩表现。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在引入联想、滴滴全资子公司等股东后,现代财险保费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现代财险保险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73亿元。

但现代财险保费规模扩张的另一面,却是净利持续亏损已有四年之久。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现代财险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仍未见扭亏迹象。去年年底,现代财险空缺近两年之久的总经理一职得以补位。随着新任总经理的走马上任,这家合资险企能否打赢盈亏平衡这场硬仗?

1、牵手滴滴联想,保费大跨越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现代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0.73亿元。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2024年11月,现代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就已突破10亿元大关。

(图 / 现代财险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根据官网显示,现代财险成立于2007年2月,是韩国第二大财险公司现代海上火灾保险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5亿元。

2020年,现代财险迎来了重大转折。当年3月,现代财险增资扩股获批,引入四家新股东,从外商独资转身成为中外合资企业。

改制后,现代财险股东从1家变为5家。

(图 / 现代财险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其中,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的持股比例由100%降至33%,但仍为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2%,同为第二大股东;安徽易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红杉曜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分别持股1.5%。

而天眼查显示,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为滴滴出行全资控股公司。

彼时,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对于现代财险而言,此次增资扩股引入了资本,利于拓展中国市场;对滴滴来说,终于圆梦保险牌照。现代财险的业务范围涉及车险、旅行险、意外险、责任险等,与滴滴在汽车出行场景相匹配。

得益于此次增资扩股,现代财险注册资本金从5.5亿元变更为16.67亿元。

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得以补充,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05.4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12.42%。

随着滴滴与联想的入股,现代财险的保费收入实现迅猛增长。

年报数据显示,现代财险2019年、2020年保险业务收入分别实现1.97亿元、2.28亿元。

而时间到了2021年,即现代财险增资扩股的第二年,现代财险保险业务收入5.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5.09%。2022年和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6.71亿元及7.89亿元,同比增长25.19%及18.93%

分险种来看,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现代财险前五大险种中,机动车辆险、责任险和短期健康险位居前三。这三大险种分别贡献了1.99亿元、1.90亿元及1.40亿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

其中,短期健康险近两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下滑,机动车辆险、责任险则增长明显。

2、扩张的B面,净利连亏四年

不难看出,借道头部互联网公司,现代财险保费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但其盈利表现却远不如保费,近年来该险企陷入了连续亏损的困境。

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现代财险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仍未见扭亏为盈的迹象。

事实上,自2021年起,现代财险净利润盈转亏。历年年报披露信息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现代财险分别实现净利润-1.42亿元、-0.61亿元和-1.07亿元。

与一众外资险企类似,现代财险在外资独资阶段是一家典型的“小而美”的财险公司。转型为合资险企后,现代财险的战略也随之进行了大调整。

官网显示,2021年现代财险广州、湖北、四川分公司相继成立,运用创新科技手段,充分利用股东的科技优势及丰富的资源,实现由传统保险公司向创新型保险公司的转型。

2023年,现代财险战略再升级。基于对财险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新能源车险用户需求的洞察,现代财险确定了“致力于成为新型出行生态风险管理专家”的发展愿景。

(图 / 现代财险官网)

但在持续转型的过程中,现代财险在科技投入、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成本短期内快速增加。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近年来现代财险营业支出大幅增长。

2021年其营业支出为5.1亿元,较2020年的0.98亿元大幅增长,2022年、2023年营业支出为6.23亿元、6.85亿元,同比增长22.16%、9.95%。

具体来看,近年来现代财险赔付支出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3年赔付支出分别为2.35亿元、3.45亿元及4.76亿元。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也同比大幅增长。2021年至2023年,现代财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0.59亿元、1.05亿元及1.12亿元。

财产保险综合成本率是衡量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风险成本费、管理费用和归属于保险公司的利润。通常来说,综合成本率越低说明财险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但现代财险的这一重要指标一直居高不下。2022年、2023年现代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分别高达137.98%、140.20%。

进入2024年,现代财险这一指标终于有所下降。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现代财险2024年年度累计综合成本率131.44%,同比下降8.76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100%的盈亏平衡临界值,该公司整体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亟需攻克。

3、张宗韬出任总经理,聚焦新能源网约车险

战略的推进,离不开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自成立以来现代财险的董事长职位较为稳定,赵镛一作为公司成立起始就在职的董事,2010年12月从朴仁秀手中接过董事长的职位后一直任职至今。

相比一把手的稳定性,现代财险总经理一职相对动荡。

2022年底,现代财险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蒋新伟向董事会请辞公司总经理职务。蒋新伟离职之后,现代财险总经理职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期间,副总经理金兑勋曾担任临时负责人,后因为任期届满,金兑勋卸任临时负责人一职。

该局面一直延续至2024年12月,现代财险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董事会会议决议,并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的批复,张宗韬担任总经理,全面主持经营管理工作。

张宗韬是保险领域“老将”,出身“保监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

现代财险披露的简历显示,1973年出生的张宗韬,曾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原中国保监会、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曾任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等职务。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发现,自2024开年以来,现代财险重磅人事变动频现。

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5月,张国威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合规负责人职务;公司新晋财务负责人李建奎、合规负责人汪桂林、总经理助理邢建茹任职资格相继获批。

值得一提的是,与张宗韬一样,上述三人均有在华农财险任职的经历。

张宗韬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中表示,当前现代财险仍然处在战略亏损期,还有一场硬仗需要打。在车险市场“马太效应”显著、中小公司生存空间有限的背景下,现代财险提出了聚焦新能源网约车这一垂直细分市场。

根据官网信息,现代财险已在北京、青岛、广东、湖北、四川等地开展业务,截至2024年11月,现代财险为出行生态提供风险保障1524亿元。

但客观来看,目前的新能源网约车险市场面临诸多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网约车行业作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长期面临着续保难、保费上涨的痛点。

新能源车由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组成,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往往需要“以换代修”,维修成本较高,这导致新能源车保费偏高、赔付率较高。而网约车使用频率高、行驶里程长,导致其出险概率相对较高,赔付率也随之上升。

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现代财险原保险合同业务收入前五大险种承保利润合计亏损1.93亿元。

在五大险种中,仅意外伤害险承保实现微弱盈利,其余4大险种均承保亏损。其中,机动车辆险承保利润亏损0.62亿元、短期健康险承保利润亏损0.67亿元。

(图 / 现代财险2023年年度报告)

另据天眼查显示,2024年以来,现代财险涉及多起诉讼案件。从案件案由来看,主要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责任保险合同纠纷等为主。

综合来看,当前现代财险正处由传统险企向创新型险企转型的关键期。接下来,现代财险能否持续保持战略定力,保持细分市场的专业优势,打赢盈亏平衡这场攻坚战?「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