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半个月累涨近90%,“十连阳”后微创机器人-B(02252)或再次来到十字路口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2-06 19:17:53

(原标题:半个月累涨近90%,“十连阳”后微创机器人-B(02252)或再次来到十字路口)

从今年1月17算起至2月4日,微创机器人-B(02252)股价跨越春节走出一波罕见的“十连阳”,期间股价累计涨幅高达85.82%。这也是自去年9月底以来,微创机器人走出的第二波持续时间在5个交易日以上的上涨行情。

不过,此次连阳行情在2月5日即被打破。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月5日,微创机器人股价低开低走,盘中股价最低下探至14.46港元,跌幅达15.14%。面对此类急涨后的急跌行情,投资者显然需要判断其是短暂跳水洗筹还是一轮回调下跌的开始。

“急涨-震荡-缩量”三阶段后走势如何?

实际上,分析微创机器人此轮行情,不能仅着眼于“十连阳”区间,而是应该从1月初公司的走势表现来看。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自去年12月12日起,微创机器人股价步入一段下行区间。但在1月6日,其单日涨幅达7.50%,量价方面也一反前几日价跌量缩趋势,放大至1409.55万股,在技术面上呈现突破前期震荡区间的迹象。随后在1月14日,微创机器人收涨5.86结束了上一轮下行行情。在接下来一周内,其股价上涨趋势逐渐明显,并形成了短期上升通道。

1月24日,微创机器人发布公告,报告期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12个月内),公司旗下腔镜、骨科、血管介入核心产品的综合订单量已超过100台。而此时正值市场AI概念大热,在AI与机器人产业政策预期及行业需求增长等因素加持下,港股科技板块整体回暖,恒生科技指数同日上涨3.15%。

在此背景下,微创机器人股价进入快速上扬阶段。从这一阶段来看,微创机器人股价沿5日、10日均线稳步上行,形成了一段陡峭的上升通道。1月24日午后,港股机器人概念板块集体走强,微创机器人股价单日涨幅超24%,并伴随显著放量,显示出多头占据主导的态势。

紧接着,微创机器人的股价进入高位震荡阶段。1月17日至2月4日期间,微创机器人股价经历10连涨,累计涨幅达85.82%。虽然期间公司股价涨幅喜人,但细节上看,期间出现多次股价在16港元附近冲高回落现象。通常来说,在股票上涨过程中的冲高回落,或说明部分资金在高位选择兑现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1月28日,微创机器人在股价单日上涨10.2%后,其RSI(24)连续第二日超过70确认进入超买区域,但在稳定2个交易日后,2月5日又回落至60-70区间,表明市场情绪或从过热转为中性。

从量能表现来看,微创机器人的股票成交量在1月24日4655.51万股高值后,出现大幅下滑。1月28日股票成交量便萎缩至391.84万股,2月4日小幅升至545.52万股,较高值下跌88.28%,短期动能衰减幅度较大。

这一表现也在MACD指标上得到交叉验证。日线级别MACD自1月21日形成金叉后持续上行,但2月5日和6日MACD红柱出现连续缩短,短期上涨动能减弱趋势出现。从技术面看,若后续DIF与DEA线高位死叉,可能预示着调整周期的开启。

目前来看,微创机器人股价在2月5日出现的下跌或只是短期内上涨动能减弱的标志。但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当前公司股价面临16-17港元的前期高位压力。若后续微创机器人能突破并站稳该区域,则技术面上有望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但若后期多次上攻未果,则可能形成“双顶”形态,触发技术性抛压。

受短期概念潮影响,后期仍需基本面支撑

从最近5日的经纪商交易情况不难看出,造成微创机器股价下跌的原因之一在于港股通渠道资金的大量卖出。近5日内,卖方前三席分别为中国投资、中国创盈和富途证券,分别卖出1253.60万股、531.65万股和233.45万股。港股通渠道合计卖出逾1700万股。

港股通渠道如此表现,除了与微创机器人股价身处高位引发“落袋为安”市场情绪外,或许也与A股春节前后AI概念大热有关。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春节假期期间,DeepSeek热潮席卷全球。而在2月5日蛇年首个交易日,A股DeepSeek概念大幅走强,每日互动、青云科技、安恒信息、安凯微、天娱数科、三六零等多股开盘即涨停。另外,“华为昇腾”、“华为欧拉”、“华为盘古”和“华为鲲鹏”等多个概念板块大涨。

回到微创机器人,在此轮国产AI行情过后,微创机器人的长期走势或仍要靠自身基本面支撑。

实际上,近年在与直观医疗的竞争中,微创机器人将落脚点主要放在商业化和产品性价比上。公司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是国产第一家获批的四臂腔镜机器人,而且能够完成RALRP。相较直觉外科,微创机器人的图迈已实现核心技术突破,部分临床指标不逊于达芬奇Si,且图迈1-2年迭代一次的速度远快于达芬奇,技术与使用体验差距快速缩小。此外,图迈具备成本优势,定价较达芬奇更灵活(预计平均售价较达芬奇Xi低30%)。

目前来看,市场对其的放量预期正逐渐得到公司业绩的验证。根据此前公司披露的数据,微创机器人旗下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全球订单达39台,商业化装机突破30台,全球累计商业化订单近60台。

其中,图迈在中国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省级头部三甲医院及全国百强医院占比提升至60%以上。图迈单中心手术量突破100例的医院超过10家。其中,上海市肺科医院自2024年2月起,10个月内实施商业化临床手术接近500例。而在国际市场,微创机器人用1年时间拓展了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及欧美高端市场,取得超过20台商业化订单。

除了图迈机器人外,截至报告期间,微创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全球订单达25台,累计订单超过40台。另外,作为目前唯一一款在中国国内上市并销售的冠脉介入手术机器人产品。公司旗下的R-ONE血管介入机器人在去年12月中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5家上海头部公立医院的采购订单,国内订单达8台及全球18台。

一直以来,产品商业化及企业现金流问题都是制约微创机器人估值向上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在顺利完成配售融资以及核心产品持续放量背景下,若能在当前公司持有现金储备见底前实现规模造血和最终盈利,微创机器人也有望迎来属于自己的“戴维斯双击”。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