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5-01-25 22:07:03
(原标题:香港高才通计划两周年:7.5万人抵港 过半数已就业)
“来到香港之后,我和老公每周都会参加高才人才兴趣小组组织的活动,从生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帮助我们适应香港生活。”香港高才通计划推出刚满两年,不少高才陆续在港开展事业,Sunny通过香港高才计划来到香港四个月了,结交了很多新的朋友,也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
近日,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对立法会会议上周小松议员关于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提问作出答复。他表示,据劳工及福利局早前进行的跟进调查,超过一半到港高才已就业,主要从事管理及专业工作,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约为5万港元,约四分之一高才每月就业收入更达10万港元或以上。另外,有近两成来港高才的配偶也已经就业,多数从事高技术工作。这些调查结果显示,高才及其配偶来港对香港有直接经济贡献,而他们过半是40岁以下,不少更带同年幼的子女定居香港,为本地劳动力增添生力军,亦对香港人口结构带来正面影响。
面对人力缺口持续扩大,香港特区政府正推行各项不同定位的人才入境计划,积极招揽多元背景的人才来港,填补本地职位空缺,丰富香港的人才库。其中,2022年底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旨在吸纳高收入或顶尖学府学士毕业、不同职业界别的人士来港发展。计划申请资格及评核准则精简清晰,须递交的资料及文件相对简单,合资格的人才无需先获香港雇主聘用,便可申请签证来港探索机会,但当首次签证到期时,他们必须已在港受聘,或开办/参与业务,方可获得续签。
Sunny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赴港前曾是深圳某科技公司的PR。Sunny就是通过高才通计划来到香港。她告诉记者,周围不少同学和同事都通过这个项目取得香港身份,不少人已经在香港找到了新的工作,把生活和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了香港。
据悉,高才通计划自推出以来反应十分踊跃。截至去年12月底,共收到约11.6万宗申请,当中近9.2万宗获批,超过7.5万名高才带同其家人抵港。香港特区政府在“抢人才”的同时,也注重“留人才”,因此2024年《施政报告》已订下绩效指标,在2025至2027年间,每年不少于5万名人才成功申请延期签证。当然,人才与本地就业市场的需求需时磨合,属正常的互动过程,最终人才是否可获续签或选择留港发展,取决于其自身条件和其他不同因素。
香港入境处于2024年11月1日起允许高才于签证到期前三个月提出续签申请,让申请人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申请所需文件。在提出续签申请时,申请人须向入境处提供可信纳的资料及文件,证明其已在港受聘并能从中获得稳定收入,或已在港开办或参与业务。有关审批高才通计划续签申请的具体要求已详细载列于高才通计划入境指南中,亦载于入境处网页。入境处亦透过其社交媒体、讲座及传媒简介会等,详细讲解有关续签要求,人才办也透过不同途径发放相关信息。
记者也了解到,香港特区政府开展多项活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香港法律周2024、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峰会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及活动相继举行,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不断认识香港、扎根香港。“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在港举行,来自全球各地政商学界人士、展商和人才共商香港人才高地建设。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实施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和资金链一体部署,灵活引入及汇聚不同界别的专项人才,为香港以至国家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观察:香港特区政府“筑巢引凤”应放大“集聚效应”也应注意本土人才培养
香港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各类高端人才的支撑。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区政府近年来多措并举,通过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延长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等措施,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广揽贤才。贾德·特鲁姆普和奥沙利文等体育明星的加入,无疑为香港的人才队伍增添了新的亮点,也为香港的国际化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经济层面来看,香港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心之一,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特区政府通过扩大人才政策的覆盖面和优惠力度,旨在吸引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来港创业就业,推动香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体育明星等公众人物的加入,也有助于提升香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和合作机会。
特区政府在吸引国际人才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这包括加大对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投入,提升本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也应建立健全更加公平、透明的选拔和晋升机制,确保本土人才能够获得应有的机会和待遇。此外,特区政府还应加强对国际人才的管理和服务,确保他们能够融入香港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香港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国际顶尖人才的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这既是香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香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吸引国际人才的同时,特区政府也应更加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确保社会的整体福祉和和谐。只有这样,香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的繁荣稳定。
券商中国
2025-01-26
券商中国
2025-01-26
证券时报网
2025-01-26
证券时报网
2025-01-26
证券时报网
2025-01-26
证券时报
2025-0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