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06:46:38
(原标题: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周文秱: 长期主义来自经验和教训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证券时报记者 杨波
《闻香识女人》是上世纪90年代一部著名的美国电影,剧中双目失明的退役军官在影片结尾时有一个长达四五分钟的演讲,其中有一句话:“我经历过很多人生的岔路口,在每个岔路口,我都清楚该走哪条路,但我从来不走正确的路,为什么?因为走正确的路太难了。”
这段演讲,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周文秱看了很多遍,特别是这句话让他印象深刻。在证券保险从业25年后,周文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走正确的路,对一家金融机构来说有多重要,有多难。
周文秱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出国留学,获美国西北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9年加入美国奥本海默基金,从研究员做到高级基金经理,2009年底回到中国,先后出任浦银安盛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公司高级投资经理、友邦保险中国区资管中心资深总监、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
2023年10月,周文秱加盟摩根士丹利基金任首席投资官,2024年5月接任总经理并兼任首席投资官。周文秱有10年海外公募的投研经验,15年国内投资经验,对投资有专业、深入的理解。2024年是摩根士丹利全资控股基金公司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公司旗下产品投资业绩均有显著提升。2024年公募主动管理冠军基金花落摩根士丹利基金,该公司也成为首家获得主动管理基金年度桂冠的外资独资公募。除了主动权益产品,量化权益、固收产品也多点开花,都有一些表现突出的基金。日前,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周文秱,就投资的长期主义、资产配置理念,以及摩根士丹利基金为何能在2024年取得不错成绩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1 长期主义来自历史经验
证券时报记者:你有10年在美国公募基金的工作经验,在此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周文秱:我在美国工作期间经历过好几次危机,1998年我在摩根士丹利实习,遇上亚洲金融风暴,还有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台。工作后则有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2008年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几乎把美国金融行业推上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政府大力出手救助,华尔街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模样。金融行业的盈利模式是靠承担风险赚钱,风险发生的概率像正态分布,大多数情况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公司无力承受的风险。我入行时美国的金融机构现在有些已经不在了,或者破产或者被并购。前段时间遇到一个在金融行业干了40年的美国律师,他说早期合作较多的13家投行现在只剩下3家。所以,如何规避尾部风险?如何衡量合适的风险?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在最后胜出?这些都是每家金融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场,如果时间拉得足够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海外资本市场有两三百年历史,经历过多轮经济周期,因此建立了较成熟的理念和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外资机构大多相信长期主义,这是从历史经验、从血的教训中学到的。长期主义就是建立在长周期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上的。
证券时报记者:你曾在保险行业工作8年,有什么收获?
周文秱:资产配置是保险机构的强项,过去我一直从事权益投资,到保险机构能够丰富对更多资产类别的认知。
同样是做投资,保险和公募有不同的投资目标,主要是因为资金来源的属性不一样,公募基金的资金来源是客户,投资目标是追求风险调整后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客户自担风险;保险的资金是公司的自有资金,投资是为了能够应对未来赔付,对资金的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在做投资时有更长期的考虑。
展开来说,保险资金的投资是负债驱动,为了确保很长时间以后可以有钱赔付给保单持有者,要做到资产负债久期的匹配。对应长期赔付需求,需要买一些长期国债,锁定长期投资回报率,但国债的利率比信用品种的利率低,而信用品种的缺点一是有信用风险,二是期限比较短,到期之后要面临再投资风险。如果一味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买入太多信用品种,公司需要承担较大信用风险,如果利率下行,公司的偿付能力也会出问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问题。外资保险机构普遍比较重视资产负债久期风险的管理,一直投资大量30年—50年的国债,这几年不仅控制了信用风险,还享受了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带来的收益。
保险是践行长期主义的行业,这段经历让我认识了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重要性,这是决定一家金融机构能否持续良性经营的关键要素。
2 2024年产品多点开花
证券时报记者:2023年10月你加盟摩根士丹利基金,到公司后一直分管投研,在投研上你们有什么动作?
