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8 11:42:53
(原标题:21深度|矿山无人驾驶启动从1到100?L4浪潮再起,特定场景或尝头啖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邓浩 上海报道
过去短短十年,无人驾驶就经历了两落三起。每一次资本热钱都随着技术突破疯狂涌入,又因迟迟无法商业化而归于沉寂。
对留下的人来说,现金流一度成了生死线。踩准窗口融资/上市,身段柔软改换赛道,显得尤为重要,用一位从业人士的话来说“一定不下牌桌,熬着总会出头”。
2024年,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一次,会不会不一样?
从年中百度的萝卜快跑,到10月特斯拉的Cybercab,在Robotaxi带动下,L4自动驾驶又一次引燃资本市场。而故事的另一条暗线是,特定场景的无人驾驶订单量同比暴增,产业公司IPO加速,哪些边际条件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商业增长可持续吗?对自动驾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业务规模总量翻番
如果以速度的快慢、场景的开放程度为二维坐标轴,可以将L4自动驾驶商业场景划分为4个象限。2024年以来,以矿山为典型代表的“低速—封闭”区域,或率先迎来大规模商业化。
从商业模式来说,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即产品销售与车队运营。无人矿卡由于其在降本提效、节能降碳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和实际效果,近年来在国内市场需求量急速提升。
以露天煤矿无人驾驶为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为1131辆。截至2024年9月增至1510辆,其中,已完成“去安全员”的无人驾驶车辆比重约为55.3%。预计到2024年底,无人驾驶矿卡数量将较2023年再翻一倍以上,达到约2500辆。
希迪智驾招股书显示,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矿卡的总出货量约为800辆。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增至约3800辆,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矿卡的总出货量约为1200辆,预计到2026年将增加至约6000辆。
统计口径虽有不同,但趋势一致,矿山无人驾驶已经迈过0-1阶段,开始大规模上量。
“2023年是一个拐点,2024年开始放量。目前在新疆很多矿的单矿无人驾驶规模都在百台级以上,就L4自动驾驶的规模而言,是比较可观的。我们自己也是如此。2024年累计实现了300多台的无人驾驶矿车落地。”伯镭科技创始人兼CEO胡心怡对记者表示。
胡心怡透露,对于L4自动驾驶来说,单个项目的运维,一般需要3-4人。因此车队的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可观。就无人矿卡来说,10台车以下就很难算的过经济账。一旦无人矿卡项目规模在几十、上百台量级,经济性就可以显现。
易控智驾战略副总裁林巧也对记者表示,“矿山无人驾驶的挑战在规模化变化带来生产连续性挑战,我们的策略是先聚焦,一开始只做2-3个矿的无人驾驶,在单个矿山追求规模,不断提高单矿的无人矿卡数量。过去5年半我们就干这一件事,第一年能干活,第二年下人(注,指安全员),第三年开始有规模化。我们在2023年年底落地无人矿卡约300台;2024年年底实际运营矿卡已近900台,且营收接近10亿元。目前无人驾驶在矿区累计运营里程超过了3000万公里。”
安全矿山加速渗透
为何行业整体性迎来爆发?又为何是这个时点?
记者从多方调研来看,原因大致有二,其一,矿山事故影响重大,安全生产倒逼智能化提速;其二,经过过去几年的产品打磨,无人矿卡作业效率显著提升,接近或超过人类水平,已经具备了经济性。
有矿山无人驾驶赛道人士对记者透露,2023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有个露天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矿难,对行业影响很大,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不少行业调整政策,很多矿企都开始加大了对无人矿卡的关注和部署。
记者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发现,顶层制度正在不断加强对智慧矿山的产业指引。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大型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系统建设与常态化运行,支持露天煤矿采用半连续、连续开采工艺系统,提高露天煤矿智能化开采和安全生产水平。支持煤矿建设集智能地质保障、智能采掘(剥)、智能洗选、智能安控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煤矿综合管控平台。”
国家矿山安监局于2023年9月发布《煤矿单班入井(坑)作业人数限员规定》更是明确限定,年产超过3000万吨的露天煤矿单班入坑作业人数不超过850人。
国务院安委会则在2024年1月颁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要加快突破重要安全生产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军工、民爆、隧道施工等行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条件迎来重大变化之外,底层技术的成熟也是引来裂变的另一条线索。
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刘煜冬对记者表示,“无人驾驶赛道经历了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产业内的玩家基本都在2020年前后开始做试运营,不断打磨技术。随着小规模测试,做技术迭代,性能和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之前可能只能达到人工60%的效率,目前可以达到95%的效率了,因此具备了大规模扩张的条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也认为,目前,国内已有典型的露天煤矿已进入较为成熟的应用阶段,起到示范作用,树立了标杆。此外,国家和地方的智能化煤矿验收上对煤矿的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有较大比重的考量,成为推动更多煤矿布局无人驾驶矿卡的重要力量。
场景数据工程壁垒
以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市场为例,前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梳理,目前,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主要分为方案商、主机厂和IT厂商三类。其中,方案商以易控智驾、中科慧拓、踏歌智行、伯镭科技为代表,主要为用户提供设计、技术和运营服务,整体市场份额接近80%。
主机厂以三一、同力、中车、徐工等为代表,在生产各类矿用卡车的同时,也开始布局无人驾驶矿卡,整体市场份额约占15%。此外,华为等IT厂商也开始进军矿山无人驾驶领域。
某种程度而言,这三类玩家是作为链主的存在,他们通过自研或集成算法、传感设备、云控平台等,为矿企提供无人矿卡、运营车队等不同解决方案。
随着整体无人矿卡市场规模开始加速渗透,哪类玩家有机会跑出来?
