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智慧农业的进化之路,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7 16:19:36

(原标题:智慧农业的进化之路,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实习生胡梓杨 上海报道

近日,2024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收官,中国农业大学赛博农人队摘得桂冠。其生产效率提升至0.33千克/平方米/天,每公斤生菜的耗电量降低至12.25千瓦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和资源匮乏问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测,2030年世界总人口有望达到85亿,2050年将会达到97亿。经测算,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口,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70%。为解决这一问题,以空间利用率高著称的垂直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本次大赛中,青年科学家们不仅将论文写进植物工厂里,更将成果留在千家万户中。截至目前,已有多项大赛成果被写进论文或进入专利实审受理阶段。同时,已有部分科研成果、多个前沿项目成功进行转化。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其信对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之路提出殷切期望,他希望产业界可以高度关注大赛产生的创新成果使其进入产业商业化运作,“我认为建成世界农业强国的核心标志是要率先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强国。这次大赛在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目标、实现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都已经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更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进一步耦合,智慧农业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科技助力新质供给发展

本此大赛的种植成果在产量、品质、能耗三个维度均有喜人成绩。在20英尺集装箱内,上海农科院团队的总产量达到了299.56公斤,超出预期一倍;叶菜侠团队以A级品达标率99.8%,位列本项的第一;赛博农人队每公斤生菜种植能耗仅12.25千瓦时,比上届比赛降低56%。

累累硕果的背后,离不开参赛团队在技术创新上的智慧巧思,而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有时候正在这一点巧思上。

赛博农人队队长杨浩在终期评审现场表示,团队通过设计引入外界冷源的方案,降低制冷耗电量,降幅最高达到了55%。如果种植在室外进行,制冷能耗降幅还可以达到70%。在用水量上,赛博农人队同样精打细算。杨浩指出,通过冷凝水回收系统,冷凝水回收量为1103升,回收率达到了65.5%。团队将水分生产率提高至520.4千克每立方米,较上一届比赛提升332%。

上海农科院团队则通过移动式吊挂栽培架在种植模式上有所创新。队长苗辰表示,黄叶问题是蔬菜生产当中的一大痛点。黄叶产生,意味着产量减少和商品降质降级,而后续清洁工作更是费工费时,增加生产成本的投入。

上海农科院团队探究了黄叶产生的原因,认为在生产过程中为追求单位面积产量而进行的密集种植,会导致植物下部叶片接受光照不足,从而出现叶片黄化现象。移动式吊挂栽培架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在前期进行合拢种植,当冠叶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栽培架将自动展开以增加行距,植物下部叶片可以接受到更多光照,减少黄叶产生。这一方法最后被证明颇有成效:该团队的黄叶重量仅占到总产量的1%。

▲上海农科院团队决赛期间给集装箱植物工厂内种植的“优雅”生菜补光。倪永孝▕摄

拼多多高级副总裁、首席发展官朱政在大赛颁奖典礼的致辞环节表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举办四届以来,从云南的高原温室,到上海的植物工厂;从草莓、番茄,到生菜;从传统种植到AI种植;从成品集装箱到自主设计建设。“每一次挑战的升级,都是我们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领域进行的努力和尝试。各支队伍通过自己的钻研和探索,证明了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能够有效赋能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不仅大有可为,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2月27日,拼多多高级副总裁、首席发展官朱政出席颁奖典礼并发言。潘勇▕摄

以赛促研带动规模化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的长远需求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还需要寻找更多元化、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来推动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赛促研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赛事激发创新活力,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但是,相比于其他垂类的科研赛事,农业领域的比赛由于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原因,相关科研赛事数量较少。

据了解,除了高校团队,本次“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还吸引了许多企业团队的加入。在集装箱方案呈现和日常交流过程中,墨泉队队长秦楚汉发现学院派和产业派两派团队最大的不同,“学院派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正向思维,一步步推进实现;产业派队伍就是逆向思维,从实践问题中找到答案,先问目标、做什么,再想怎么做。前者强调逻辑严谨有依据,我们更重视上手和执行。”

叶菜侠队队长解晓巍对此深有同感。他表示:“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深厚的技术储备。赛博农人队的空调系统和上海农科院团队的新型栽培架都令我印象深刻。我们作为企业未来希望能够成为科研人员技术转化的出口。”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其信为冠军团队赛博农人队颁奖。潘勇▕摄

产业派团队与市场应用结合更为紧密。他们在本次大赛中对中国未来智慧农业发展提出不同的思考角度。“针对近年来欧美垂直农业公司接连破产的现象,我们要吸取教训。” 墨泉队队长秦楚汉表示,垂直农业进入中国二十多年来,技术不断提高,但除了一些特殊的保供渠道外,其产业化应用仍面临不小压力。在他看来,垂直农业产业化要注重品类选择,因为每一个投入商用的品类,都需要长期技术积累和资金支持。与其做几十甚至上百种不同菜品,不如专精于几个单品:效率提到最高,成本降到最低,品质做到最好。

叶菜侠队队长解晓巍在终期评审现场还强调了环境控制器在垂直农业中的应用情况。以科研人员为主的绿叶先锋队深有感触。队长魏晓明表示,环境控制器市场被荷兰企业垄断,国内能做出来的可能只有两到三家单位。一套稳定的环境控制器对垂直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把真正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设置好了,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生产。在国内这是很有潜力的商业方向。”

不止于实验室:让好技术破圈

比赛本身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后续我们也会与获奖团队保持沟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技术情况共同探讨将种植方案和创新方法落地运用的具体路径,更好地推动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是一场聚焦设施农业、未来农业和前沿农研科技的活动,我们未来也会继续举办,通过大赛的平台持续推动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促进农业技术的升级和转型。”朱政表示。

截至目前,大赛已有多项成果被写进论文或进入专利实审受理阶段,涉及植物工厂环境优化技术和调控方法、营养液动态调整技术等。同时,已有部分科研成果比如温室种植、无土栽培、AI种植等多个前沿项目成功进行转化,广泛应用于辽宁、安徽和云南等地。包括基于日累计光照量的植物补光方法、番茄产量预测模型等一系列创新种植技术,也开始运用或推广至农业生产一线。

赛博农人队队长杨浩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他们团队技术转化的成果:“第一届比赛时,我们首次提出了基于DLI的移动补光技术并申请专利。这项技术在2020年应用于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个五千平方米的草莓薄膜连栋温室,运用了我们的技术。经过对比,使用基于DLI移动补光的技术,草莓产量及其品质确实要优于固定式补光的实验区。我们还提出了基于离子浓度的营养液精准调控并申请国际专利,目前正在与北京首农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进行合作,把基于离子浓度的营养液精准调控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目前的应用效果都很好。”

光明食品集团品牌总监、工会主席刘婧表示,今年的比赛,更加注重产品设计和商业应用,创造性的把自主设计建造集装箱植物工厂纳入比赛内容,对比赛选手的创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硬件、软件与种植工艺的协调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今年的比赛是技术创新较量和落地应用比拼的双重挑战。“比赛中,参赛队伍各显其能,我们看到了专业院所深厚的科研积淀和科研素养,看到高校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看到了农创企业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高效的产品开发能力。”

她认为,在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中,未来能够真实有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