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陕股访谈③丨斯瑞新材董事长王文斌:国产化与出海催生发展新机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5 10:47:16

(原标题:陕股访谈③丨斯瑞新材董事长王文斌:国产化与出海催生发展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需求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我们深耕一个或相关联几个细分领域合金新材料,至今已经在高端医疗设备、中高压电力开关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国产化。同时,我们已经迈出了‘出海’第一步,设立了泰国子公司,未来产能布局还要面向全球,走出第二步、第三步,那时全球都将是斯瑞新材的大舞台。”斯瑞新材(688102.SH )董事长王文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日前,斯瑞新材披露了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的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

据悉,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项目”),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并补充流动资金。

随着公司在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医疗 CT 和 DR 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和制品等多领域的业务持续拓展,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提升。

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64亿元,同比+10.98%;实现归母净利润 0.78 亿元,同比+14.36%。三季度来看,该公司国际市场开拓步伐加快,出口收入明显增长。叠加商业航天等公司新的产业方向快速增长,逐步开始贡献效益。

围绕材料应用场景拓展、实现国产化、海外布局、未来业绩增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问题,斯瑞新材董事长王文斌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21世纪经济报道: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电力行业巨大需求,公司对产品应用场景拓展及研发有何规划?

王文斌:公司产品应用场景是政策红利催化与市场化选择的双重结果。公司成立后,首先研发的是电力装备用真空铜铬触头材料。当时,这种类型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需求日益凸显。

在下游客户诉求的推动下,我们完成了输配电真空铜铬触头材料国产化的研发和生产,实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并获得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做到了中压电接触材料细分领域行业第一,发明专利占比全球第一。

根据市场需求及调研经验,我们以做到多个细分行业第一,以替代进口、把握细分领域50%以上专利份额为导向,坚持围绕每个细分通道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公司逐渐把产品研发聚焦到细分领域合金新材料。随后,公司自主研发制粉设备,实现高纯低气金属铬粉批量生产。

高纯低气金属铬粉一方面可广泛用于制造输变电行业电工触头、燃料电池用粉末冶金极板等材料;另一方面,随着国家高端靶材镀膜行业发展趋势,其还可用于真空溅射镀膜靶材、生产制备3D打印精密零件等。  

凭借着专攻细分领域合金新材料的经验沉淀及深掘降本增效的生产统筹能力,我们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国产化产品,同时还将业务成功拓展至海外行业客户中。

21世纪经济报道:电力行业之外,斯瑞新材都拓展了哪些应用领域?对于企业发展、业绩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文斌:电力装备行业之外,斯瑞新材介入轨道交通领域比较早。20多年前,迎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机遇,我国铁路行业开始快速发展。中国中车从国外引进火车电机技术,其中碰到一种铜合金新材料需要从德国和英国公司进口。受制于就近配套以及服务效率等原因,中车对这类型合金新材料国产化迫切需求。

此外,近十年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黄金发展期。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至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17.5万公里。至2020年,国内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运营路线7978.19公里,当年公示新增轨交路线587.96公里,对牵引电机有紧迫和持续的需求。

基于国内重大需求,我们开始做相关材料研发生产。目前,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下游主要包括轨交车辆牵引电机的端环、导条等。

随着全球轨道交通领域市场稳定发展,公司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电机端环、导条业务稳步增长。未来,在海外轨道交通市场更新改造的背景下,有望进一步推动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品业务加快增长。医疗影像领域应用也是公司业务突破的重要一步。前几年,医疗影像行业突然迎来爆发期,国家需求对医疗影像设备需求旺盛。其中CT和DR球管零组件是医疗影像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国内能够提供此类产品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很少。

面对集中释放的市场需求,我们对CT和DR 球管零组件进行国产化攻关,已成为西门子医疗、 联影医疗等的供应商。

综合来看,公司产品目前广泛服务于中高压电力开关、大功率牵引电机、医疗影像设备、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光模块等领域。

受益于国家“战略”与绿色发展、交通领域设备更新等的驱动及商业航天、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1世纪经济报道:站在数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各领域订单已具备一定规模。下一步,公司新一轮业绩增长点、业务规划方向在哪?

王文斌:对于目前公司的业务领域发展,我们坚持多方发力、齐头并进。电力板块方面,目前全球电力快速发展,包括现在常提到的人工智能领域,其源头也是电力。

医疗影像板块方面,从国际业务看,印度市场是未来医疗影像领域一个不可小觑的增长潜力点,从国内业务看,伴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民众健康意识提高及“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会逐步增加,催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未来,国产医疗影像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趋势愈加明显。

目前,我们建设的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子项“年产 3 万套医疗影像装备等电真空用材料、零组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30000套CT球管零组件、15000套DR射线管零组件、500套直线加速器零组件、3500 套半导体产品组件和 30000 套高电压用 VI 导电系统组件的生产能力。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攻关力度。

与商业航天有关的板块我们认为是未来增速较快的业务方向,随着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增长,国内低轨卫星开始批量化发射,将推动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公司加速推进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创新研发、产业规划,启动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围绕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外壁、喷注器面板开展从材料制备到组件制造的产品开发和产能打造,目前项目一期已落地。

若项目顺利投产,预计火箭项目一阶段可实现年产约200吨锻件、200套火箭发动机喷注器面板、500套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外壁等零组件。

此外,“斯瑞新材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一)”子项“年产2,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材料及零组件项目”,围绕光模块芯片基座、光模块芯片壳体产品进行产品开发和产能打造,满足人工智能等领域光通讯向400G、800G、1.6T等更高传输速率提升的市场需求。

整体来看,各新项目正在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随着主要生产设备陆续到位,产能逐步释放,带动以高强高导铜合金为主的各种新材料及制品收入稳步增长。未来可视化增长空间已经逐渐浮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财报中提到,2024 年斯瑞新材全面推进企业国际化,在2023年2.85亿元基础上,推动国际市场业务三年倍增。对于海外市场,未来如何规划?

王文斌:企业出海主要是两方面考虑。其一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就近服务国际客户;其二,海外市场市场规模大,待发掘区域多等特点,是公司未来全球化布局以及业绩再增长的重要环节。

今年,我们积极布局海外,大力推进泰国子公司建设。泰国是斯瑞新材出海的“第一站”。在欧洲电网改造、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等诸多行业红利下,未来,公司产能布局要去往市场需求更大、订单数量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