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重登“外贸第一城” 谁是深圳进出口“黑马”丨经济“深”观察·外贸篇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3 21:37:30

(原标题:重登“外贸第一城” 谁是深圳进出口“黑马”丨经济“深”观察·外贸篇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

时隔9年,2024年深圳重返中国内地“外贸第一城”。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对比2023年,深圳2023年外贸为3.87万亿元,一年时间内深圳外贸暴增了6300亿元。

外贸,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除了进出口总额,2024年深圳其他外贸数据也彰显着强劲韧性和充沛活力: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保税物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深圳快速兑现税惠政策实现出口退税超千亿元;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千亿美元等。

风起于青萍之末,内地外贸“第一城”中哪些变化信息值得推敲?

当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更靠“南”的深圳必然坐上风口。

自2020年以来,东盟已连续五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2024年前两个月,东盟正式超越中国香港地区,成为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深圳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1069.2亿元,同比增长58.1%,占深圳外贸总额的15.8%。

此后2024全年,东盟一直稳居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2024年,深圳对东盟进出口达7515.5亿元,增长22.3%。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振向记者分析,东盟2024年成为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一现象背后有多个原因。

在全球供应链调整和我国市场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贸易格局正在加速演变。随着深圳与东盟之间互联互通的设施不断完善,以及RCEP生效后投资贸易水平的逐步提升,深圳与东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愈发紧密,从而推动了双方经贸合作水平的提升。

特别是2024年,许多企业前往东盟提前布局,但转移过去的多是后端的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供应仍在国内,但这种形态上的布局直接拉动了深圳与东盟贸易增长。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此前曾告诉记者,大湾区和东盟可立足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突出与港澳及新加坡等地发达高端产业优势互补的特点。

目前,深圳重点聚焦与东盟在新能源汽车、能源电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以比亚迪为例,其已将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落户泰国,规划年产量15万台整车,辐射整个东盟市场。

摩根士丹利策略分析师Tim Hsiao及其团队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东盟市场对比亚迪而言潜力巨大。比亚迪在东盟市场的销量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月度出货量已从2023年的2~3千辆增加到2024年下半年的5~6千辆。

2024年11月13日,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上,大湾区与东盟的企业和商会代表共签约15个项目,总金额接近300亿元,远超2023年的35亿元投资意向金额。

包括东盟在内,深圳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已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力。深圳海关数据显示,深圳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出口分别增长37.7%、26.3%、16.5%,分别快于全国整体24.3个、11.9个、11.7个百分点,合计占深圳出口的比重较2023年提升2.9个百分点至23.2%,对出口增长贡献度达43.4%。

不少深圳出海企业都向记者表示,面对国内竞争加剧和全球市场格局变化,他们正在加速布局新兴市场。这些布局不仅聚焦于产品输出,还通过投资当地生态、推动产业升级等,以实现本地化运营。

2024年,深圳的出口产品结构也有所调整。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机电产品出口2万亿元,增长12.1%,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71%。

在2023年的高基数上,深圳“新三样”(锂电池、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而“老三样”(手机、电脑、家用电器)出口增速则逐步回升。

深圳海关近两年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老三样”产品出口分别为3538.2亿元、3774.3亿元,同比增速5.6%和6.8%。而同期“新三样”分别为887.6亿元和996.9亿元,同比增速33.9%和11.5%。

从行业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出口延续了此前的强劲增长态势。不过,锂电池和光伏产品面临“量增价减”的难题,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下行,市场竞争加剧。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汽车(包括底盘)累计出口641万辆,同比增长22.8%,实现出口额8346.5亿元,同比增长16.5%。

而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的出口额均走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5.63亿个,同比增长7.3%;出口额为550.74亿美元,同比降低7.8%。

2024年1至10月,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光伏电池出口量增长超过40%。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至10月,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281.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4.5%。

