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从深圳富华整形的违规诊疗,揭开尘封19载的奥美定之殇!

来源:于见专栏

2025-02-10 05:31:59

(原标题:从深圳富华整形的违规诊疗,揭开尘封19载的奥美定之殇!)

编辑 | 易

出品 | 深度美业

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量持续攀升,消费者在术后效果、价格欺诈、服务承诺兑现等方面频频遭遇纠纷。低价引流、隐性收费成为医疗美容行业常见乱象。消费者在线上平台看到“限时优惠”后到店咨询,却被销售人员以“套餐升级”“专家定制”等话术诱导消费,实际支付金额远超宣传价格。部分机构在面诊环节安排多名“导师”轮番推销,从皮肤管理到整形手术层层加码,甚至向无需求的消费者推荐高风险项目,将商业利益凌驾于医疗安全之上。



图源:小红书

低价引流被曝“挂羊头卖狗肉”

2月6日,有消费者在小红书发布避雷贴,提醒其他消费者避雷深圳富华医美,该消费者称自己准备去打下巴玻尿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前询问了是否可以使用某个品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然而,在打车去的路上,接到电话告知没有该品牌的产品,而是推荐了其他品牌,该消费者认为这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该消费者表示,这个牌子从未听说过,只有该商家有,质疑其安全性。该消费者对商家的引流方式表示不满,认为其“好恶心”。

该消费者提到这是第二次去该医美机构,第一次只是来面诊,商家承诺面诊可以报销车费并有面膜赠送。但当消费者真的只是来面诊时,商家的态度非常差。该消费者对商家的评分表示质疑,认为评分不真实。该消费者呼吁其他消费者“避雷”,并表示会持续举报该商家,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图源:小红书

也有消费者表示,深圳富华医美是多年来遇到的最差的一家,电话营销多,服务态度却极差。



图源:小红书

去年12月,有消费者在大众点评对富华医美给出了0.5星的差评,该消费者提醒其他消费者千万别去该机构,并称机构的行为是妥妥的欺诈消费者。

该消费者表示,大众上明明说的是1680面部不限制发数,来了后店里的一个男顾问给她面诊说是1980的还限制发数10000发,沟通了一番后说可以给她开,但一代效果不好让她升级黄金版的,又说她皮肤不好可以做个斑,又说自己院里面抽脂和隆胸做的很好,她可以做个。该消费者不禁质疑对方是疯了吗,第一次来机构都不知道他们医院做的效果就被一通的推销,再说她朋友都说她太瘦了他还让她抽脂,毫无职业道德可言。



图源: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

该消费者还提到,面诊见了销售又安排见医生,她以为见的就是要给她操作的医生,结果进去又说是超声炮导师,还以为导师给她操作结果说要让她操作要加专家费。该消费者质疑一个医院难道就只靠一个导师撑着的吗,人人都要导师才做的了那还开什么医院了。

见了这么多人搞了一个小时没跟她说没医生做不了,面诊完付姓医生说要加专家费才做不加就别的医生,又让她等,结果一会儿又跟她说有认证的黄某某下班了其他没有认证的医生,但是也一直有在操作超声炮的问她介不介意。

该消费者认为没有证都能操作超声炮这不是涉及违法了吗?怎么会不介意呢?并怒指其真是黑心商家。



图源: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

该消费者认为这完全是欺诈消费者了,如果没有医生做一开始就不要让她核销券见完这个见那个一轮轮销售她,销售不成就不做操作了。该消费者质疑平台是怎么让这类机构上架的,都不审查的吗,太可怕了,对方推荐没有证的医生操作,令她不得不怀疑仪器的真实性。

当医美变成“医毁”

该消费者在差评中曝光的使用非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技术的医美乱象并非孤立个案。当价格欺诈、资质存疑、服务失序的阴云尚未消散,深圳富华医美的手术操作规范度与术后保障机制再次遭遇公众拷问——距离超声炮纠纷五个月前,另一场由ADM卧蚕手术引发的医疗争议正在大众点评持续发酵。

去年7月,有消费者在大众点评上分享了两张对比照片,展示了其在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接受adm卧蚕手术前后的情况。该消费者对手术结果表示极度不满,指出手术后卧蚕的形状出现了问题,表现为歪斜和断层,且医院方面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反而推卸责任。

该消费者还提到,通过查看其他整形医院的评论,发现这家医院的评论数量本身就不多,而且差评和低分较多,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他后悔没有早点查看大众点评上的医院评价,认为这是一家评价极差的医院。此外,该消费者还查询了医院的企业信息,发现存在多起司法案件,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医院时要三思而后行,以避免类似的不良体验。



