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07 12:38:21
(原标题:南财观察 |广东解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密码”,如何用好金融这把“金钥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庞成 翁榕涛 广州报道
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广东再度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当天下午,金融分论坛聚焦“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顺利举行。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共同支持。”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大会上,广东安排了多项涉及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政策的发布与解读环节,透露出广东将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等政策的精准对接、协同发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从生产力的角度看,金融可以将储蓄转换为投资,直接为生产提供资本,为科技创新注入“血液”。也因此,如何发挥通过高质量金融发展这一关键“钥匙”,解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的发展“密码”,成为关键问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信证券、中国人保财险等多家金融机构在论坛上晒出上年“成绩单”和今年“作战图”,通过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中小型科创企业,中小型科创企业发展过程不仅需要金融机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还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股权激励方案、财税筹划等综合金融服务。
长期以来,金融在支持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存在着不少卡点堵点,包括金融体系对科创领域的认识能力不足,存在“看不懂”进而“不敢投”的情况;以及传统估值方法与科创企业轻资产、前期难以盈利的特征“不匹配”,导致金融资本因“估不准”而对科创企业“望而却步”等。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段军山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目前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要加速科技创新的转化效率,这就需要创新金融工具;其次,围绕广东的产业升级和改造,金融机构也需要大胆精准地去“滴灌”,因为有很多创新都是来自于微小和中小型的企业。
“2024年,广东工行积极履行并完成了我行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四个承诺,2024年全年在广东地区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04万亿元。”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韩松表示,该行以专营机构、专属产品、专项行动、专门风控、专属保障“五专”服务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一体化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果。
据韩松透露,截至2024年末,广东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5700亿元,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同业首位;科技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2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累计投放25.2亿元。
针对当前广东企业加速“出海”的需求,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则持续加大对外贸易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出口“新三样” 等优势高新技术产品,支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加大对海外仓、 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支持。此外,还发挥自身丰富的海外投融资经验优势,为企业“走出去”出谋划策,提供“融智” 服务。最新数据显示,该行境外贷款余额占比在广东省金融机构中排名第1位,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均排名第2位, 成为广东省“走出去” 融资的“主渠道”。
国信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纳沙则透露,该公司扎根广东,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累计保荐98家省内企业上市,募集资金超1300亿元;服务省内企业发行债券621只,承销规模超3100亿元;投资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超27亿元;为省内620万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作为科技创新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保险战略高度正不断提升。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李旭表示,保险是经营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而科技创新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长周期行为,保险服务科技具有天然、内在的契合性。
“今年来,广东人保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在多领域助力实现广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李旭说。例如,针对国产汽车芯片产业链缺乏有效保障的痛点,该公司首创“强芯保”汽车芯片专属保险,已为广汽集团等4家企业提供1.27亿元风险保障;首创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产品“低空保”,为11家企业提供综合风险保障1.05亿元,此外,还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融通的作用,推动险资入粤超千亿元。
除各金融机构纷纷晒成绩外,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广东各地市亦充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所需,密集出台金融政策,壮大优势、特色金融产业,助力制造业当家、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
“2024年,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3049亿元,成为国内第四个金融业增加值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的城市,占GDP比重达9.8%,跃升为广州第三大支柱产业。”广州市副市长赖志鸿表示。
2024年,广州凝心聚力建设金融强市,制订并实施金融业倍增100条措施,先后出台实施“上市十条”“特资十条”“不动产资管十条”和“数字金融二十条”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特别是在国内率先出台“投顾十条”,推动打造全国投顾第一城。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亦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在阳江,当地正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全力布局海上牧场、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等海洋经济产业。
据了解,阳江高度重视金融赋能海洋经济发展,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建成6个“蓝色金融服务中心”,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支持海上风电、风渔融合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大海洋产业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和优化塑链的金融支持。
在潮州,金融创新聚焦特色发展,助力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活力。
据潮州市副市长周茹茵介绍,潮州建立和完善覆盖多个领域的企业增信和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在广东全省内率先设立“百千万工程”风险补偿资金,优化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此外,潮州市还先后打造了陶瓷、不锈钢、单丛茶等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中心7个,创新开发“陶易贷”“蓝色海洋贷”“单丛茶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为传统产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
“金融有很大的问题在于它有长短期‘二元悖论’,创新实际上是周期非常长、不确定性非常大、失败率很高的一个活动,但金融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短期回报。虽然我国银行系统极其发达,但现在仍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因为银行的支付结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
也因此,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成为广东的新着力点。年前,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广东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王侯在论坛上发言表示,《若干措施》为广东省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施工蓝图”和“行动指南”。
黄王侯表示,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必须统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平台、各类产品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建立“股、债、基、期、指”联动的多层次支撑体系,加快深交所、广期所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重点平台建设,充分用好私募股权基金、耐心资本作用,发挥好市场功能,服务全过程创新。
为更好推动广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黄王侯建议各地市政府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建议金融机构完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建议各家企业用好资本市场工具,增强并购活力。
此外,韩松表示,2025年,在全省重点地区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突出“专家治贷、垂直经营”,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做强做优提供专业服务,确保全年制造业贷款投放8000亿元,科创企业贷款投放2000亿元。 积极推动广东产业战略基金项目落地,持续推进 AIC 股权投资试点,满足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张纳沙认为,新的一年将抢抓并购重组政策机遇,助力广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深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广东优势产业,进一步发挥产业投行功能,做好基于产业逻辑的并购重组撮合;积极推进与各级政府、产业资本合作设立并购基金,建立优质标的资产池,提高并购交易效率,助力广东优质上市公司、产业集团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
中国网财经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智通财经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银柿财经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