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超级工程穿江越海:4000公里沿海大通道,隐现广东产业大走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3 20:50:58

(原标题:超级工程穿江越海:4000公里沿海大通道,隐现广东产业大走廊)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广东海岸线长达4000多公里,成为全国拥有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如今,一条横跨4000多公里的广东沿海交通大通道横空出世。

近日,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珠海与江门打破以往绕行沿海高速的局面,从珠海金湾到江门台山,两地的通车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左右;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两大城市群跨海直连。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此前的约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在蓝图中,广东将推进沿海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加快建设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强化辐射带动东西两翼交通发展功能。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狮子洋通道等重大跨江跨海工程以及广湛、广汕汕等铁路的建设将形成贯通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大通道。

分析人士认为,广东沿海交通大通道的提速建设,具有促进协同效用、提升辐射效用、增强承载功能的多重的内连外通作用。一是直接织密大湾区交通网络,特别是“缝合”环珠江口东西两岸,这将从协同角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二是随着交通不断完善,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时空距离不断拉近,粤港澳大湾区也将进一步向外辐射,进而带动广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广东向海增强经济“主阵地”承载能力,有利于更好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广东连绵不断的海岸线被一个个入海口打断,而如今随着跨江通道的诞生,广东沿海正崛起一条跨越江海的横向大通道。

今年6月30日,链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正式开通。深中通道是广东投资规模最大、战略地位最重要的跨海通道,也是G2518深圳至岑溪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深中通道尽管只有24公里,但总投资超过了446.9亿元,每公里造价高达18.6亿元。

深中通道对于珠三角内部互联互通起着关键作用,直接解决了深圳向西过海的问题,连接珠三角西岸多座城市,同时也缓解了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基本饱和的压力。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乐透露,上半年,深中通道通车之前,过江通道每天的车流量在30万辆(次)左右。深中通道通车后增加了20%,证明通道的连通极大地方便了珠江东西两岸的往来,促进了文化、旅游以及各种经济要素的流通,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近期,架接珠海金湾和江门台山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也进入通车试运营。据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布数据显示,通车后首个周末车流量约5.2万车次,日均超2.6万车次,西行珠海往台山方向明显高于东行台山往珠海方向,西行流量是东行流量的2倍多。

犹如拼图般,跨海通道将一个个交通缺口补上,畅通人流物流。根据规划,广东的沿海通道串接汕潮揭都市圈、汕尾市、粤港澳大湾区、阳江市、湛茂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联系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的核心通道。

从广东最东端的潮州,到最西端的湛江,两地相距超过800公里,铁路的联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厦深铁路、深湛铁路、广汕汕铁路、汕漳铁路、广湛高铁、湛海高铁成为广东沿海通道的重要构成。

在广东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广东积极推动珠三角与沿海经济带协同互动,提出打造“三横六纵两联”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省域各区域、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早在2018年,深湛高铁江湛段投入运营,首次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城轨网络延伸至粤西地区。设计时速200公里的深湛铁路江湛段使得广州、深圳出发的列车可直达湛江,将5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小时。

如今建设中的广湛高铁将使粤西与珠三角的距离继续缩短。广湛高铁成为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技术最复杂、线路最长、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成为时速350公里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12月15日,由广东省铁投集团所属广湛铁路公司投资建设的广湛高铁佛山一环立交特大桥首联连续梁顺利合龙,为广湛高铁项目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深湛高铁江湛段建成通车,广湛高铁建设进展顺利,“五龙入湛”高铁枢纽新格局初显,做强湛江区域副中心核心功能。

在粤东地区,广汕高铁、汕汕高铁已于去年通车。广汕高铁在新塘站连通广州东站,实现了与京九、广深等干线的连接;通过博罗至惠州北站联络线和惠州南站至仲恺站联络线,实现了与赣深高铁的连接。待甬广高铁其他区段建成后,广汕高铁也将成为珠三角城市群对外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漫长的海岸线是广东的独特资源,但从另一方面看,城市之间往来的漫长距离阻隔产业的合作。

早在2005年,广东省政协调研组在对东起潮汕、西至湛江的广东辖区内14个沿海城市调研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在广东省建立“沿海经济带”的规划。在此基础上,2007年《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广东将总投资约3.5万亿元打造沿海经济带,以期完善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以及沿海对腹地的带动力。

随着珠江口跨江通道群的织密,沿海大通道的效应正从珠江口逐渐放大。

今年7月底,在深中通道即将迎来通车满月之际,中山面向海内外发出招商邀请,便收到数百企业代表报名,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光电光学、现代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包括浙江万马产业集团、河南双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业国际、亚联机械制造(唐山)有限公司、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古食品供应链管理(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暨南大学教授、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胡刚认为,深中通道东端的深圳宝安区,是一个年GDP接近5000亿元的高质量发展城区,将不仅仅对中山翠亨新区有产业辐射,更对整个中山甚至珠江西岸城市有明显带动作用。

广东提出沿海经济带的规划,最终指向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大海认为,从产业结构来看,广东的海洋经济结构呈现出第三产业占比偏高的特点。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为58.9%,而广东省达到了6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换言之,广东省海洋经济中的资源开发型产业和制造业占比偏低。

在广东坚定推动制造业当家的当下,李大海认为,积极推动海洋新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将是广东未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一步。“发展海洋先进制造业,不仅是制造业当家的需要,也有利于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支撑,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大海表示。

今年,深圳提出开展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珠海、湛江也聚焦推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阳江、汕头分别提出“探索推进绿色甲醇生产、海水制氢及其装备发展”和探索“风电+储能”“风电+制氢”等新模式;揭阳则提出“培育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牧场、新型储能等海洋产业集群”。

近年来,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共建与科技创新合作进一步深入。湛江与珠海、佛山、东莞、江门等地在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开展深度合作。借助深圳辐射带动,汕尾探索实践“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共建模式,吸引到比亚迪等一批知名深圳企业落户。

以湛江为例,湛江以西的北部湾区域,是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一带一路”内陆腹地的龙头,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长江经济带。

广州与湛江则在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推进交通设施互联,共建合作发展平台,加强重点产业协作,深化科技和金融合作,促进社会事业共建,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在经济社会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目前,两市已签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人社、金融、港口等多领域的合作协议。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2-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2-2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