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新时代文化经济发展与研究座谈会在京举办 专家共话文化经济深度融合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11-05 18:59:10

(原标题:新时代文化经济发展与研究座谈会在京举办 专家共话文化经济深度融合)

日前,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科技50人论坛学术指导、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支持、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文化经济发展与研究座谈会暨《文化经济前沿课》新书发布” 在京举办。与会专家深入探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之道,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并为推动文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从纵向、横向和未来三个维度出发,分享了研究文化经济学价值的重要性。从纵向角度理解文化的经济学价值,杨涛指出,在经济社会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制度的作用愈发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一般而言,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组成。正式制度是指法律法规等硬性的制度规则,而非正式制度通常包括文化、习俗、伦理等内涵。尽管以文化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难以被实证计量的特性,往往被排除在主流经济学分析之外。

近年来,越来越多经济学家希望克服这一挑战,研究非正式软性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杨涛举例道,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开创性地从文化和精神层面解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因,认为这和新教伦理的某些观念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现代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些文化精神价值可以进一步思考。

从横向纬度比较文化的经济学价值,杨涛认为,伦理作为一种与法律相对应的“软约束”,是广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伦理对金融发展具有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既能够促进金融创新,又可以有效约束超出伦理底线的金融行为。

从未来维度来看文化的经济学价值,现代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居民部门效用的,但除了衣食住行等基层需求的效用较容易判断外,包括文化在内的精神层面的家价值却难以进行定价。我国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完备的的制造业大国和强国。然而,未来要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迈进,归根结底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来说,需要充分培育、激发、服务人更高层面的来自精神的需求。”杨涛表示,当前,我国对于人精神世界消费和需求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因此探讨文化通过满足精神消费而带动产业升级与变革就是重要切入点。

杨涛认为,在未来,无论是研究“文化+金融”的互动,还是文化在更广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慢慢跳出过去宏大的叙事方法,从具体层面探讨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发酵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认为,文化经济学应该是“在经济学语境下谈文化”。当然,也不能仅仅将文化经济学看作经济学方法在文化领域中的应用,忽视了文化领域对经济研究的诸多挑战,例如数字文化的冲击等。

张晓明指出,文化经济学体系应该从传统经济学向所谓的演化经济学体系转型,文化经济学也需要一种新的综合,比如,经济学与符号学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在传统经济学面对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打碎重构下,文化经济学正处于变革的转折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意娜也表示,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独特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都有所不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经济学发展模式。因此,我国不能简单借鉴国际经验,而是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在知识革新的大背景下,这种探索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对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进行重新阐释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另一方面要将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话语体系传达给社会大众,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繁荣。

证券时报网

2024-11-0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