深圳光伏企业科士达(002518.SZ)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亿元至4.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41%至56.24%。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由于欧洲户储业务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公司户储出货量对比同期大幅减少,以及公司运营的光伏电站应收国家补贴未能及时到位,增加计提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

而从“老三样”来看,手机、电脑、家用电器在2024年整体增长态势较为稳健。王振分析,消费电子行业在2023年下半年迎来拐点,2024年进入上行周期,销量和价格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当前,全球去库存阶段结束,市场进入补库存阶段,推动了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

举例来看,ID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同比增长5.6%,达到2.86亿部,标志着这一市场在经历了三年的连续下滑后,首次实现正增长。其中,华为2024年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比上年激增50.1%,市场份额达到16.6%,稳居第二位。

此外,2024年深圳跨境电商的表现十分出色,其对整体外贸的贡献愈发显著。

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获悉,2024年1-11月,深圳市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9%,进口同比增长近3倍,进出口额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同时,深圳跨境电商上市企业已达14家,全市范围建成品牌独立站105个,45个深圳品牌入围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王振表示,当前跨境电商企业也面临挑战,部分国家逐步提高跨境电商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对跨境电商产品的标准和合规性要求日益严格。

为应对这些挑战,深圳在全国首创“关汇税贷保”五位一体跨境电商阳光化监管服务模式。截至2024年,深圳已发布9610出口、9710出口、1210B2C出口、独立站等4个公共服务产品。

深圳外贸一直以出口为主,2023年进口还一度呈现负增长。但2024年以来,深圳的进口情况大大改善,全年进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6%。

“进口增长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2024年,我觉得深圳进口实现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国际市场。”王振称。

他分析,在国际市场,深圳的中间品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与东盟的合作不断深化后,深圳企业通过从东盟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加工后再出口,这种模式有力地推动了进口增长。

此外,从进口产品结构来看,AI、大数据应用和半导体项目成为拉动深圳进口的关键因素,为进口增长提供了动力。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AI、大数据应用和半导体项目推进下,核心部件设备进口快速增长。2024年,深圳进口机电产品1.35万亿元,增长21.5%。其中,进口集成电路6854.9亿元,增长10.3%;电脑零部件2670.4亿元,增长141.8%;半导体制造设备399亿元,增长32.1%。

万魔声学创始人、董事长谢冠宏告诉记者,AI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趋势,而AI智能穿戴又是AI算力的重要出入口,所以眼镜、耳机、穿戴未来会有更多的发展。

谢冠宏透露,公司在AI上已经布局了两三年。接下来,公司将努力实现AI直接附着在通信软件上面,即一物一号,达到不仅是人跟人互联,而是人跟人、人跟机器互联在一起。

万兴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吴太兵也告诉记者,经过21年的发展,万兴科技构建了一个矩阵式的数字创意软件产品创新平台,从技术、营销到管理赋能,较为全面地支持创作者。

在未来的商业化布局方面,吴太兵表示,在AIGC时代,万兴科技希望更多像电力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制造商角色,会专注于矩阵化的数字创意软件的开发和服务,而非单纯的大模型提供商。

王振总结,2024年深圳进口大增19.6%,这一现象反映了两个主要因素的推动:一是国内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增长,二是境外市场合作的深化。总体而言,境外市场的拉动以及中间品贸易的深化是推动深圳进口增长的核心因素。

深圳市进出口商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文胜也告诉记者,实际上,深圳在进口方面一直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希望通过进口进一步升级国内消费,引进一些国外的优质产品。

为进一步扩大进口、创造有利条件,深圳在2024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工作专题会议就提出,引进培育建设更多高能级贸易主体和贸易平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面向全国市场的进口业务。

同时,在相对短板的进口服务市场方面,深圳正在通过模式创新补齐进口短板,支持天然气、农产品、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消费品、黄金珠宝以及医药品等能源资源和中高端消费品进口贸易;出台进口贸易补短板强弱项行动计划,打造一批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