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18:34:43
(原标题:MNC年报扫描|阿斯利康中国区营收达64亿美元登顶:肿瘤药物势头强劲,探寻下一波增长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2月6日,阿斯利康公布了全年财报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阿斯利康业绩表现亮眼,总营收实现21%增长,达到541亿美元。阿斯利康中国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总营收实现11%双位数增长,达到64亿美元,占全球收入12%。具体来看,2024财年,阿斯利康肿瘤业务实现总营收为223.5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占总收入的41%。
肿瘤业务表现引人注目,而在去年,公司也因肿瘤药品走私案备受关注。阿斯利康在财报中就此事提到:2025年1月,公司收到深圳海关出具的《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和《鉴定意见通知书》,显示公司涉嫌偷逃进口税款90万美元。
根据相关信息,阿斯利康认为《鉴定意见通知书》中提及的进口税款涉及度伐利尤单抗(lmfinzi)和替西木单抗(lmjudo)若阿斯利康被最终判定需承担法律责任,还可能被处以偷逃税款一至五倍的罚金。阿斯利康方面表示将继续全力配合中国相关部门。
实际上,自2024年起,业界对阿斯利康的业绩表现持续给予高度关注。根据默沙东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其在中国地区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0%,降至53.94亿美元。与此同时,阿斯利康以64亿美元的收入大幅领先默沙东,确立了其在中国市场跨国药企中收入最高的地位。这也使得业界对阿斯利康在2025年的市场表现充满期待。
近年来,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并且是关键的增长动力源。2024年上半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达到了3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占其全球总营收的13.19%,这一占比在跨国制药企业中名列前茅。
下半年,这一增长势头得以延续。根据阿斯利康披露的财报数据,2024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区创下营收新高达64.13亿美元,同比增长 11%,占总营收的12%。美国地区依旧是阿斯利康的主要战场,2024 年收入高达 232.35 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具体到产品收入,根据GlobalData的报告,免疫肿瘤药物市场到2024年将突破340亿美元,而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实现的收入为22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4%,这一数据反映了肿瘤药物市场的强劲增长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星”肿瘤药方面,Tagrisso(奥希替尼)2024 年实现营收 65.80 亿美元,同比增长16%。奥希替尼自2016年9月3日提交临床申请后,迅速进入优先审评通道,并于2017年3月获得批准上市,刷新了审批速度纪录。2018年10月,奥希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并在2020年的医保谈判中成功续约,价格降幅达到63.5%。根据阿斯利康的财报数据,2020年奥希替尼的全球销售额达到43.28亿美元,增长了36%。
根据IQVIA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院用药市场回顾”报告,奥希替尼作为抗肿瘤药物,不仅进入了2020年医院用药十大主要产品名单,而且全年增长率达到了69.2%,显示出强劲的市场表现。
Imfinzi(英飞凡,度伐利尤单抗)在2024年实现营收47.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日前,Imfinzi刚刚在欧盟获准进入审批程序。根据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的积极意见,Imfinzi有望作为单药用于治疗接受铂类放化疗(CRT)后病情稳定的成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这一重要进展的基础,是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肺癌亚型,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甚至在标准治疗后也常常面临迅速复发的困境。现有数据显示,LS-SCLC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仅在15%至30%之间。
此外,Enhertu在2024财年,由第一三共有限公司(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共同记录的总销售额达到了37.54亿美元,相较于2023财年的25.66亿美元有显著增长。在1月31日,第一三共发布的财报数据就显示,Enhertu在2024财年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约26.82亿美元。在中国市场,Enhertu于2024年的销售额约为0.62亿美元。
鉴于本次出色的业绩表现,阿斯利康预计2025年的总收入将实现高个位数百分比的增长,同时核心每股收益也有望达到两位数的百分比增幅。
在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时,阿斯利康方面特别强调了对于涉嫌偷逃进口税款事件的关注度。其中明确,若阿斯利康被最终判定需承担法律责任,阿斯利康重申,将持续全力配合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的调查与处理工作。
此外,针对中国区高管的任命方面,财报中也披露,阿斯利康宣布任命Iskra Reic为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负责人,全面负责包括中国、亚洲和欧亚市场、中东和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这一广袤地区整体战略,推动业务实现可持续增长。Iskra Reic接替了在中国接受调查期间的王磊。
一直以来,中国市场都被认为是阿斯利康的重要市场。阿斯利康透露,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成功引入11款全球领先的肿瘤创新药物至中国市场,这些药物覆盖了肺癌、乳腺癌、泌尿系肿瘤、妇科肿瘤、消化道肿瘤及血液肿瘤等六大高发癌症领域,全面响应了中国患者的治疗需求。未来三年,阿斯利康中国在肿瘤领域获批产品管线迎来井喷,将带来4款新产品及37个适应证;到2030年,预计将带来10余款新产品和80多个新适应证。
医药行业的竞争向来不仅仅是单一产品或领域的竞争,肿瘤之外,阿斯利康也在积极布局,持续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注入活力。例如凡舒卓®、长效单克隆抗体乐唯初®先后在2024年获批上市,分别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以及预防新生儿和婴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LRTI)。
此外,随着国内药企研发实力的日益增强、创新药管线的持续拓宽,以及资本市场调整后资产性价比的显著提升,阿斯利康正积极通过一系列收并购举措,不断强化其市场竞争力。例如,1月14日,阿斯利康宣布与苏州宜联生物正式签署临床研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阿斯利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偶联生物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YL201治疗多种实体瘤的潜力。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跨国药企与Biotech达成BD合作主要基于两大考量因素:一是“降本增效”,即重组组织管理结构并优化产品管线以降低运营成本;二是采取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的策略,旨在扩大创新药物的布局。其中,与Biotech的携手合作,已成为应对当前挑战的关键策略。这些Biotech企业因专注于特定的治疗领域或技术平台,往往在药物研发的萌芽阶段便展现出显著的创新优势。
“跨国药企购买Biotech的管线,可以高效完善自身的产品管线布局,抓住下一个市场机会,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该分析师指出。
智通财经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