某矿山无人驾驶行业专家对记者坦言,“早期测试环境不具备,数据采集不到,没有办法建立数据闭环系统,只能靠人,一天到晚蹲在现场、蹲在车上,比如之前在西北某矿山因特殊情况人员无法自由流动,我们有研发总监带着十几位研发人员住在矿里面半年,来保证研发迭代,回头看,这个时间反而是和对手拉开差距的绝佳阶段。”
“我们开玩笑说,吃多少土,就会形成多少壁垒。”该专家称。
事实上,矿山无人驾驶的核心壁垒本质还是在数据与算法深度融合闭环系统 ,但场景理解更深刻、数据闭环与算法融合做的更好的厂商,边际效率会更高。而要获得数据,离不开矿企的支持,从这个维度判断,有规模化运行的公司,数据量越庞大,最终可能会强者恒强。
上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也披露,近几年,以易控智驾、中科慧拓、踏歌智行、伯镭科技、路凯、华为等为代表的无人驾驶服务商陆续获得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纯电或混动矿卡订单,并分别与优势企业深度绑定合作,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多项无人矿卡大规模应用项目,进而形成了提供技术服务和提供运营服务等不同的商业模式。
刘煜冬则对记者分析,“宏观上看,矿山无人驾驶需要解决很多这个场景下独有的问题,考验的是工程化的能力,未来可能是强者恒强的局面,因为有了体量之后,可以基于大量的车队不断做运营迭代,改进系统,这会成为很大的竞争壁垒。微观上,我们认为短期内,掌握线控底盘和整车控制系统的能力也会是一个巨大的壁垒。因为商用车没有乘用车那么成熟的线控底盘,三、四年前大部分重卡底盘技术水平还很低,很容易造成失效或故障。”
矿外海外两线落子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目前乘用车市场正在经历惨烈的价格战,延伸到自动驾驶供应商也开始了新一轮大浪淘沙。虽然L4自动驾驶还远没有到存量竞争的阶段,但挤入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如何提前布局是一大考验。
从矿内延展到矿外,是个合理的商业尝试,有不少厂商正在做规划。
林巧就对记者表示,“我们也会考虑走向矿外。比如把矿石从矿内运到中转站,这种是客户完全复用,技术又可行的延伸。”
刘煜冬解释,“因为矿区内和矿外使用的车辆比较接近,客户也是同一拨人,唯一的区别在于矿外是结构化道路。比如从煤矿到火力发电厂,大概一段路10公里、20公里,这非常适合拿来做无人运输,环境也比较简单。”
此外,出海也是业内公司寄予厚望的路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显示,澳大利亚、俄罗斯、南美等地露天煤矿的产量占比高达70%-90%。结合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厂商的市场布局规模以及海外发达国家人力成本水平等因素,目前全球范围内仍有很大的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市场空间有待开拓。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报告认为,依托先进的人工智能、5G、线控等技术,中国露天矿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具备矿卡改装、技术支持和运营等多种服务,场景适应性强、性价比高,能够满足大多数海外客户的部署需要。同时,国内大型矿企、运营商、设备商也在贯彻“走出去”战略,露天矿无人驾驶产业链“组团出海”势头正起。
胡心怡就对记者表示,“未来首先是大规模复制,把过去在金属矿、水泥矿、煤矿等项目经验,进行批量推广;其次是不断打磨产品、优化方案,运营效率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最后正在积极规划出海,将中国经验复制到海外去。”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易控智驾将总部从北京搬到了福建上杭。记者获悉,易控智驾与当地的矿企龙头紫金矿业的深度合作是其战略决策的重要动因。
林巧表示,“我们下一步,核心是在海外。因为国内人才和产业链比较充分,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从蓝海进入红海,因此我们现在就要开始考虑布局,核心就是去发达国家的矿业做无人驾驶,紫金矿业在这一块已经有布局,在澳洲也有矿山,这一次总部搬迁以后,也可以和紫金矿业进行更好战略协同。”
刘煜冬也表示,“紫金矿业是行业巨头,在国内和海外有许多矿山,易控智驾这一步是加强了与他们的联动。无人驾驶本身有点像当年的互联网,2024年随着无人驾驶商业化拐点到来,‘无人驾驶+’会像‘互联网+’一样助力更多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并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升级。”
智通财经
2025-0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