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0 21:53:46
(原标题:专访南粤基金集团董事长肖磊:打造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商,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庞成 广州报道
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2月6日,广州紧跟冲锋号,第一时间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共话高质量发展大计。
广东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金融功能,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更好稳链、强链、固链,创造更多投资和经济增长点,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排头兵。2025年是南粤基金成立的10周年,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区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平台之一,我们是国内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广州南粤基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粤基金”)董事长肖磊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南粤基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抢抓广州东部中心、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战略引领和国企平台资源整合作用,围绕“公转” 做优“自转”,为增城、广州乃至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南粤基金作为国企性质的金融创新型基金管理平台,肩负着放大政府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激活社会资本投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肖磊表示,面向下一个十年,南粤基金要努力打造成为行业领先、受人尊敬的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商,要全面推进南粤基金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增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广州南粤基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磊 受访者供图
南方财经:今年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均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主题,这背后有何深意?
肖磊:当前,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实力,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点,而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决定大国竞争胜负的关键力量。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寄望广东“勇挑大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主题聚焦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恰恰体现了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广东、广州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实际上,广东、广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势明显。一是具备创新优势。作为科技强省,广东拥有强大的创新实力,广州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在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布局,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二是具备产业基础优势。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制造业发达,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广州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优势突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三是具备开放优势。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更是千年商都、祖国的南大门,拥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正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当然,体系建设还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广东、广州金融市场活跃,金融机构总资产、存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贷款近年来增长迅猛,成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
南方财经:南粤基金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展现哪些作为,要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肖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排头兵。金融要为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我认为,金融业首先要服务实体经济,应当作为产业投资的引导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次要为推动科技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与效,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此外,金融还应当积极促进地方金融区域协同发展,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南粤基金将结合最新的精神,围绕《南粤基金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工作安排,通过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模式成熟、增长稳定、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将南粤基金打造成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商。
一是持续赋能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带动引导和国企平台资源整合作用,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产业发展思路,聚焦区内“芯、车、显”三大产业集群,突出补链强链延链,全力以赴服务推动超视界、维信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壮大产业引导基金。南粤基金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的母基金管理人,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参股子基金及直接股权投资等灵活的投资方式,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健康、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接下来,南粤基金将持续壮大产业引导基金,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在增城集聚。
三是优化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南粤基金于2020年9月成立增城首家、广州注册资本最多的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广州南粤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南粤国投”),于2021年12月全面运营广州市五大金融功能区之一—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简称“中小微金服”),充分发挥政府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撬动信贷资金投向全区优质中小微企业。
四是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南粤基金旗下股权投资平台—广州南粤澳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组建基金共35支,已投项目33个,合计投资金额约141812.3万元,分布于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所投企业已有6家上市。已初步形成以“专业4+1”为主要投向的“硬科技”投资策略、围绕新能源+新制造+新型显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四个领域重点布局,同时积极发现Pre-IPO项目投资机会,充分利用增城在显示产业领域的资源优势。未来南粤基金将持续推动相关产业项目落户增城。
南方财经:2025年是南粤基金成立的十周年。过去十年,作为国有企业,南粤基金如何做好市场化运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肖磊:2015年前后,广州提出将大力发展私募基金市场作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抓手,期间陆续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建设集聚平台等,引导私募基金市场规范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广州市增城区委、区政府和区财政国资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月29日,南粤基金正式揭牌成立,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区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平台之一。成立伊始,南粤基金就践行国企担当,坚持市场化运作,十年来南粤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持续增长,基金管理、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业务板块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坚持围绕“公转”做优“自转”,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在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方面,南粤基金创造性运用城市发展基金,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支撑增城片区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政府提供融资的同时做好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工作。
在服务重大产业项目方面,南粤基金先后为超视界第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广东首条AMOLED全柔模组线等两大百亿级产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吸引了多家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方在增城投资落地,形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在高质量管理产业引导基金方面,南粤基金作为增城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的母基金管理人,通过参股子基金及直接股权投资等灵活的投资方式,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和新动能项目。截至目前,已设立11只子基金,财政资金放大倍数5.4倍,累计投资项目52个。子基金返投增城金额7.41亿元,整体返投增城比例为159%。
在做优普惠金融方面,广州南粤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区内优质中小微企业,累计为区内13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2.2亿元担保流动资金,有效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成本。中小微金服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供企业培育、政策咨询、招商引资、成果转化及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累计开展投融资对接、政策宣讲、主题沙龙、政企交流、走进上市企业等系列主题活动共45场,累计签约赋能培育优百特、袋鼠妈妈集团等企业36家,累计服务企业超168场次。
此外,南粤基金正全力推动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基金集群设立工作。这是由南粤基金牵头发起的,广州首个由国资国企牵头组建、专门支持东部中心建设的总规模200亿元的基金集群。目前正牵头组建侨梦苑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AIC股权投资基金、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基金。
南方财经:经过多年探索,公司定位从传统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向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商转型。这一定位改变意味着什么?
肖磊:自2015年成立以来,南粤基金的业务布局从初创阶段的以基金管理为核心,逐步向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多个领域拓展。目前,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南粤基金形成了涵盖基金管理、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多个板块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同业务板块间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风险管理与业务创新,目前已形成了“股权+债权+综合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体系化服务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
业务板块不断延伸的背后,是我们对自身发展定位不断迭代。这是我们基于对区域经济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一方面,传统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通过转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通过转型为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商,可以更加专注于资本运作和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增城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
南方财经: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政府引导基金如何加大市场化运营,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肖磊: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凭借较低要素成本的传统招商引资模式难以为继,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创业、技术升级、生产扩张等方面融资需求持续增加,这对政府引导基金而言是巨大的市场机遇。
具体到南粤基金,近年来我们充分整合集团要素平台,开展基金招商、资本招商、金融招商,以资本引入项目、培育产业,全力融入增城区招商引资工作大局。以2024年为例,南粤基金超额完成了增城区下达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其中完成新洽谈入库项目50个、注册项目20个、计划投资总额62.6亿元,引导区外机构或社会资本在区内注册子基金4只,承办协办中国双创大赛等4场招商推介会,累计吸引超300余家科创型企业参加。
此外,南粤基金还积极持续发挥专业特长,为增城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库服务。2024年,协助增城区累计跟进55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包括雷德生物、未来(北京)黑科技、至臻精密、科捷机器人等,委派专业投资团队全程跟进并形成研判意见和推进方案,为区域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南方财经:今年是南粤基金迈入下一个10年的开始。南粤基金对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
肖磊:从中长期来看,南粤基金要抢抓广州东部中心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双轮驱动”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作用,不断把增城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增城的战略规划转化为转型动能,把增城的发展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做深金融“五篇大文章”,努力打造成为行业领先、受人尊敬的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商。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将在体制机制、业务模式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体制机制上,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国有金融企业的独特优势,落实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在业务模式上,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产融服务 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战略引领和国企平台资源整合作用,通过推动金融机构、科创企业、产业园区、高端人才、技术成果间交互对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服务链,打造“金融+产业+科技+人才”四轮驱动模式,实现金融赋能、科技引领、人才支撑和产业提质。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和产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继续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银柿财经
2025-02-11
金吾财讯
2025-02-11
斑马消费
2025-02-11
斑马消费
2025-02-11
智通财经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