图源:大众点评

天眼查显示,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 (曾用名: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去年9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接投诉前往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调查发现,2024年2月25日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使用未有美容主诊医师备案的执业医师梁某成独立对患者蒋某某进行毛发移植术,涉嫌存在使用不具备岗位所需的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工作经历、培训考核等条件的医疗卫生人员开展执业活动的违法行为。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2022修订)第五章第七十九条第(二)项,对该机构处以2万元罚款。



图源:天眼查

虽然深圳富华医疗美容是2014年成立的,但是其前股东曹某某,早就在1998年创立过“前富华”(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可现在无论在信用中国上,还是在天眼查企查查爱企查上,都再也找不到“前富华”的任何踪迹,只有全国30万人体内的奥美定,能够真实地证实着“前富华”的存在。而发明奥美定的人,正是“前富华”的院长,现深圳富华的前股东,曹某某!

尘封19载的奥美定之殇!

2006年4月30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了奥美定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全面停止其生产、销售和使用。

就是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却是很多人付出了健康代价之后,在无尽的痛苦中勇敢地控诉与抗争,是在采访记者被暴打,舆论甚嚣尘上之后,才换来的。



图源:百度百科

曹某某在1999年12月“发明了”奥美定(彼时国家药品制度尚不完善,从分子结构看,它和乌克兰生产的“英捷尔法勒”一样,都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只不过,曹某某声称,他发明的凝胶,单体含量比国外的更低。),并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文号后,富华家族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奥美定”应用培训。截至2004年5月,曹某某等人“在全国举办了28期培训班,培训学员达2000多人”,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昆明、沈阳、哈尔滨等大中城市。   



图源:百度知道

曹某某为什么要培训这些人,参加培训的又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为了商业利益,为了销售奥美定,在遭到正规大医院的抵制后,他就向美容院推销,给美容师培训。”卫生法学专家卓小勤说,这个行为本身就造成非法行医,因为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任何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不得进行诊疗行动。此外,美容师没有取得医生的资质、资格,也不能够从事注射隆胸这样的医疗活动。所以,富华公司在这个方面是严重违法违规。  



图源:美聊斋

2006年,据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乔群估计,全国约有30万人在体内植入了奥美定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



图源:云南法制报、新京报

在深圳医美圈,曹某君是个传奇又禁忌的名字。2006年5月22日、23日,香港的媒体堵着门来采访,出去一个医生就追着问,曹某某比较烦,下面的人和记者发生了冲突,媒体上报道说“深圳富华医院殴打了香港记者”。结果,深圳市长震怒,下令卫生局查封了他的医院。最后查明,医院有五名工作人员没有医师资格,卫生局罚款一万元了事。



图源:美聊斋

新京报报道,曾有三十多个消费者,并共同建立了QQ群,互相通报受害情况和维权进展。

在这些消费者中,90%以上都是注射隆胸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182例不良事件中,隆胸者就有161例。

但这一条联合维权的道路,同样并不顺利。

2005年2月24日,“前富华”反过来起诉消费者“名誉侵权”。

此前,武汉12家医院抵制注射隆胸,“前富华”起诉了联名专家以及报道此事的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均获胜诉。

当时“前富华”的杀手锏,就是奥美定有国家相关部门检验合格的检验报告,又有准入市场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图源:美聊斋

2004年,富华诉抵制注射隆胸手术的专家和湖北两家报业集团案中,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认定,“前富华”是“惟一以注射方法应用这种产品对人体进行整形的合法培训推广单位。”

由于这一关键证据存在,记者所获知的十几起案件中,富华“连战连胜”。

“律师一看奥美定有合法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连医疗鉴定都没敢让我去做,怕构不成医疗事故。”有位消费者告诉记者。

多年以后,在2014年的11月,曹某某再次投资了一家新机构,仍旧命名为深圳富华医疗美容,曹某某股权占比100%,后于2015年变更为20%,最后于2019年退出。



图源:天眼查

医美行业中存在一类特殊现象:曾被吊销资质的机构通过重建、股权重组等手段“复活”,其核心团队与运营模式却未发生实质改变。这类机构在新品牌下继续营业时,往往刻意淡化甚至隐匿历史纠纷。无论深圳富华是“换壳重生”还是“脱胎换骨”,在使用非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技术工作这件事上,始终没有得到更深刻的教训。而尘封19载的美业历史不应被掩埋,消费者有权知道,你是谁,你来自哪里!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