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1 18:00:40
(原标题:马斯克欲974亿美元收购OpenAI,AI巨头控制权博弈战打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在全球AI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次走到风口浪尖。
当地时间2月10日,由马斯克牵头的投资者财团提出以9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penAI。马斯克的律师马克·托贝罗夫确认了这一消息,并称已向OpenAI董事会提交了该收购要约。
这场收购,不仅将马斯克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之间的长期矛盾推向高潮,同时也为全球AI行业的未来格局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矛盾由来已久
2015年,马斯克与奥特曼等人共同创立了 OpenAI,初衷在于推动AI技术的开源与普惠发展。然而,裂痕在2018年显现——马斯克要求获得多数股权和董事会控制权,但被奥特曼拒绝。
实际上,二人在AI发展方向上产生了分歧。马斯克主张OpenAI应坚持非营利性质,专注于开源和安全,而奥特曼则有意推动公司向营利性转型,以吸引更多资本支持AI技术的开发。
2018年,马斯克离开公司。而OpenAI在奥特曼的带领下,从非营利组织逐步转型为“有限盈利”,未来则朝着完全营利化的公司前进。
对此,已经身为“外人”的马斯克,不愿再旁观下去。2024年11月,马斯克向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提交初步禁令申请,并对OpenAI进行了多项指控,包括阻止投资者支持竞争对手(即马斯克的 xAI);利用 OpenAI 与微软之间的关系非法获取竞争敏感信息;改变 OpenAI 原有非营利治理结构,进而转移关键资产和知识产权;通过种种自利交易损害公众利益与初创使命。
马斯克的律师当时声称,如果禁令不被批准,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他认为,OpenAI已经违背初心,沦为微软的“闭源子公司”。
不过,诉讼审理往往旷日持久,马斯克此时提出收购要约,意味着其在法律手段外,还希望借助庞大的资本力量来阻止OpenAI。
收购动机
一位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虽然收购的公开理由是“让OpenAI回归开源与安全”,但马斯克的行动背后显然还交织着多重意图。
比如2023年,马斯克创办了xAI并发布了大模型产品Grok,但目前来看,该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远不及OpenAI的ChatGPT。
因此这次收购,也可看作是世界首富在AI领域的一次“补课”。交易完成后,OpenAI很可能会与xAI进行合并,这将帮助xAI迅速填补技术差距,并形成可与谷歌、微软抗衡的AI巨头。
但目前来看,马斯克要想促成这笔交易,不会很顺利。首先奥特曼对此并不买账。对于收购要约,他在社交平台上回应称:“不了,谢谢。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花97.4亿美元收购推特。”
这个回应也充满了奥特曼对马斯克的暗讽。要知道,97.4亿美元的报价仅为马斯克当年收购推特成本的22%,这也意在嘲讽马斯克的经营不善,导致X平台估值缩水。
对于奥特曼的回复,马斯克也作出了回应,他留言称奥尔特曼是“骗子”。
当然,马斯克对OpenAI的报价也被分析师认为“缺乏诚意”。近期有报道称,OpenAI正进行高达400亿美元的融资,这将使其估值超过3000亿美元。即便在该融资没有完成前,OpenAI现阶段的估值也达到1500亿美元,远高于马斯克的报价。
可不管收购能否实现,马斯克的介入,都对OpenAI接下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投资者对未来融资与市场退出的考量,将使得OpenAI的转型之路充满变数。
另外,行业分析人士还向记者提到,马斯克与奥特曼间的商业博弈也将加剧公众对AI技术控制权的担忧——若马斯克胜出,他会成为AI的“守护者”还是“新寡头”?若奥特曼坚守阵地,OpenAI的商业化是否会加剧技术垄断?
这个问题,现在显然没有答案,只能靠时间来回答。
和讯财经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智通财经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