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豚投研
2025-02-10 20:21:37
(原标题:中概:值得一场严肃的 ” 认知重估 “!)
大家好!
我是海豚君。在节前的年终总结的结尾,海豚君曾说过:
“中国资产上,海豚君个人觉得已经没有进一步悲观的必要,2024 年已经是宏观向下,股价向上了,经过几年的重估,中国互联网资产 10XPE 是标配。但超越短期经济周期,中国很多互联网资产手握海量现金、有市占率提升逻辑,走出 10%+ 长期 EPS 增速毫无问题。”
连续数年打压之后,低估区的中国资产,重估只是需要一场 “东风”,无论是一场认知的东风,还是宏观的东风。
而春节以来,中概持续修复之后,大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中概还能追吗?本篇策略周报更多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讨论一下。
一、“信仰已经被碾得渣都没了”
从 2010 年到现在,海豚君所覆盖的中概互联网资产,在一年年的成长中,只有两个较大的坑:2018 年,贸易纷争、经济下行,叠加移动下半场结束,也就是成长逻辑告破,导致海外中国资产当年大跌 40%,中概首次深度回调。
但相比于 2018 年的调整,2021-2024 年才是认知和信仰全面崩溃期:
a) 国际金融实力较量中的前线炮灰;
b) 科技无用论:科技强国靠硬科技,“商业模式” 迭代而无真正创新的移动互联网只会 “窝里横”;
c)互联网进入巨头争霸时代,强监管周期 + 通缩性行业政策,扼杀垄断溢价;
d) 移动视频时代,老玩家逐渐被拍死沙滩上,中国移动互联网格局再塑;
f)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出海艰难,
至此,国内互联网公司,无论是存量赛道的成长性、业务内生拓展力、投资并购开拓力,还是出海想象力,一一被击穿,甚至回购逻辑因为美元出海问题都成问号。
严重点说,最差时刻,海外的中概资产几乎成了 “人人喊打” 的过街老鼠。而结果是整个中概资产从 2021 年到 2024 年,经历了四年的漫长调整,2024 年 9 月底以来的修复,主要依赖的是政策上的方向性调整。
二、“给点阳光就灿烂 “,值得一场认知重估
在过去四年持续的阴跌中,即使一些垂类中概资产走出了市占率提升的逻辑,一些在恶劣的竞争照样拿出了可观的成长,多数公司也通过降本增效释放出了利润。
但是在多数资金的眼中,这样的利润释放没有持续性,担心中国资产境外美元回购的诚意和持续性不足,在利润上行的过程中,估值是持续被挤压的,类似竞争激烈的电商平台已被挤压到 6-10X PE、直播普遍 8X PE 上下。
中概值修复的第一步,是 2024 年九月底的政策纠偏——眼望科技制造强国的星辰大海,但同时也能看内需坍塌所带来的短期通缩困难。
第二步,海豚君原本想的是,等待地产和宏观企稳,居民去杠杆告一段落(25-26 年之间),中国资产开始第二波基于基本面修复的重估,在震荡过程中每一个底部都比上一个高一些。
而短期的上涨空间,主要是来自于:a.春节假期消费季;b. 3 月两会前的政策预期,因此春节前,1 月下旬,是中概一个比较好的上涨机会。海豚君也基于此,对节前的中概做了整体性的加仓(详细见后文调仓说明)。
但在基本面修复之前,对中国资产的认知重估,海豚君本来不报希望:毕竟这几年估值挤压过程中形成的偏见太大了,没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打在脸上,资金对中国资产的信仰早已被打压连 “渣都不剩了!”
而当回过头来看,当一点点的变化累积到一定阶段,出现类似 Deep Seek 这种带着资金集体性认知重估的事情已早有端倪:
a. 在海豚君覆盖泡泡玛特的过程中,开始意识到中国企业讲 IP 这种讲情怀和故事的情绪价值产品,出海也能顺到飞起;从制造产能输出到品牌价值输出,中国商品的价值链在往上爬;
b. 黑悟空的爆火、TikTok 对海外视频赛道的格局再造、小红书多国登顶下载榜榜首;文化和中国故事的出海,还有多远?
c. 而最后的神来之笔是 Deep Seek,春节灵动的秧歌机器人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这个从认知纠偏的角度极其重要:
a) 国内政策激励制定而言:过去几年一些人一直中一种偏见——必须要半导体、晶圆制造突破了才行,硬件的创新才是创新。一套代码放在阿里、腾讯是反垄断的对象,;一套代码,放在汽车智能化工厂里是政策激励的对方。
Deep Seek 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硬件上的落后,一定程度上能够从软件上找补。软件上(Deep Seek)的先进,同样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减轻硬件落后的拖累。
所以民营企业的创新,无论是硬件上的,还是软件上的,都应该是鼓励的。
b) 对国外的资金而言:即使被围追堵截,生存环境艰辛,但中国民企科技公司 “给点阳光就灿烂” 的生存能力值得一场认知重估。
海豚君看到一些也说,Deep Seek 的技术实力被夸得过火了 “over-rated”。而海豚君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它所体现的国内民营企业在相比同行,在更劣势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而对个体企业本身生存能力 “认知重估” 的逻辑确定性,比政府政策转向,或者宏观改善,这种外围 Beta 层变化带来的估值重塑会更加牢靠。
三、中国资产还能追吗?
