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0-28 21:16:49
(原标题:不要让“问题教育”产出“问题学生”:专家纵论教育如何包容个性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你认为现在任教班级中‘问题学生’的比例是多少?”
近日一项受访对象包括6563名教师的大型问卷调研显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有30.38%的班级中“问题学生”人数为2%以内;有29.62%的班级中“问题学生”人数为3%~5%;有18.45%的班级中“问题学生”人数为6%~10%。
上述调研报告写道,无论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对“问题学生”有着怎样的认知,但是从对班内“问题学生”的初步判断来看,其人数之多令人震惊;相关教师面临的教育教学工作挑战之大,也足以想象。
长期以来,在唯分数、唯升学等教育评价标准的主导下,一些学生被错误地认为是“问题学生”,学校和家庭教育忽视“问题学生”、错误对待“问题学生”等“问题教育”成为“问题学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10月26~27日,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问题学生和问题教育”。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昆明市第一中学宜良学校和宜良县丑小鸭中学承办。
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是由教育智库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起的跨界交流平台,旨在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汇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改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问题学生”,如何改变旧有教育价值观、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改变“问题学生”,已经成为需要直面解决的社会问题。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在论坛上谈到,在理论层面,“问题学生”这一概念并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然而,在教育实践中,“问题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
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在论坛上发布了《关于问题学生及其教育的问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共收到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心理(医学)专业人士在内的有效问卷样本37956份。调查显示,“问题学生”这一标签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学生的看法和行为评价。
对于“问题学生”这个概念,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与评价标准。《报告》采取模糊处理,设置了问题:你认同“问题学生”这个说法吗?结果显示,有32566人认同“问题学生”这一说法,占比高达85.8%;仅有5390人不认同“问题学生”这个称呼,占比为14.2%。
《报告》称,学生们认为,遇到的最大困难集中在学习方面,尤其是考试成绩,同时还面临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如被孤立、缺乏自信、沟通障碍等。
家长们认为,孩子在习惯和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均占比在40%以上。此外,孩子的情绪问题和注意力涣散问题也较为突出,占比均在35%左右。手机上瘾同样需要关注,占比在25%左右。
教师们认为,班级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学生的习惯问题,占比达到65.79%。其他影响班级的问题包括家庭问题、手机上瘾、注意力涣散、情绪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的占比均超过40%。
心理(医学)专业人士认为,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其次是手机(游戏)上瘾和厌学问题。社交障碍、抑郁症、多动症等问题也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王旭明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与师德问题、学校管理问题、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不足以及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不当等也密切相关。要解决“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解决“问题教育”。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校长刘长铭认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价值观的偏差。
刘长铭表示,教育的增值应该体现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信心的提升、态度的转变、精神的振奋、兴趣的激发、动力的增强、特长的发展、眼界的开阔、目标的明确,甚至形成坚定的信仰。
即使是“好学生”也可能存在问题,如精英大学学生中存在的“空心病”现象。
在论坛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文东茅表示,许多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往往源自家庭。他强调了“家”在化解教育问题中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像家一样,提供一个安全、和谐、自在的环境。
《报告》也显示,教师、家长及心理和医学专业人士都普遍认为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首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皓认为,许多家长错误地将教育等同于说教。过度说教会导致教育者和学生两种病症:教育者患上了“过度说教症”,而学生则出现了“教育说辞消化不良症”。
《报告》所调查的心理(医学)专业人士指出,“问题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家校协作不足,家长未能充分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足够支持,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且缺乏心理干预专业能力,难以有效帮助学生。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认为,“问题学生”的产生很多时候是由于教育设计未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导致教育与学生个性之间出现矛盾。问题的背后,往往是未被关注、未被满足的需求。
在詹大年看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在论坛上谈到,在养育和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和顺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性,避免过度强加外在目的,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她谈到,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应重视外周神经系统的发育,通过视觉和听觉刺激促进孩子的生长。到了6岁左右,应着重发展孩子的躯体神经系统,保证足够的运动量。然而,许多家长过早让孩子接触复杂问题,忽视了他们的神经发育。
李玫瑾表示,孩子在小时候应多玩耍,足够的运动有助于他们的睡眠和身体发育。进入小学后,学校应补充家庭教育中缺失的部分,如教养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建立。青春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但也需要注意孩子的生理发育,避免因过度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运动和生理心理平衡。
刘长铭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职业抢跑”,即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让他们在上学期间就有突出的领域和特长,这将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支撑和方向。他认为,应该用更包容的心态允许学生学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对考试没有直接帮助,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真正的成功教育是顺应天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机制将减少教育问题,减少所谓的“问题学生”。
在一线教育工作中,南京市首批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郭文红深刻体会到,比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懂孩子。她认为,只有读懂孩子的心理,才能真正理解、包容甚至心疼孩子的行为。
郭文红表示,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其深层的原因,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问题行为。同样的语言,在儿童嘴里和大人口中有时含义是不一样的,如果大人以自己的想法去听儿童的话,自然就听不懂,甚至会产生误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3
观点
2024-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3
智通财经
2024-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