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3:48:22
(原标题:南财观察|2025年东莞经济怎么拼?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释放这些强信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2月6日,东莞召开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二号文,分别以“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为主题,这进一步彰显了东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和决心。
东莞为何高规格举办2025年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新闻发布会释放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狠抓经济,凝心聚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2024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增速全省第2。与此同时,东莞也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不利影响在加深,经济稳增长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在增强。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此次发布会释放出东莞狠抓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在政策方面,东莞连续5年以市政府一号文的形式出台文件,大力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当天发布的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市政府二号文《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重点围绕八大传统产业,八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全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东莞今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吕成蹊透露,今年东莞将从“强动力、挖潜力、激活力和聚民力”等四个方面发力,推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其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仍有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
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东莞将抓住人工智能重大发展机遇,赋能先进制造,在2014年“机器换人”,2023年进入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的基础上,东莞依托国家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优势,充分发挥华为、OPPO、vivo等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争创全国人工智能+智能终端行业应用基地,大力推动工业数据标准化建设,加快工业垂直领域模型研发应用,打造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争取在AI手机、AI服务器、AI可穿戴设备等细分赛道上率先突破,力争三年内引进培育300家以上重点企业,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基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
“生产性服务业能激发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动力,甚至可以催生颠覆性创新,这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制造业能长多高,走多远。东莞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五成左右,与深圳、苏州等先进城市存在差距。”吕成蹊介绍,短板就是潜力板,今年东莞市政府发布了二号文,要全力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翼双飞,互相促进。
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前端重点关注研发服务、中试验证、科创金融,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科研机构,全面提升创新政策、概念验证,加快提升中试服务能力,加快建设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中端重点关注工业设计、软信服务、质量检测,引导设计创新与个性定制、消费体验相融合,发展新型工业软件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完善咨询、检测验证、故障诊断等专业技术服务。后端重点关注品牌营销、市场拓展、现代物流,实施差异化品牌竞争战略,加强“东莞优品”认定推广,做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大湾区供应链综合服务集聚区,助力优质莞货享誉全球、人人乐购。
在涉企服务方面,东莞将打造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目前东莞形成了182万家市场主体、22万家工业企业、1万家高企、236家专精特新小区、84家上市企业、3家营收千亿级企业等组成的优质梯队,这是东莞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活力所在。东莞将构建“线上不打烊、线下面对面”的统一对企服务体系,线上依托企莞家平台,打造企业真正的家,线下打造专业贴心的服务专员队伍,让部门多服务、企业少跑腿,努力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懂企业的政府,推动大中小企业勃发生机、上下游产业共同繁荣。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观察到,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此次首场新春发布会的“重中之重”,其中,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灵犀岛”相关规划也在会上正式亮相。
近年来,东莞一直致力于打造更高能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在2月5日召开的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其中专门提出支持东莞建设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透露,下一步省政府将出台支持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的专项政策,由省工信厅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与东莞市共同全力推动滨海管理人工智能新区的开发建设。
图为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的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供图
“我们致力于打造东莞人工智能产业整体空间布局和发展生态,既希望实现AI+应用的多点开花,也希望在近期集中资源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应用的集聚区。”刘光滨介绍,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在空间布局上将以面积1500亩,即一平方公里的“灵犀岛”为核心区,范围包括滨海湾新区全域,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廊、三区、五组团”,为创建全国人工智能+智能移动终端行业应用基地,培育世界级的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将瞄准“AI+智能终端”和“AI+智能制造”两大主线,与东莞整个产业密切配合,同时借助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断拓展至千行百业。
近期,东莞还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将“4+2+X”作为特色发展方向,规划布局多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产业。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将加强与广深等地优质资产资源的对接,串联与统筹共用,扩大智算能力供给。在算力上将支持华为和英伟达,操作系统上支持鸿蒙与安卓两套体系的运行发展,既支持国内技术应用,也对开放和国际化拓展进行不断探索。
与此同时,东莞计划建设工业垂直领域模型算法超市,打造工业领域“模型即服务(MaaS)”模式,结合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发展要求,加快构建工业领域的行业级数据集和知识库,为企业提供数据要素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将围绕创新企业梯队、技术创新突破、多元化融合应用、产业专业人才、金融服务体系、生态服务体系和对外开放合作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在2027年基本建成人工智能领域的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到2030年努力发展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全域应用先导区。”刘光滨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和讯财经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智通财经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