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08 17:43:29
(原标题:工程款欠付香雪制药被申请预重整,业绩颓势已持续四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 实习生苏洋 北京报道
2月6日,香雪制药发布《关于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的提示性公告》(以下简称《提示性公告》)。其中指出,公司于近日收到债权人广东景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龙建设”)送达的《告知函》,其以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及重整的可行性为由,于近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预重整。法院就景龙建设的申请对公司出具了(2025)粤01破申54-2号《通知书》。
随着公告的发布,香雪制药股价连日出现小幅上涨,在2月6日香雪制药股价上涨3.01%,2月7日再上涨2.05%。
对于香雪制药被申请预重整的原因,公告介绍,2018-2020年期间,景龙建设与香雪制药签署合计14份装修合同,但香雪制药欠付上述合同下建设工程款,景龙建设遂向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后截至2024年9月30日,香雪制药仍未向景龙建设清偿前述全部债务,尚有欠付工程款本金6600万元。
伴随难以清偿的债务,是香雪制药连年亏损的业绩情况。根据其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香雪制药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6亿元-8.62亿元,下滑54.15%-121.73%。而在2021-2023年,香雪制药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其间,香雪制药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攀升。有行业分析指出,香雪制药连年亏损的原因包括主要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受集采影响较大,以及此前并购扩张过度导致资金链紧张和债务升高。
谈及香雪制药预重整的后续环节和影响因素,北京雍文律师事务所医疗大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刘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预重整的决定因素是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或者法院的听证程序,而重整程序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是否达到破产重整的条件。
“对于香雪制药而言,能否申请破产重整,第一看企业是否具备经营价值,第二看是否达到破产重整的条件。根据相关资料来看,香雪制药具有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土地、厂房、办公楼等资产,大概率具备破产重整的基础。”刘伟分析称。
在《提示性公告》中,详细介绍了香雪制药被申请预重整的原因,2018年到2020年期间,景龙建设与香雪制药签署了合计14份装修合同,合同总金额合计2.91亿元。由于香雪制药在14份装修合同项下欠付景龙建设工程款,景龙建设遂向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景龙建设与香雪制药于2022年11月4日达成了调解,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据此制作了相关《民事调解书》,调解书确定香雪制药应在2025年3月31日前分30期支付未付工程款合计7300万元。
然而到2024年8月14日,因香雪制药未能依照上述《民事调解书》要求履行未付工程款的支付义务,景龙建设向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作出相关执行裁定书,要求香雪制药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但截至2024年9月30日,香雪制药仍未向景龙建设清偿前述全部债务,尚有欠付工程款本金6600万元。
景龙建设认为,香雪制药因资金流动性困难,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香雪制药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药现代化领军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重整价值及重整的可行性。故景龙建设特向法院提出申请,恳请法院依法决定对公司进行预重整。
对于被申请预重整的意见,香雪制药表示,在法院审查预重整及重整申请期间,公司董事会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公司的重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同时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稳定进行,以避免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若法院决定对公司实施预重整,公司董事会将依法主动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开展相关工作,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
若法院裁定公司进入重整,公司将在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和未来经营发展问题的方案,争取早日形成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审议及法院批准。公司将力争通过重整计划的执行,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
香雪制药在公告中也强调,其尚未收到法院启动预重整或受理预重整申请的文件,预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是否会进入预重整及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预重整或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即使法院决定受理预重整申请,也不代表公司正式进入重整程序。在预重整程序中,法院将依法审查是否受理重整申请,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
公告也指出,如果法院裁定受理景龙建设提出的重整申请,香雪制药股票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但即使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请,香雪制药后续仍然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并被实施破产清算的风险。
在《提示性公告》发布当日,香雪制药也发布了《关于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的专项自查报告》,其中指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在自查中发现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最终以监管机构审查结果为准。公司将进一步梳理资金占用的详细情况,后续将就事项进展及采取措施等具体情况持续进行信息披露。
香雪制药业表示,公司将持续督促控股股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包括以控股股东对公司的债权抵偿等额资金占用等方式,以尽快消除对公司的影响,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合计尚欠控股股东余额为1.77亿元。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杜绝类似事项发生。
除上述问题外,香雪制药的两份公告中也介绍,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披露了《关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司及王永辉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及王永辉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上述立案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方面,香雪制药此前也屡受关注。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香雪制药及其董事长王永辉共收到四次由广东证监局发出的警示函,其中均涉及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提到相关诉讼信息未及时披露等问题。
伴随上述合规问题的出现,是香雪制药近年来身陷业绩困境。根据香雪制药1月15日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2024年营业收入16.13亿元–20.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99亿元下滑明显;归母净利润亏损约6亿元-8.62亿元,下滑54.15%-121.73%。
关于业绩变动原因,香雪制药指出,2024年度,公司围绕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大力开拓外部市场等方式努力降低市场环境对公司的影响,但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渠道库存和周转压力加大,叠加公司流动性危机,中成药业务销售未达预期导致营业收入减少,毛利率下降,同时受财务费用高、重资产负担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总体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
而在此前,香雪制药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2021-2023年,香雪制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分别为6.47亿、5.05亿、4.02亿元。
在连年亏损中,香雪制药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攀升,其2021-2023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79%、68.5%、72.06%。在2024年上半年,香雪制药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72.98%,在A股72家中药上市企业中排名第4,仅次于*ST吉药、ST目药和长药控股。
据了解,香雪制药的中成药主要产品有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和橘红系列。有业内观点指出,疫情过后,香雪制药的主营业务优势会快速减退,同时,上述领域的经营主体及同类品种较多,可替代性强,受医保费控和集采的影响较大。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香雪制药2016年开始的并购扩张过度,并购过于着急且脱离主业,在滋生资产纠纷的同时,也面临资金链紧张、债务不断升高的问题,最后不得不变卖、收缩资产和业务。
在面临业绩连年亏损之时,去年一款创新疗法研发进展或许给香雪制药带来一线曙光。2024年7月30日,香雪制药披露其TCR-T细胞治疗产品TAEST16001注射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该消息使香雪制药多年来持续低迷的股价被“暴力拉升”,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超210%,其间5个交易日触及涨停板,一度成为妖股。暴涨趋势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2024年8月15日后上涨趋势便不再持续,香雪制药股价开始逐渐走低。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TCR-T疗法也面临激烈竞争,且在商业化等方面面临挑战。同时,在自身负债情况下,香雪制药其他创新研发项目进展不大,相对较低的研发费用仍需支撑创新疗法的巨额研发投入。
香雪制药的TCR-T疗法能否支撑起第二增长曲线,破解连年亏损的困局仍有待观察。面对此次被申请预重整,对于香雪制药而言,刘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预重整通过各方的充分谈判和反复博弈可以鉴别企业产能的市场空间,预重整中债务尽早清理有利于降低企业债务杠杆、保护各方利益;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鉴别出香雪制药不具备相应的经营价值,可能无法进入重整程序,转而进行破产清算程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