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17:47:22
(原标题:记者观察:从DeepSeek之热到资本市场的 “蹭热度”炒作)
近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之热延烧到了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上来就是一顿爆炒。笔者认为,也需提防资本市场这股热潮之下的“蹭热度”炒作行为。
自从DeepSeek大热且A股市场在春节长假之后重新开始交易,股吧、互动平台有关DeepSeek的讨论和提问都快速增加,这种关注度的骤然提升很大程度上或属正常现象,符合传播规律,也真实反映了DeepSeek的“出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网民或投资者不管上市公司主营是什么,都问一下与DeepSeek的关系,而部分上市公司的回复也模棱两可,或“欲拒还迎”,一方面表示与DeepSeek及其关联方没有什么关系,另一方面又强调业务联系。在当前相关话题大热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一些模糊的回答也会被市场认为和DeepSeek有关系,从而遭到一顿爆炒。这里面,一些提问是否进行刻意诱导,上市公司的回复是否在刻意模糊,相关方是否有持仓利益关联,可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实际上,历史上一些投资者或上市公司蹭热点,最后一地鸡毛的案例并不鲜见,包括前些年A股市场对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独角兽概念、抖音概念等彼时大热概念的炒作,都曾出现一地鸡毛的情形。彼时一些上市公司追逐相关热点最后转型失败,一些投资者捕风捉影高位买入,最终造成损失。
笔者认为,当前资本市场的相关方还是需要回归到本源上,切不可利用DeepSeek相关热点话题 “蹭热度”进行炒作。
一方面,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通过价值判断、前瞻分析,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真正的“DeepSeek”含量来进行投资决策,无可厚非,但期待跟风进行炒作,无视相关公司的实际业务关联度和基本面,可能沦为击鼓传花的博傻行为,最终大概率将得不偿失。而如果有投资者建议上市公司主动往热点上靠,自身在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上又有持仓,无法排除利益关联,则相关建议就明显不合适,甚至可能涉嫌违法违规。
另一方面,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还是需要立足主业,立足长远,不为一时的市场热点所迷失方向。如果和一些市场热点确实没关系,就应该澄清得更清晰明白一点,不要藕断丝连,做到信息披露更加准确无误,这样更利于广大投资者掌握真实情况,减少投资者盲目投机的冲动。
此外,从监管角度来看,也需要加强对相关“蹭热点”行为的监管,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给一些人、一些上市公司凭空炒作的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