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2-10 19:02:56
(原标题:记者观察:金包银有需求 商家更应保护好自己的“招牌”)
走进水贝,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金包银饰品店出现在街头,而且人气也不低。
正如近期火爆市场的黄金手机贴一样,金包银饰品火爆背后的最大推动力就是不断上涨的黄金价格,也不得不佩服黄金市场从业者的“敏锐度”。正如一位现场的消费者就说:用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一个外观上与足金几乎一样的饰品,既满足了自己追求美的心态,也节省了“钱包”。
不过,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同的金包银饰品店铺所给出的价格也有不少差距。2月9日,记者在水贝的贝丽北路东边一家金包银饰品店铺,销售人员表示饰品的金价为每克670元,银价为每克12元,手工费折后也要每克20元。而在贝丽北路西边的一家金包银饰品店铺,所标出的银价为每克8元,手工费则是每克15元。除了价格标准不一,记者对多家足金金饰店的回收业务进行采访,发现低于1克的金饰都不予回收,一些检测机构也表示难以精准检测金包银饰品的重量,这更加重了消费者的疑虑。
一位水贝市场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首饰品牌尚未正式入局,而在水贝市场出现金包银商家入驻之初,听说是有黄金商户提出反对的意见。只是,金价走高影响了足金饰品的销量,房租人工等成本难以下降,金包银饰品的出现重新燃起了一些经营者的希望。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金包银工艺并非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而是传统金工技艺中的一个工艺门类。只是,近年来有关金包银的负面事件时常出现,给金包银这门传统金工技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金包银赛道的发展可持续性仍然有待观察,如何让消费者购买到合格的金包银产品,降低相关产品的“信任成本”,应当成为黄金珠宝行业迫切关注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提高检查力度,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这项传统金工技艺的发展净化市场空间,商家们也应该保护好各自的“金色招牌”,不能影响整个黄金珠宝行业的口碑。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