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广东省政协委员热议科创:如何激励人才?怎么“卡位”新产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16 17:41:19

(原标题:广东省政协委员热议科创:如何激励人才?怎么“卡位”新产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今年,广东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的一个重要答案。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要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此外,广东还强调,2025年将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开展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让广东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试验场和孵化地。

过去一年,广东聚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低空经济集聚全国30%以上产业链企业,12英寸晶圆制造产能大幅提升,推动超1万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今年广东两会期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聚焦“科技创新”这一关键词,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成为来自经济、科技等不同界别的广东省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近年,广东正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过去一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稳居全国首位。为夯实科技基础能力,广东动工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促进更多“从0到1”的源头性创新成果涌现。目前,广东已建有和在建国家大科学装置数量达10个。

面向2025年,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广东提出要持续将1/3以上的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此外,明确要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副院长、省核物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邢宏喜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广东拥有涵盖多个领域的大科学装置,为现代科学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夯实基础,希望广东高校能积极参与到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行和前沿基础研究中,发挥大科学装置与“双一流”高校的协同优势,依托在粤高校设立大科学装置联合岗位,助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建议广东借鉴江苏省做法,创建“广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评估、整合现有研发机构。在科技投入方面,采取基础研究、补改投、产业技术创新按3:3:4的比例投入方式,带动企业投入产业创新。

高层次人才已然成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破土力量。

2025年,广东提出,优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培养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以及,将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优化人才项目评审、职称评审、科研经费申请使用等机制,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

“当下广东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体系仍有改进空间。”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技术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校长阮双琛认为,对比国际先进,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体系需要增加用户评价、市场检验、社会效益、技术价值等维度,增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选题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 

阮双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系统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平台,切实转变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体系。

此外,用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开花”成为广东的重点。

过去一年,广东出台“科技金融15条”,科技信贷余额增长23%。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广东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

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屹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任何科技创新都需要先投入再收益,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根基,科技金融对广东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发挥重要作用。 

“以深圳为例,深圳创新氛围十分活跃,不仅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业表现亮眼,本身也具备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土壤,这就更需要科技金融的支持,比如在企业购置科研设备上,创新性提供低利息贷款、提供相应科技经费等,更有利于加快企业创新。”李屹表示。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换道”

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广东经济向上突围的突破点,同样是依托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让产业竞争赛道加快转换。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两会期间,有不少提案就聚焦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覆盖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多个层面。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提交了《关于高质量发展我省低空经济,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提案》。提案认为,广东低空经济布局早、发展势头猛,具有无人机市场规模、产业链完整性全球领先,低空飞行器制造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设计、飞行验证、适航取证等国内领先优势。但也面临飞行器整机研发处于追赶状态,核心零部件及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瓶颈的难题。

提案建议,充分发挥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构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及通用航空跨界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大疆创新、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重点企业,开展高安全、长航程、高载重新型气动构型eVTOL研制,以中大型无人机和eVTOL等整机突破带动飞控、航电和机电等分系统发展,打造高低速互补、多元翼型设计的低空飞行器产品体系。

在低空经济之外,另一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同样备受关注。目前,广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过1800亿元,规模庞大。但在广东省政协委员、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创始会长杜兰看来,当下许多AI技术过于注重技术本身的“炫技”,忽视了如何与企业的具体业务需求对接。而部分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对AI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往往缺乏对AI技术如何具体应用、如何提升生产效率或优化运营流程的深刻理解,这种认知上的差距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判断如何利用AI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杜兰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的下半场比的其实不是单纯的模型参数,而是“人工智能+”,当行业把自己的私有数据、行业经验和应用场景与AI结合起来,就会给生产效率带来巨大的提升,因此企业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变得尤为重要,开展“人工智能+”举措是大势所趋。

除了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广东支柱产业,在产业体系新旧交替的转换期,如何激发这一传统支柱产业动能,成为广东的必答题。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智慧交通处副处长杨东龙,今年执笔了致公党广东省委会集体提案《关于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助力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建议》。杨东龙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半场是智能化,广东在上半场的电动化已走在全国前列,如何保持上半场的领先优势,提前发力下半场,还有许多待提升的地方。

杨东龙表示,当下广东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面临各地市产业发展不均,测试水平差异巨大的难题,建议强化省级统筹协同,从省级层面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的指导性方案,有效推进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协同发展,同时,要发挥好广深的示范作用,比如深圳拥有大湾区唯一的智能网联试验场,可以依托试验场的辐射力,联合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以及高校院所,共同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标准和流程,带动湾区各地市协同发展。

进一步来看,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智算中心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完善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航空应急救援等体系。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