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2024-11-13 09:32:52
(原标题:浙江中力股份将上市:大手笔分红,信披存在疑点,隐瞒关联方?)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上半年叉车板块业绩维持稳健增长,主要制造企业9月销售各类叉车10.60万台,同比增长6.06%。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制造业、物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对叉车的需求还将持续上升。
行业发展前景明朗,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力股份”)却陷入了停滞。公开信息显示,中力股份的上市申请于2023年3月获得上交所受理,2024年2月1日得到了证监会同意发行的批文,但至今仍未迈出最后一步。
根据注册制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的予以注册决定,自作出之日起一年内有效,发行人应当在注册决定有效期内发行股票。也就是说,距离中力股份注册批文失效的时间已经不足四个月,一旦批文过期,该公司付出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究竟是什么,绊住了中力股份IPO的脚步?
一、业绩增势放缓,核心产品销量回退招股书显示,中力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电动叉车等机动工业车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现已具备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等四大类、百余种规格型号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自2013年以来,中力股份的电动仓储叉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名,2022年的销售量占国内总销售量的40%以上;同年,该公司的锂电池叉车的销售量亦占国内锂电池机动工业车辆销售量的30%以上。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中力股份的分别实现营收42.06亿元、50.11亿元和59.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亿元、6.27亿元和8.0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71亿元、6.44亿元和8.08亿元。
不过中力股份连续三年增长的业绩表现背后,暗藏着增速下滑的风险。该公司的收入增速由2021年的69.84%骤降至2023年的18.16%;2021年至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9.34%、77.71%和28.51%,降幅显著。
另一方面,随着“双碳”目标政策的出台,叉车行业中的电动叉车渗透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但中力股份报告期内的电动叉车收入分别为31.70亿元、38.24亿元和44.82亿元,增速由2021年的83.51%,降至2023年的17.21%。
其中,中力股份的Class III电动叉车甚至出现了销售额的回退,由2022年的20.34亿元降至2023年的19.90亿元;占比亦由41.14%降低7.27个百分点至33.87%,而在2021年,该产品的收入占比一度高达45.98%。
值得注意的是,中力股份曾下调了Class III的价格,该产品2023年的销售单价为8932.10元/台,较2022年的9134.87元/台下降了2.22%。但200元的让利,却仅换来了86台的销量增长,0.04%的销量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中力股份的降价策略不仅没能提振Class III的销量,反倒压缩了自身的利润空间。该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该产品销量的增速变动主要受市场需求变动的影响,趋势与全国、全球的Class III销量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本次冲刺IPO,中力股份计划募资13.36亿元,其中投向年产30万台仓储搬运设备及100万套机械零部件加工、智能机器人制造(一期),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电动叉车总装生产线一期项目等扩产项目的资金约10亿元。
上述项目建设完成后,中力股份将新增年产13万台电动叉车、牵引车、搬运车、堆垛车等仓储搬运专用车辆制造及智能工业机器人制造生产线,以及年产4万台电动叉车总装生产线,其总产能预计也将突破45万台。
但实际上,中力股份的产能利用率已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产能逐年增长的情况下,该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实际产量分别为25.88万台、25.11万台和25.29万台,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0.47%、95.44%和88.99%。
上述情况也引起了上交所的重视,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中力股份结合产销情况、在手订单等,说明产能消化安排,是否存在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
中力股份则表示,该公司在进行本次募投项目的效益测算时,考虑了新增产能的释放过程,项目从开始建设到完全达产需要一定时间,产能消化压力并不会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因此募投项目的新增产能规模具有合理性。
不过,中力股份也在招股书中坦言,若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无法及时消化、不能实现预期收益,将会对其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且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固定资产折旧将相应增加,预计项目完全达产后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金额为6000余万元。
另需指出的是,中力股份还计划募资2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另有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截至2023年末,其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合计约4.19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13.55亿元,覆盖借款金额绰绰有余。
不仅如此,中力股份内部已经进行了多次进行分红。早前招股书披露,该公司于2019年进行现金分红2082.89万元;2021年、2022年,该公司又分别进行现金分红3600万元和4080万元,合计分红约1亿元。
这不禁令人疑惑,资产充盈、分红阔绰的中力股份,是否真的需要募资补流?
三、股权盘根错节,涉嫌存在信披违规行为截至最新招股书签署日,中力股份的控股股东为中力恒之,持股55%;实际控制人为何金辉,其直接持有该公司2.11%的股权,同时持有中力恒之67%股权,系中力恒之的实控人,通过中力恒之控制该公司55%的股权。
此外,何金辉通过安吉中前移控制中力股份5.70%的股权、通过安吉中搬云控制该公司5.42%的股权、通过安吉中平衡控制该公司3.24%的股权。综上,何金辉合计控制中力股份71.47%股权,且为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中力股份的历史沿革错综复杂,还潜藏着不少信披问题。2018年6月,股东香港中力、道亚国际、欣烨投资分别将其持有的中力有限(中力股份前身)转让给其各自同一控制下的境内企业,帮助中立有限变更为内资企业。
其中,欣烨投资的境内受让方为宁波欣烨,后者还在2018年7月将2.855%的股权转让给中力有限实控人何金辉控制的中力恒之,对应的注册资本约为202.18万元,并在两个月后进行了工商变更。
回复函显示,宁波欣烨的实控人袁先锋将其持有的0.5%的财产份额转让给配偶郑红。转让完成后,袁先锋、张美菊分别持有69.50%、30%的财产份额,并担任宁波欣烨的有限合伙人;郑红持有0.50%的财产份额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本次冲刺上市前,宁波欣烨持有中力股份3.28%的股权。但耐人寻味的是,中力股份于2018年收购了何金辉持股65.2%的中力搬运,而在收购事项发生前,宁波欣烨的实控人袁先锋持有中力搬运的4.2%的股份。
另据海豚财经报道,袁先锋自2001年起先后在宁波恒之、杭州中力任职,前者的实控人为何金辉的岳父姚年春,后者于2019年变更为何金辉及其女儿何楚仑控制的安吉中力。此外,袁先锋任职的弘烨进出口也是中力股份的关联方。
如果袁先锋早在二十年前就成为了中力股份关联公司的员工,那么袁先锋及其身后的宁波欣烨与中力股份之间的股权交易便属于关联交易,业界甚至一度质疑袁先锋或为中力股份及何金辉的代持方。
若上述情况属实,中力股份便存在隐瞒关联交易的失信行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将受到监管的处罚。
格隆汇
2024-11-14
格隆汇
2024-11-14
格隆汇
2024-11-14
电鳗快报
2024-11-14
电鳗快报
2024-11-14
挖贝网
2024-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