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碳中和周报(第161期)丨六部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能源法草案拟提请审议;国家能源局答21记者:五大举措确保迎峰度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04 20:22:34

(原标题:碳中和周报(第161期)丨六部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能源法草案拟提请审议;国家能源局答21记者:五大举措确保迎峰度冬)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雷椰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朱润秋 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1、六部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

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统筹谋划、安全替代,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坚持供需统筹、有序替代,稳妥推动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坚持协同融合、多元替代;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替代。

《意见》明确,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可再生能源替代是促进碳达峰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意见》从安全替代、创新替代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和长期目标,为可再生能源替代的进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2、能源法草案拟提请审议:明确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将于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常委会将审议能源法草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主任黄海华介绍,能源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二是增加规定能源用户积极参与“能源需求响应”,扩大绿色能源消费。三是增加规定国家积极推广市场化节约能源服务。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加规定国家通过实行阶梯价格、分时价格等制度,引导能源用户调整用能方式、时间、数量等,促进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五是强化能源供应企业的义务,明确不得违法收取费用,并增加相关法律责任。六是增加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跨省能源应急工作的指导协调。七是完善能源主管部门处理能源争议的协调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9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能源法草案。有立法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法律草案不会在连续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作出如此安排,说明草案已经较为成熟且社会急需法律出台。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工作,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新能源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能源法草案提请审议,促进提供对于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法律支撑,对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能源局答21记者:今年冬季最高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增长明显,五大举措确保迎峰度冬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在发布会上告诉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度冬期间预计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与夏季相当,较去年度冬负荷明显增长,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但局部面临一定压力,如华北、华东、西南区域的部分省份用电高峰时段可能电力供应紧张,需采取需求侧响应措施。如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全国电力供应缺口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为保障供应,国家能源局提出五大举措:一是抓紧印发2024年迎峰度冬电力供需预警和“一省一策”工作建议,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保供应对;二是抓好能源中长期合同履约,扎实做好存煤储气工作,确保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燃料稳定供应;三是督促加快电源电网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确保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应投尽投、应并尽并;四是做好北方清洁取暖工作,压实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保障居民温暖过冬;五是做实做细应急工作预案,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在重视冬季保暖保障工作的同时,还应不断完善清洁取暖长效机制,平稳运行清洁取暖设施,保障居民温暖清洁过冬。

4、中电联:高温推动前三季度电力消费增长超预期,预计全年同比增长7%

10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夏季高温因素拉动下,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4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电力消费增速超过预期。同时,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6.5%。

对于后续形势,《报告》预计2024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左右,超过2023年全年增速(6.7%); 2024年全年新投产发电装机4亿千瓦左右,新增装机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前三季度电力消费增速超出预期,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持续提升,反映出国家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积极努力。同时,预计未来电力供需形势将保持总体平衡,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合作指导委员会会议召开

10月28日上午,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合作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出席会议。来自生态环境部、中国—IRENA合作办公室,以及能源转型、水电、太阳能、氢能、电网五个合作专项工作组组长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各方围绕如何更好推动中国与IRENA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会议上中方表示,将加大投入,助力IRENA不断发展壮大,加深合作,共同打造全球能源转型合作平台,助力全球可再生能源雄心目标实现。IRENA希望中国将其发展经验分享给其他成员国,并愿与中方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共同塑造双方合作未来。会议还通过了《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合作2024—2026年工作计划》,彰显了双方携手共进,务实推动合作成果落地的坚定决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达成可持续发展共识,有利于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澳门国际碳交所暨澳门碳中和研究院成立

10月30日下午,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暨澳门碳中和研究院开业典礼在澳门举行。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和主席、万通保险董事长、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虞锋表示,澳碳所是中国唯一一家由社会资本牵头设立于境外且独立专业的碳交易所,提供覆盖全球高品质标准化碳信用合约,专注碳和绿色能源等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澳门碳中和研究院是专注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的独立智库和研究机构。立足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聚焦国际低碳产业发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碳市场机制优化等领域,服务澳门和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澳碳所及碳研院的成立是由社会资本牵头,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创新实践,为澳门经济的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与机遇。

2、北京市开展2023年度碳配额第二次有偿竞价发放

10月30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本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第二次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

《通告》明确了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第二次有偿竞价发放的相关事项,包括发放时间、发放方式、参与人资格、申报竞买量、竞价底价和成交等多项事宜。本次有偿竞价发放的碳排放配额总量为100万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碳排放配额交易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北京市结合地区自身情况进行碳排放配额发放,是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有益探索。

1、再生水厂年减排两万吨,全产业链运维模式成为环保行业发展新路径

北京槐房再生水厂由中信环境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共同打造。在污水处理方面,北京槐房再生水厂专注于将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并且将净化后的水质回归自然;另一方面,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采用了具备MBR工艺的美能超滤膜,能够有效截留污水中的细菌与病毒,提升污水处理厂出水的质量标准。

据统计,北京槐房再生水厂日处理能力可达60万立方米,水厂每年可为河道补充2亿立方米高品质再生水,年产约15万吨有机营养土和2400万立方米沼气,每年可以降低碳排放2万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技术是硬件,资金支持是软件。企业关注环保产业链的众多环节并努力构建新型运维模式,借助国家资金支持,促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中国酒业ESG发展报告(2023)》:2023年披露率近85%

在近日举办的“理性文明 拒绝酒驾”2024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第二届中国酒业ESG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和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发布《中国酒业ESG发展报告(2023)》。

《报告》主要从世界ESG发展趋势、中国ESG发展环境、中国酒业ESG现状与展望、中国酒业ESG标准四个方面入手,回顾、总结和展望中国酒业ESG之路,旨在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陪伴酒类企业高质量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酒业ESG发展报告(2023)》的发布为我国酒类企业的ESG发展提供方向指南,为企业绿色发展和吸引绿色投资提供了行业指标和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