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连起教科书与货架 前海成港青港校创业首选丨新面孔·新前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9-12 17:09:29

(原标题:连起教科书与货架 前海成港青港校创业首选丨新面孔·新前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去年5月,29岁港青陈司诺带着他的创业项目“闻歌科技”来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以下简称“前海梦工场”)考察场地,6月正式签约入驻,似完成一次“速配”。

一年后,一场沉浸式VR体验展《贞观之歌》登陆深圳地铁黄木岗站,迅速在小红书掀起打卡热潮——戴上VR头显,人们既能在长安街头悠闲CityWalk,也能乘坐鹦鹉车飞越秦岭俯瞰山河。

“比起香港和国外,内地对虚实结合的VR大空间需求更大。除了深圳,广州、杭州、成都等一些文化接受能力较强的城市我们都想拓展。”创办一年就打造出文旅IP,闻歌科技的团队规模也从起步的个位数扩充至近30人。

香港营商环境领先全球,青年人有创业意愿,但普遍面临创业成本高、空间小、市场规模有限等桎梏。香港一项民间调查显示,逾七成港青有意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及创业。

一河之隔,扩容至120.56平方公里的前海合作区成为港青创业的首选,利好政策如雨后春笋,年轻的创业面孔不断涌现。

而近两年,随着香港“新型工业化”路径的提出,香港为人熟知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形象,日益频繁地被创科动态刷新。比起政策,科创企业更关心当地的产业链配套,关注政、产、学、研、投的全链条成熟度。

与之对应,前海的创新创业生态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好的科研成果,既上得了教科书,也上得了货架。”正如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兼港大青创学院院长尹晓波所言,以深港产学研合作为抓手,曾孵化出大疆、商汤的深港科技和产业界,正在前海期待下一个惊喜。

(前海梦工场北区。受访者供图)

港青创业“轻”松上阵

梦海大道上,由一栋栋简约的黑白建筑组成的前海梦工场尤为引人注目。若从空中俯瞰,钢材与玻璃相互映衬,构成了繁体字“夢”。

作为前海在港知晓率最高的深港合作平台,前海梦工场从前湾2.7万平方米起步,逐步发展为中区、北区、南区,如今规划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开园十年扩容14倍,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788家。

“Bays Work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元宇宙、区块链技术开发等垂直领域开展创业孵化,以苗圃期到加速期的团队为主。”香港青年、Bays Work加速器创始人郑思怡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该加速器入驻团队52个,83%为港创团队。

Bays Work瞄准的创业赛道,也是近年来港青创业相对集中的领域。尤其随着Web 3.0在香港本地气氛火热,金融科技、智慧生活、元宇宙等生态圈逐渐辐射至内地。

“我们认为元宇宙必须虚实结合,预想的落地场景是文旅、教育以及智慧展厅等方向,这在内地的需求量比香港大得多。”今年30岁的陈司诺是一名连续创业者,闻歌科技是他第五个创业项目。特殊的是,这是他第一次在内地创业。

今年7月,闻歌科技入驻前海梦工场整一年后,《贞观之歌》在深圳福田区的网红枢纽——黄木岗地铁站首发,目前月售超1500张体验票。

风起洛阳、苍兰诀、唐宫夜宴……近两年,随着Apple Vision Pro等头显设备走向消费市场,VR大空间沉浸展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遍地开花,以历史文化IP最受欢迎。

陈司诺谈到,这类项目“卷”的是画面质量,《贞观之歌》的亮点在于5G-A技术与实时云渲染的协同工作,使画面超高清、低时延,从长安街市的繁华喧闹到战场上的金戈铁马,每个场景都栩栩如生。

(观众体验《贞观之歌》VR展。受访者供图)

再看《贞观之歌》的出品方,闻歌科技与深铁商业的logo并列,中国移动、火山引擎等则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创立仅一年的港资公司,闻歌科技得以与中国移动和深铁合作,背后也有前海的协助:“选址上,谈过宝安区,也谈过福田区,这些资源都来自前海推荐。另外,香港的营商环境与内地很不同,前海在整个项目都给到很多宝贵建议和实质支持。”

同样在去年,前海梦工场出现了第一台“智能造餐机”。外形与自动贩卖机无异,输出的却不是冰冻冷饮,而是热腾腾的孜然鸡腿、豉汁蒸凤爪、车仔面或咖喱鱼蛋等熟食。

智能造餐机的想法来自“95后”港青林乐儿。去年6月,智魔厨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入驻前海梦工场,林乐儿为联合创始人。而早在2021年初,首台智能造餐机就在香港落地,如今主要投放于香港私人物业、商厦大堂等。

“香港餐饮业租金、人工成本高,一台智能造餐机占地才1.2平方米,成本会节省很多。”有了这一想法,智魔厨团队重点在餐品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通过与波仔、老虎岩等香港老字号餐饮品牌合作,保持了餐品的“港式”特色;另一方面,通过零下18摄氏度急冻技术与即时解冻加热技术,“保障餐品百分百还原口感”。

