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1 20:11:38
(原标题:2024年中欧班列运营报告:西安开行量仍高居榜首,成渝携手发挥“1+1>2”效应)
21世纪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 李果
西安、成都、重庆、郑州、义乌、长沙、广州、武汉、沈阳、济南成为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前十城市。
日前,中欧班列2024年运营数据公布,西安继续保持全国开行量榜首之位,成都、重庆和郑州开行量均超2000列,与西安共同形成中欧班列开行量的第一梯队。广州则通过中欧班列的运行,建立铁路、水(海)运、空运的立体化国际物流体系,优势突出。
21世纪研究院注意到,各个城市通过产业配套,与中欧班列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如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新提法,打造三文鱼、榴莲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中心。四川省是内陆地区,作出如此部署的背后,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国际物流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截至2024年12月,包含中欧班列在内的成都国际班列俄罗斯方向回程冻肉达614柜,为去年同期发运量的1.6倍;东南亚水果回程发运184柜,为去年同期发运量的7倍。来自成都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外贸进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鲜榴莲、冰鲜三文鱼进口分别增长145.8%和507.5%。
不仅在四川,2024年国内多个省、市公布的运营数据都表明,中欧班列与城市产业发展的关联更为紧密。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中欧班列与城市的关系已经从开行初期的“建站”,中期的“立园”,向如今的“兴城”迈进。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9%。此外,与中欧班列关联度紧密的中亚班列全年开行1.2万列、发送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2%;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
从运营情况看,结合过去几年数据,各城市的梯队划分已趋稳定。
第一梯队为西安、成都、重庆、郑州,其开行量均超2000列。其中,西安以3894列高居首位,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距离。同时,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累计超过25000列(自然列)的城市,约占全国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
排在后面的成都、重庆和郑州开行量都在2000列以上,相互之间差距也不大。成都和重庆开行量分别为2285列和2059列,虽然单个城市开行量不及西安,但在中欧班列(成渝)运营品牌的带动下,两地持续发挥“1+1>2”的效应,实现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紧密无缝衔接,覆盖欧亚120余个城市节点,构建起以成渝为中心,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四向”国际物流运输体系。
郑州在2023年开行量达到1881列的情况下,2024年突破2000列大关,共开行了2052列,尤其是回程开行量高达1482列,大幅超过成渝,仅落后于西安。2025年5月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运营后,将具备5000列班列开行保障能力,成为“功能强大、设施一流、辐射最广、带动最强、国内领先”的集结中心。
第二梯队为义乌、长沙、广州、武汉、沈阳、济南和石家庄,开行量在500列-1000列之间。第一、第二梯队城市的开行量差距较大,直接从2000列跌到1000列以下,存在明显断层。不过,排名全国第5位的义乌并非省会(直辖市)城市和万亿GDP城市,其开行量的表现凸显了义乌本地产业与中欧班列的高度适配性。广州亦优点突出,作为湾区城市,广州近年来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运输网络,呈现铁、水(海)、空运“三箭齐发”之势。除中欧班列外,广州还是国内机场货邮吞吐量和港口吞吐量均排名前10的城市。
第三梯队为合肥、青岛、苏州、金华、徐州、临沂、大连、宝鸡、哈尔滨、深圳、南京等城市,开行量在100列-500列之间,不仅成为城市国际物流体系发展中的有效补充,也是我国中欧班列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在主要的进出境口岸方面,阿拉山口以6769列的开行量居口岸首位,满洲里、二连浩特和霍尔果斯分列2-3位。口岸数据可反映出中欧班列的三大特点,第一是开行规模不断扩大,以阿拉山口为例,开行量从2023年的5040列增长到2024年的6769列;第二是开行品质持续提升,如随着95306“数字口岸”系统在铁路口岸站投入应用,实现了铁路国际联运各方数据网上共享等功能;第三是通关效率显著优化,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为例,2024年中欧班列通关时间同比压缩5%,边检查验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随着各个城市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不断增加,班列运营与城市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更为紧密,与城市的关系已经从开行初期的“建站”,中期的“立园”,向如今的“兴城”迈进。
2011年重庆首列中欧班列开行后,各城市围绕场站展开初期建设,即“建站”。其目标是在城市内部建设适配于中欧班列的国际铁路场站,并外延至境外建设合作场站,以解决中欧班列分拨时效。
“立园”则是围绕国际铁路场站,发展适铁外向型产业,如多个城市建设国际物流园区,吸引适铁企业入驻,目标是将通道经济变为产业经济。例如,西安浐灞国际港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带动下,已引进500强总部及子公司5家,招引外向型企业67家,大宗批发业企业31家。2024年,园区预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4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兴城”是指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城市围绕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进行的一系列产业布局,目标是进一步发展外向型产业。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打造三文鱼、榴莲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中心”即是其中一例。
除四川省外,多个省、市也将支持中欧班列的发展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庆将聚力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在服务国家向西向南高水平开放中培育新优势。中欧班列在其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如重庆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提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拓展中新、中老、中缅通道,常态化开行“中老泰”图定班列,强化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衔接。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成投用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好中欧班列综合带动作用,强化西安集结中心“枢纽对枢纽”开放功能,推进港贸产城融合发展,构建“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
通过深入分析中欧班列2024年的发展态势,21世纪经济研究院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2024年我国中欧班列更注重与其他通道的协同共建。以西安为例,目前中欧班列(西安)的运输范围覆盖欧亚大陆全境,且与向南开行至越南、老挝等互联互通班列,实现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西安的集结交汇,基本构成面向欧亚、通达全球的现代物流体系,并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构建横跨欧亚、链接全球的陆路物流网络。
其次,中欧班列成为城市群、都市圈外向型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以中欧班列(成渝)为例,目前不仅实现价格、规模、政策“三协同”和品牌运营、协商机制、宣传口径、对上争取、境外资源“五统一”,还串联起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泸州、绵阳等城市,成为外向型产业发展的新协作平台。
再次,中欧班列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以义乌为例,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及,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支持义乌市在对接国际铁路多式联运规则方面先行先试等。
最后,总体来看,去程与回程班列的“双向运输”结构不平衡问题仍需重视,表现为去程班列多、回程班列少,这将是2025年需要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银柿财经
2025-0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2
观点
2025-0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