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19:04:07
(原标题:南财对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千亿级腐蚀控制产业集群将率先在广东开展,三大优势在发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实习生王盼 广州报道
从石油化工到氢能开发,从新能源汽车到航空航天,腐蚀问题作为制约各行业发展的基础性难题,不仅影响着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更关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腐蚀控制技术的突破已成为广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当天,广东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产业集群培优行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的重点任务。
三十余年深耕腐蚀控制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腐蚀控制,防腐蚀涉及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腐蚀控制技术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广东发展腐蚀控制技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有技术基础也有产业应用生态,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合相互赋能,通过“有组织”的努力,在广东加快打造形成千亿级腐蚀控制产业集群。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摄/吴佳楠)
南方财经: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你认为腐蚀问题如何影响各行各业?在腐蚀控制领域的技术突破将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哪些突出作用?
韩恩厚:腐蚀跟所有工业领域都密切相关,全球的工业实践表明,工业越发达,对腐蚀控制技术的需求越旺盛。无论是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或者当下热议的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都对腐蚀控制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腐蚀控制技术的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技术,可以赋能工业各领域的经济增长。
一方面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有了先进的腐蚀控制技术后,有利于推动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等传统制造产业的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使这些产业附加值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对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来说,包括海洋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业,核能、氢能、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腐蚀控制技术体现出独到作用。在船舶、海洋平台、海水养殖这些装备制造过程中,更离不开腐蚀控制技术,否则装备进入海洋里边,其耐腐蚀性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严重影响装备的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所以腐蚀控制技术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对于航空航天行业亦是如此,比如低空领域的航空器要飞上天必须得减重,重量越轻,耗能越低,让其飞行的距离越长,载重量就会更高,此时耐腐蚀轻量化的材料就变得异常重要。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当下广东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很好,但当新能源汽车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就可能会遇到产品在不同区域面临不同腐蚀特点的难题。此前有一些装备出口就碰到过这类问题,因为研发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其他国家的腐蚀性环境,到了别的国家的腐蚀性环境之下容易遇到“水土不服”,产品很容易产生腐蚀损伤,对于用户来讲就会误认为是制造质量的问题。所以,现在广东的产品要走向全球,就需要考虑在全球环境之下,如何通过腐蚀控制技术提高耐腐蚀性,为产品走向全球提供支撑,因此腐蚀控制技术对广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非常重要。
南方财经:你认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关键是什么?防腐院在技术产业化方面有何实践经验分享?
韩恩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在技术研发培育过程中,必须与产业界紧密结合,才能使研发出的技术实用化、才能实现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如果能有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共建创新联合体,可以加速技术产业化,使技术快速变为新质生产力。防腐院已拥有众多创新技术,例如高安全长寿命接地系统、零污染纳米复合重防腐粉末涂料、水性树脂与水性涂料等等,正在努力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动转化为规模产业。在技术培育过程中,推动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与产业界相互结合,因为在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会经历从0到1的原始创新,再到从1到10的应用创新,但最后真正走到从10到100的时候规模化生产,就必须引入产业界的力量联合发展,这样才能快速地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转化为大规模产业,从而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此,防腐院一方面积极推动与多个大公司建立创新联合体,另一方面与投资机构共同联合成立了规模2亿元的创新投资基金,推动技术与产业相互结合,让新技术能快速变成产品和新质生产力。
南方财经:在全球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腐蚀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广东如何在腐蚀控制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韩恩厚:在腐蚀控制技术方面,我国过去二十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和创新,已有部分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但要真正把这些领先技术转变成产业,还需要研发单位、企业、政府联合推动。过去投资者和企业对国内技术的信心不足,但现在大家也开始逐步认可国内技术的先进性。这个时候就需要把科研院所的研发技术与投资机构、产业界有机结合,推动国内技术快速产业化,抢占市场。
目前,广东正在规划打造一个千亿级的腐蚀控制产业集群。这一计划不仅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家500强公司也表现出浓厚兴趣,相关讨论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将有力推动该产业集群向前发展。
为什么千亿级的腐蚀控制产业集群要率先在广东开展,这就在于广东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广东GDP连续36年引领全国,现代化工业不断发展助推了腐蚀控制技术的旺盛需求;二是广东位处中国南方,天气潮湿又靠近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发达,对腐蚀控制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三是广东拥有充足的相关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能力。因此,广东推动千亿级腐蚀控制产业集群的形成,实际上各种条件已经具备,期待今年在“有组织”的努力下,将正式启动千亿级腐蚀控制产业集群的推动工作。
而在产业集群的建设上,要从两个维度看:在技术维度,腐蚀控制技术涵盖了耐腐蚀材料、耐腐蚀涂料涂层技术、阴极保护等众多相关技术。在耐腐蚀材料和涂料涂层技术领域,广东过去已有较好基础,当前广东研发的新技术,能够迅速与广东的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技术的快速应用与推广。
在产业维度,广东的汽车、化工、基础原材料、家电等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多个万亿级传统产业链,这些传统工业产业链想要进一步发展,就离不开腐蚀控制技术的赋能,在传统制造过程中引入先进的腐蚀控制技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显著提高产业附加值。广东的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核能、氢能、低空飞行器、海洋装备、风电等新兴产业,更是离不开腐蚀控制的加持。因此,未来广东要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应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合两个维度进行推动,加快实现千亿级腐蚀控制产业集群的形成。
为了支撑千亿级腐蚀控制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一是必须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比如建立腐蚀控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腐蚀控制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同时重视相关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建设,从而使该新产业集群有长期的坚强研发支撑;二是重视标准建设,从地方标准开始,逐步推动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全球标准。
南方财经:研究院接下来如何在腐蚀控制技术领域,助力广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韩恩厚:现在防腐院正围绕核能、新能源、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储能、钢铁、轻质材料等不同工业领域建设不同的研发中心,直接面向工业领域的各方面支撑行业的技术需求。针对核能领域,研发耐腐蚀材料、核能装备服役安全评定技术,以保障核能的安全发展。针对新能源领域,研发耐氢腐蚀材料和氢检测与监测技术,研发储能双极板材料、先进铜箔技术、耐氨与醇腐蚀材料与技术等等,促进新能源技术的低成本应用。针对化工与油气领域,研发耐腐蚀材料和先进涂层技术、防垢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区域安全保障技术。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研发飞机与轨道交通的先进防腐蚀涂层、耐腐蚀材料、基于数字孪生的服役安全评定技术。针对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研发先进涂层与腐蚀安全监测技术。针对钢铁行业,研发耐腐蚀先进钢铁材料、低碳排放废旧钢铁回收技术、先进镀液等。针对轻质材料,研发先进耐蚀铝合金、耐蚀镁合金、铝镁钛的表面处理技术等。
针对当下倡导的低空经济产业,耐腐蚀的轻量化材料对低空领域异常重要,研究院就专门设置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中心,研发耐腐蚀且适用于不同环境的轻量化材料,这些新材料同样适用于低空飞行器。例如镁合金作为航天领域的轻量化材料,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易腐蚀的特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加上传统的镁合金防护涂层往往难以同时满足防腐和导电的需求,为此团队成功研制出镁合金表面防腐导电功能一体化的涂层,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目前该涂层已成功应用于“嫦娥”系列探测器、“神舟”系列飞船以及“天宫”空间站等航天器上,显著提高了航天器的耐腐蚀性和可靠性。
此外,根据广东重大输水工程的需求,防腐院研发了先进的纳米复合粉末涂层技术,已经在珠三角供水工程中进行了示范应用,显示出我国技术的先进性。
智通财经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