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中消协发布“双11”维权报告  直播带货是投诉重灾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8 15:09:44

(原标题:中消协发布“双11”维权报告  直播带货是投诉重灾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11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2024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至11月16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双11”期间,在更多优惠、更充足的思考时间之下,翻车的直播、出问题的产品、麻烦的售后、再度复杂的规则,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监测发现,2024年“双11”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直播带货、产品质量、优惠套路、技术服务等方面。

直播带货是重灾区

直播电商经营火爆,与此同时,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投诉增幅明显。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期间,有关“直播带货”负面信息共230675条,日均8238条。曲线峰值在活动伊始即出现,周期内存在多次波动。

报告称,直播带货易翻车,鉴别不易封禁不止。当前直播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大量网红和小型商家缺乏运营、品控、售后的相关经验,甚至抱着赚一笔就走的想法。

“8块8的虫草内裤直播间卖了250万元”“4个直播间买11块和田玉7件是假货”“团伙直播间卖假鞋封一个就再开一个”等热搜,从侧面反映出,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对消费欺诈、假冒伪劣产品的鉴别能力不足,更有一些针对老年人的骗局由线下转移到了直播间。网络时代的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中消协建议,在监管层面,地方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部门须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对直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从快从严调查处置,加大惩戒力度,起到震慑作用。在平台层面,须健全直播营销行为管理规范,强化对主播直播、选品的审核抽查,切实把好准入关。在宣传层面,相关部门可在关键节点组织开展科普教育和警示提示活动,帮助消费者提高鉴别产品真伪的能力。

产品质量和支付套路受诟病

报告显示,监测期间,有关“产品质量”负面信息共129462条,日均信息量4624条。11月5日达到峰值,为20281条。关于产品原料的曝光和讨论在监测期内十分热烈,一些品牌企业产品的品控受到消费者质疑。

监测期间,有关“优惠套路”负面信息共103951条,日均3712条。10月22日、11月11日出现两个峰值,消费者反映,“双11”促销规则再度复杂,部分商品价格先涨价再打折,同时存在优惠券使用不便、活动福利难以兑现等问题。

报告称,不“卷”低价的“双11”,先提价再打折的套路再次多了起来,优惠券、红包雨、满减、尾款规则令人眼花缭乱,催生出高退货率凑单神器的说法,为享优惠先凑单再退货的种种操作,不免让消费者和商家都疲于应付。

监测期间,“技术服务”类负面信息共89367条,日均3192条。互联网技术的不当应用给消费者造成困扰。有消费者反映,“双11”期间莫名被开通“先用后付”,并出现重复扣款情况;媒体也曝光了部分平台存在短信骚扰用户、水军刷好评等行为,令消费者不堪其扰。比较典型的,比如一些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新“玩法”遭到消费者吐槽,引发关注。

中消协建议,相关部门宜及时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高效处理投诉举报,帮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对消费者关切给予明确的回应,督促企业做好自查自纠,持续加大监管力度。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