在香港验证可行后,智魔厨团队将目光瞄向更广阔的大湾区内地市场,而前海为其提供了“试水”机会,首批4台智能造餐机顺利在梦工场落地。

(位于梦工场的智能造餐机。摄/陈思琦)

“智能造餐机能填补夜间到清晨餐厅关门后的市场空白,遇到台风等特殊天气,餐品也卖得很快。”林乐儿透露,经前海的资源推荐,未来希望走出梦工场,在深圳的写字楼、医院、商圈、会展中心等场景广泛铺设机器。

从VR大空间体验展到智能造餐机,据一位投资界人士观察,这类项目属于轻资产创业,多数可“拎包入驻”,与前海梦工场等港澳青创基地的适配度较高。而港青通常缺乏内地的商务资源积累,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府方面的推荐和扶持。

除了资源对接,前海也在租金、住房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陈司诺告诉记者,按照前海管理局《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业创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闻歌科技享受到了50%的租金优惠;每周至少5天工作日都在前海的林乐儿,也顺利申请到梦工场附近的人才房。

创投基金看“重”深港创科

“此前许多港青创业项目是做APP、游戏,近几年硬科技项目明显增多,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传感器等领域。”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内地委员会副主席麦世泽观察到。

2022年底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未来5~10年是香港创科发展的关键期,要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聚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优势产业。

在此背景下,拥有5所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高校的香港,近年来创科项目不断增多。但麦世泽坦言,科技类初创企业普遍面临长大难、走出“死亡谷”亦难的困境,“香港教授的研发成果缺少产业承接,深圳及大湾区内地城市有产业基础,未来可谋求更多合作。”

扩区后的前海,空间充足并兼具南山、宝安的软硬件优势,再次成为项目“北上”落地的首选。

9月4日,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在前海梦工场正式开园,11家初创科技企业首批入驻,均由香港科学家、教授作为创始人。

开园仪式上,赠予现场嘉宾的一把小小的不锈钢茶勺吸引了众多目光。时间倒回2021年底,港大机械工程系黄明欣教授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自身表面可杀灭新冠病毒的高铜含量不锈钢,以3小时杀灭病毒率99.75%、6小时杀灭99.99%的功效在海内外“出圈”。

被称为港大“钢铁侠”的黄明欣,就是尹晓波口中“既上得了教科书,也上得了货架”的人。如今,黄明欣带着初创企业大乙半导体入驻前海,在梦工场设立的800平方米工程中心已落地投用,预计10月份开始为客户提供小批量生产。

深圳作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为大乙半导体提供了可观的市场。“我们开发了全球独有的固态铜烧结技术,解决新能源领域特别是电动车长里程、高压快充带来的大功率半导体热管理难题。通过香港研发、深圳孵化,大乙半导体已经完成种子轮融资。”黄明欣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

(大乙半导体前海工程中心内。摄/陈思琦)

与大乙半导体同期,由港大神经工程与临床电生理实验室主任胡勇领衔的PokField Technology亦落户前海,产品使用无创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读取脑电波,辅助上肢运动障碍患者开展康复训练。目前,PokField Technology已与深圳一家康复机器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稳定供应商。

“辅助康复器械面向患者、老人,面向家用场景,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港大神经工程实验室在脑机接口、神经康复等方面还有一大批前沿成果,希望以前海为窗口,推动实验室更多成果落地转化。”胡勇表示。

在港完成基础研发,在内地开展产学研转化,这一模式虽缓解了空间、市场制约,但跨过“死亡谷”所必需的资金,仍然横亘在创业团队面前,跨境投资常常面临资金进出不畅、跨境政策衔接性不足等问题。

而这恰恰是前海的长处。通过不断优化QFLP、QDIE和WFOE PFM试点,前海已成为大湾区资金联通最重要的枢纽之一。前海私募股权机构一村凇灵总经理刘涛向记者透露,一村凇灵正在接触香港中文大学的相关项目,已投的一清创新也是港校创业背景。

基于前海的跨境投融资优势,香港大学在前海正式启动港大创业引擎基金和创业天使联盟项目,首批意向投资伙伴包括Gobi Partners、中科创星、DEFTA Partners、英诺天使、光大控股等。

前海梦工场也在近期迎来“1510”模式升级,其中的“5”即是拿出5亿元设立梦工场基金,并联合深创投、弘毅投资、深圳天使母基金等组建梦工场基金联盟,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初创科技企业。

除港大外,扩区三年来,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港校亦落子前海,积极寻求落地转化机遇。

“港校的优势在于人才集聚与国际化网络,我们来到深圳就是为了补齐空间、资本、市场和客户全链条。希望更多创业团队能迈过‘死亡之谷’,在前海大展拳脚。”尹晓波说。

fund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