周文秱:我来公司后一直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投资团队。市场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策略风险收益的特征不一样,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也不一样,市场上也存在各种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我们希望基金经理的策略与风格、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能与客户需求一一对应。我们要求每个基金经理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逻辑自洽的投资理念和投资体系,并且要知行合一,公司对短期业绩的波动有一定包容度。我们也一直在推动投资策略的差异化,根据基金经理的能力圈、特点,给他匹配相应的产品和投资策略,尽可能发挥他的特点、优势。
另外,我们在投研考核体系上进行了相应调整,目的是建设能够创造持续价值的投资团队。我们为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设定了不同的考核指标,引入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和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并着眼于投资业绩的持续性。此外,我们也会重视回撤指标,这对提升客户体验非常重要。
证券时报记者:从公开信息看,2024年你们公司的业绩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周文秱:2024年我们在各个资产类别都有业绩非常突出的基金,它们的基金经理有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有些基金的持仓甚至很少有交集,但是最后业绩都非常好,殊途同归。
整体来说,2024年我们有6只产品的年度业绩进入同类前10%,8只产品进入同类前25%,排名前列的产品数量比2023年翻了两倍有余。主动权益基金里面,大摩数字经济获得2024年主动管理基金冠军,大摩资源优选也排在同类前25%。此外,固收团队和量化权益基金也多点开花。当然,投资是马拉松,100米跑出好成绩并不够,只要坚持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就能继续为投资者创造卓越的长期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产品建设方面,你们现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周文秱:无风险收益率是所有风险资产定价的锚,随着中国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所有风险资产的长期投资回报率都在下行,国内投资者对海外投资的需求在增加。我们希望借助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在全球的投研能力,助力国内投资者在全球资产配置。
3 坚持做正确的事
证券时报记者:在你看来,经营一家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是什么?
周文秱:上世纪90年代有部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剧中双目失明的退役军官在影片结尾时有一个长达四五分钟的演讲,其中有一句话:“我经历过很多人生的岔路口,在每个岔路口,我都清楚该走哪条路,但我从来不走正确的路,为什么?因为走正确的路太难了。”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时不时会把这一段翻出来看,看了很多遍。
刚才我也提到,摩根士丹利的核心价值观里也有“做正确的事”这一点,看上去平淡无奇,事实上并不容易,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确,对谁正确,要坚持客户为先的原则,秉承长期主义,平衡好短期回报和长期利益。坚守诚信的原则和契约精神是一家企业的立足之本。
证券时报记者:过去,合资公募大多成长较慢,外资公募会否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
周文秱:影响公募基金公司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过往各类型的公司都有一些成功或不那么成功的案例。外资独资公募在国内的发展也就差不多三年的历程,时间不是太长。外资公募需要适应本土市场,经验的积累和团队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我们成为独资公司才一年多,但我们的投研团队已经深耕中国市场很多年,有丰富的本土经验。2024年是摩根士丹利全资控股这家基金公司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我们的投资团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这说明把国外先进的投资理念和中国市场的经验相结合,是一条符合我们公司特色的正确的路。
证券时报记者:在过去几年,主动基金跑不过被动产品,你怎么看?
周文秱:未来5年或者10年国内市场主动管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10年,投资者结构大概率仍然以散户为主。而在以散户为主的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能够凭借专业投资能力创造超额收益。
4 中国资产依然具有吸引力
证券时报记者:你怎么看中国经济?
周文秱: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二十多年中,中国成了企业家的沃土,成就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像阿里巴巴、腾讯等,这些企业的成功为投资者创造了巨大利润,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个趋势会中断。
中国人聪明勤奋,是非常有潜力的民族,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把种子撒在任何土地,都能生根发芽。虽然近年来地缘政治等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压力,但只要给足够长的时间,相信这些经济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吸引力如何?
周文秱: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蓬勃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中国的股票市值在2002年约为4600亿美元,如今已经达到将近12万亿美元,是2002年的26倍左右,中国资本市场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各种类型的国际投资者都可以找到适合他们的投资机会。
从全球配置角度看,中国资本市场也为海外投资人实现多元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中国资本市场和美国资本市场也呈现不同的节奏。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全球资本将向更为广泛的与美元资产相关性较低且足够便宜的资产上开展再平衡。因此,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仍具有吸引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证券时报网
2025-0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