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李云泽释放了哪些金融监管信号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24-09-24 18:51:24

(原标题:李云泽释放了哪些金融监管信号)

2024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在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三大任务迈出坚实步伐。

其中,在防风险方面,我国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金融业经营稳健,风险可控。伴随着房地产、地方债,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风险逐步化解和缓释,金融监管总局正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强监管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推动出台保险业新“国十条”,及时完善资管规定,持续强化非银机构治理,优化夯实信贷基础管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净息差收窄和利差损风险;聚焦防控实质风险,切实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同时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在促发展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发力打通中小企业融资堵点卡点,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指导保险机构全力做好重大事故和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理赔服务,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经济观察网梳理了李云泽发言的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管窥下一步的金融政策方向。

关键词一:大型银行计划增资

原文:为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经研究,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解读: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大型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进一步收窄,持续制约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依靠自身利润留存的方式增加资本受到约束。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6%,与外资银行净息差(1.46%)一致,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1.63%)、民营银行(4.21%)和农村商业银行(1.72%),略高于城市商业银行(1.45%)。同时,在净利润方面,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大型商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96%,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5%、6.17%和6.16%。

在核心一级资本方面,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一季度小幅下降9个基点(1个基点为0.01%)至12.31%,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建行为14.01%,较年初提升86个基点;工商银行为13.84%,较年初提升12个基点;农业银行为11.13%,较年初提升41个基点;中国银行为12.03%,较年初提升40个基点;交通银行为10.30%,较年初提升7个基点;邮储银行为9.28%,较年初降低25个基点。

补充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将会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二:银行股权投资试点

原文:前期,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在上海开展股权投资试点。金融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大中型城市。

解读: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研究员李柯莹认为,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股权投资领域的参与度将进一步提高,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增加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促进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增强市场信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将资金引导至具有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三: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原文: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的工作机制。

解读:中国拥有超过5300万家中小微企业,是全球中小微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十年里,随着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中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覆盖范围、可获得性和满意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2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为32.04万亿元。尽管如此,普惠金融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并提高其效率,以及怎样有效地管理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受宏观环境影响,消费相对疲弱,小微信贷行业不良风险有所提升。

为了更深入地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银行业需要坚持遵循商业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同时积极采用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来创新服务模式和提升服务质量。这也需要监管机构加大一系列政策支持。

关键词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原文: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销售的持续放缓导致房企流动资金紧张,部分已售在建项目难以按期交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住建部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这个机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将房企集团的风险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区分开来,充分发挥属地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把合规的在建已售项目纳入项目“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满足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推动项目建成完工和交付,切实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解读:今年年初,金融监管总局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要求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表示,房地产业对上、中、下游产业具有广泛的拉动、带动作用,是稳定产业链的中枢环节。稳定房地产,是稳定中国金融体系的基石。稳定房地产是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从经济需求侧看,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近20%,而且还是决定其他投资需求的关键变量;另一方面,房地产是中国家庭部门最重要的资产,稳定房地产才能稳定家庭部门的财富,才会产生正向的财富效应,进而刺激消费需求。

此外,殷剑峰还表示,房地产稳定也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例如全国超过30万亿的普惠小微贷款中,一半以上是以房产作为抵押物。因此,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的推出,正是化解风险、促进房地产发展模式切换的重要举措。随着协调机制的稳步推进,房地产业的供给侧已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未来,随着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从需求侧发力,中国房地产业乃至中国经济一定能够步入稳步发展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五: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原文:资本市场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无疑都具有重要作用。金融监管总局一直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积极引导银行、保险和资管机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前期,经国务院同意,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开展试点,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募集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该基金注册资本500亿元,已正式开始投资运作,目前进展顺利。

解读:鼓励保险资金做长期投资者是近两年的热点。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研究员李柯莹认为,保险资金因为负债久期长的特色,具备长期投资理念。当保险资金成为市场的长期投资者时,它们更可能采取价值投资的理念,不会因短期波动而频繁买卖,从而有助于稳定市场波动,增强市场的韧性。保险资金进入市场,将直接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这有助于提升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李柯莹表示,保险资金的加入将优化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使市场投资者更加多元化、专业化。这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整体投资水平,推动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更重要的是,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活水”,可以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领域,支持国家重点战略项目、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人保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积极践行金融央企责任担当,紧扣国家政策鼓励方向,通过项目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坚定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发展资产支持证券(ABS)业务。用好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股票整体配置规模。积极落实长期考核导向,体现保险资金的耐心资本定位。

经济观察报

2024-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9-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