所以这波围绕 Deep Seek 的中国资产上涨,主要是三个方向:
a.重新认知国内同类大模型的竞争力;
b. 上下游:如阿里云等,因 Deep Seek 降本,大模型应用渗透率上升,给公有云市场带来的机会;模型降本,给端侧设备,如小米手机、联想笔记本等带来的出货机会;
c. 上游硬件生态的机会,以及下游应用生态,如金山软件,广联达等的机会。
当然,Deep Seek 引发的中国资产认知重估一个基本前提,仍然是中国资产的估值足够低,与美股同行估值差较大,且美股同行短期面临投入产出错配(高投入同时收入难以边际上行)期。
从个股上来看,在海豚君覆盖的公司中,虽部分公司已经逐步接近乐观预期的区间,如小米、中芯国际等,但大量互联网资产仍然存在机会。
同时从外围市场来看,美国春节期间发布的经济数据:a 总数弱 (结构强) 的四季度 GDP 增长,b.2 月似弱(实强)的非农就业,c. 1 月强悍的居民消费支出(把储蓄率再次挤向新低)。
虽然这些经济数据本质上都不算差,也很难说服美联储下次会议再次降息,但是相比之前不断 “加油” 的通胀预期,至少没有再火上浇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小幅回落。
至少从 2 月发布的外围经济数据,没有给中国资产的修复制造困难的外部环境。本周还会发布 1 月份的 CPI 和 PPI 数据,如果美国物价稳住,不给美元指数提供上涨的动力,那么中国资产在两会前夕应该还会有希望。
此外,从美股此次财报季的情况来看,美股互联网科技股接下来半年 CAPEX 和 OPEX 高资本投入 +AI 人力投入 + 回归加速折旧三因素共振期(详细美股综述,海豚君会于近期发布),而收入端从指引上来看,增速没有边际向上,无法支撑住开支上的稀释。
同时川普再次启动关税大棒之后,海外同行在反制中,美国互联网和科技巨头被当成这轮较量中的 “靶子”,比如说,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在启动对美股巨头的反垄断调查。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 Deep Seek 时刻,自然会让资金重新平衡不同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比。
四、组合调仓与收益
上周 Alpha Dolphin 无调仓。但是节前(未出策略周报)海豚君已提前调仓,但逻辑如前所述,主要是基于春节消费和两会的提前调仓,Deep Seek 带来的认知重估是加成。
调出的主要是苹果和比亚迪,苹果因新 iPHone 低于预期,苹果智能功能推进迟缓,低于海豚此前预期;比亚迪调出后,春节期间其实因智能平权的新闻事件有不少上涨。其他主要调入是中概互联网资产,中移动调入主要是基于防守考虑。
海豚君具体调仓如下:
上周 Alpha Dolphin 组合收益 1.6%,跑输沪深 300(2%、MSCI 中国(4.8%),以及恒生科技(9%),但强于标普 500(-0.2%)。
自组合开始测试(2022 年 3 月 25 日)到上周末,组合绝对收益是 77%,与 MSCI 中国相比的超额收益是 83%。从资产净值角度来看,海豚君初始虚拟资产 1 亿美金,截至上周末超过了 1.8 亿美金。
五、个股盈亏贡献
春节期间,组合中的中概资产在 Deep Seek 的引动下普遍上涨明显。但由于持仓中,还有亚马逊、谷歌、台积电等回调幅度较大,拖累了组合的整体表现。
具体涨跌幅较大的个股,海豚君分析如下:
六、资产组合分布
Alpha Dolphin 虚拟组合共计持仓 17 只个股与权益型 ETF,其中标配 8 只,超配 1 只,其余低配。古钱之外资产主要分布在了黄金、美债和美元现金上。
截至上周末,Alpha Dolphin 资产配置分配和权益资产持仓权重如下:
七、本周重点事件:
美股四季度财报季到本周已经到下半程,主要是一些垂直小龙头发布业绩。中国资产中,近期持续大涨的中芯国际打头,发布业绩。海豚君覆盖个股,以及重点关注点如下:
<正文完>本文的风险披露与声明:海豚投研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
近期海豚投研组合周报的文章请参考:
《这样最接地气,海豚投资组合开跑了》
海豚投研
2025-02-11
海豚投研
2025-02-10
海豚投研
2025-02-09
海豚投研
2025-02-09
海豚投研
2025-02-07
海豚投研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