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增持贷""回购贷"来了!影响几何?如何操作?最新解读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09-24 15:11:00

(原标题:"增持贷""回购贷"来了!影响几何?如何操作?最新解读)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关于“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的表述引发银行业热议。

根据安排,央行创设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未来可视运用情况扩大规模。

“是否涉及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由此成为焦点。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该操作可能突破央行《贷款通则》规定,需要予以修改完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其资金来源并非银行自有资金,而是央行向银行提供再贷款,用于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央行、银行均未入市,与“信贷资金违规入市”是两码事。

“算是一个基于市场化、法治化的精准支持工具,既避免了信贷资金入市、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投向上也满足了市场合理的需求。”曾刚认为。

打开政策空间

根据《贷款通则》规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借款人,使用贷款不得用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投资。

因此,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行为一直是监管部门监控、严查的重点方向。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是否已经突破政策限制,引发银行业部分担忧。

接近央行人士称,专项再贷款并非央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而是通过激励相容机制,引导21家全国性银行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前提下,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有关部门对贷款用途核实确认后,央行按照贷款本金的100%提供再贷款支持。

“央行向银行发放再贷款利率1.75%,商业银行给客户办贷款的时候利率会加0.5个百分点,也就是2.25%,首期额度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后续可以追加。”潘功胜也在会上表示。

在曾刚看来,这与银行信贷资金违规入市是两码事。“银行通过再贷款对企业回购增持进行支持,这部分资金是央行来提供的,不是银行自有资金,并不涉及信贷资金入市。”

同时,曾刚认为,专项再贷款支持的是市场主体基于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的回购增持,满足市场合理需求,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不涉及央行、银行下场买股票”。

“从长期来看,不用纠结于这个工具本身的用途和规模,更要看到其打开的政策空间,”曾刚强调,央行此番通过结构性工具直达新的市场领域,打开了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支持的空间,并且未来还可视运用情况扩大规模。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资金,支持资本市场的投资和融资功能相协调,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避免操作风险

近年来,A股市场经历剧烈波动,投资者信心受挫。为此,监管层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等力度,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13日,年内新增4553个回购预案,涉及1806家A股上市公司。同时,今年以来已有约14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方案,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196家。

此外,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变动截止日期为基准,今年下半年以来,约390家上市公司获得重要股东净增持,同比增加173家,合计净增持参考市值为157.2亿元,同比增长46.4%。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上市公司、股东回购和增持股票,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和股票吸引力,改善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财务指标等,增强投资者信心。

“央行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本质上也是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助力经济复苏、上市公司发展,同时,该工具为市场带来活水资本,对资本市场构成长期利好。”周茂华表示。

但他同时强调,与普通企业贷款相比,权益市场风险波动相对大一些,对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要求相对高。

“新的业务模式必然伴随着新的业务流程、管理和风控体系。参与该项工具的21家银行需要在业务机制、流程、风险管理专业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落实好信息披露,避免资金违规使用等风险。”周茂华称。

华东某国有银行资深从业者亦表示,在实践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评估,规范资金用途,加强资金全流程监管,绝不能使专项再贷款资金投向别处。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未来,央行将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和增持工作。

校对:赵燕‍‍‍‍

证券时报网

2024-09-24

证券时报网

2024-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9-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