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球农业观察|专访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范学斌:农业科技创新需强化企业研发主体地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0-28 16:22:08

(原标题:全球农业观察|专访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范学斌:农业科技创新需强化企业研发主体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加强研发与产业的联系度。同时,需要强化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以及政府的适当支持、补助。”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范学斌指出。

今年10月,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范学斌在会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农业发展速度快,大企业越来越多,但专注科技创新的企业占比不高。伴随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更加需要依托科技创新而非资本投入、市场份额扩张来驱动农业企业发展。

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中非农业等各领域合作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在范学斌看来,对于各类希望进入非洲市场的主体来说,重点是把握好体量、速度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行动速度要快,要快速了解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遇。同时,步伐要稳。“考虑到非洲各国在体制、经济水平、农业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别很大,不均衡性尤为突出,需优先选择对中国友好、具有良好农业基础和发展愿景、政治稳定性强的非洲国家开展农业服务与支持,比如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等。”

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基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模式,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共同发起创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

《21世纪》: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主题聚焦“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请问,你如何看待农食系统转型的必要性以及方向?

范学斌:当前,农食系统面临供需层面的挑战。一方面,粮食生产受到土地、气候等资源条件的制约,粮食供应链相对不稳定;另一方面,伴随人口增长,农产品需求也在增加。在此背景下,农食系统转型需要朝着更加弹性、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方向迈进,从而减缓农业受到的外部性冲击,改善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

《21世纪》:农业科技创新在推动农食系统转型方面有何重要性?

范学斌:农食系统面临的供应链可持续、稳定性方面的挑战,解决的根本路径在于科技。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推动整个农食系统更加高效、安全。

《21世纪》:目前,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存在什么难点?有何建议?

范学斌:我认为难点主要在于科技如何与产业更好地结合,转化为生产力。中国在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资金投入方面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对标国际,中国还不是农业科技强国。未来,需要提升技术研究、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农业科技研发要以产业和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准确性而非一味追求先进性。整体而言,对标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中国在提升农业科技研发与产业的联系度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过去几十年,中国农业发展速度快,大企业越来越多,但科技创新型占比不高。伴随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更加需要以科技创新而非资本投入、市场份额扩张来驱动农业企业发展。当然,农业科技创新不可能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政府的适当支持、补助和干预也不可或缺。

《21世纪》: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推动农业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范学斌: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聚焦农业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连接农业产学研各环节的服务性平台。“瓦”字源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是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起单位之一的合作方。这也意味着我们自创立之初,就带有国际化合作的基因以及促进国际交流的使命。

自2021年以来,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促进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高校、企业等人员、项目交流,旨在提升中国的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水平。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考虑到技术需求潜力等因素,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将非洲作为推动中国农业技术转移的重要合作区域。

目前,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正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开展项目,希望为中国农业企业提供中非农业科技交流及投资指南。例如,我们牵头推动中国企业投资肯尼亚的种鸡孵化场,并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知识培训,通过多方力量,最大程度降低农业合作项目风险。我们正在筹划明年5月在肯尼亚蒙巴萨举办农业科技论坛,旨在促进中非人员、知识等各领域的沟通,为务实开展合作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21世纪》: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伴随论坛召开,为中非农业合作带来哪些新机遇?

范学斌:伴随论坛举办,各种类型的合作主体进入非洲市场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长期以来,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感”不断提升,双方人员、商业、贸易往来合作达到历史上很好水平,这也为中非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土壤”。 

《21世纪》:未来,中国科研机构、中国企业等到非洲开展农业合作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范学斌:从需求、资源等因素综合来看,中非农业合作潜力大。对于各类希望进入非洲市场的主体来说,我认为重点是需要把握好体量、速度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行动速度要快,要快速去了解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遇。同时,步伐要稳。

考虑到非洲各国在体制、经济水平、农业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别很大,不均衡性尤为突出,需优先选择对中国友好、具有良好农业基础和发展愿景、政治稳定性强的非洲国家开展农业服务与支持,比如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等。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0-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